《大观园图》解读 | 清代贵族家庭精致风雅的日常

《大观园图》解读 | 清代贵族家庭精致风雅的日常
2020年05月20日 15:46 新浪艺术

  来源:国博君

  原标题:国博馆刊 | 看点分享:国博馆藏《大观园图》解读

  (清)佚名《大观园图》横披,纸本设色,纵137厘米,横362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引子]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横披是目前发现尺幅最大、所绘人物最多的单幅《红楼梦》题材绘画作品,是对《红楼梦》进行的一次精彩绝伦的视觉演绎,是难得的“红楼珍宝”,也是正在国博展出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亮点展品之一。而宝玉在这幅三米多的横披中出现了不止一次。具体多少次呢?

  《大观园图》横披(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考略

  文 | 许军杰

  内容提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是目前发现尺幅最大、所绘人物最多的单幅《红楼梦》题材绘画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12月20日举办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展出此馆藏画作,使其第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大观园图像的历史,继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大观园图》的画面内容解读、艺术特色、绘制时间、归属主体、破损原因、原有形制及文物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该画是吸收了西洋焦点透视、光影明暗等技法的代表性清末民间绘画佳作,对于研究《红楼梦》在清末王公贵族阶层的流传、接受状态以及西洋绘画对于清代民间画师的绘画观念、技法的冲击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观园图 红楼梦 焦点透视 民间画师 贴落

  《大观园图》横披(局部)

  《大观园图》概况

  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清无名氏绘,纸本设色横披,无题跋落款、无钤印。其横宽362厘米,纵高137厘米。画作以《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和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两回内容为主,描绘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结社吟诗,贾母与众人螃蟹盛宴,黛玉诗酒文会夺魁的场景,再穿插以湘云醉卧芍药裀、探岫纹绮四美钓游鱼、凸碧堂中秋赏月品笛等情节画面,表现了清代贵族家庭精致风雅的日常生活。

  《大观园图》横披(局部)

  《大观园图》流转过程

  此幅《大观园图》横披是1955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于北京宣武门内大街范文斋书画店购得。据说是北京解放初期得自德胜门小市,原为“打鼓”小贩从收集到的附近某王府的废纸中选出。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缕析清楚此画作的流转过程为:德胜门小市附近某王府原藏—小贩从王府的废纸中选出—北京宣武门内大街范文斋书画店—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观园图》横披(局部)

  《大观园图》所绘内容辨识

  德国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图像学研究》中指出:“图像学方法是一种以内容分析为出发点,根据传统史的知识背景来解释艺术品象征意义的方法。” 他还将作品诠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艺术作品的自然题材组成(前图像志描述阶段);第二个层次是图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题材(图像志分析阶段);第三个层次则是象征世界的内在意义(图像学解释阶段)。因此准确辨识《大观园图》所绘内容是认识该画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鉴于前人对此问题有不少相异观点、疏漏甚至讹误,本文在此专辟一节介绍笔者自己的看法。

  《大观园图》充分利用了焦点透视技法,以一个在广度、高度、深度上都极为宽广的三维视角展现出了贾府众人在大观园中进行诗酒文会、宴饮游乐、赏月垂钓等各种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景,气势恢宏,反映了绘者高超的画技水平。整幅画面以蓼风轩、秋爽斋为中心,两侧建筑隔池相望,亭榭相连,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从匾额可识得,左侧建筑依次有牡丹亭、藕香榭、紫菱洲等,而右侧建筑依次为蘅芜院、凹晶馆及山上的凸碧山庄等。在建筑中间或点缀有参天古树、高松,显示了这座园林的宏伟幽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图中建筑与树木的相对比例尺度已与现实非常接近,且树木画法也更接近西洋风景画,与中国传统工笔画有明显差别。

  曲折萦纡的溪水自蘅芜院流经牡丹亭、凹晶馆、蓼风轩、秋爽斋等地,最终蜿蜒向画面远方,层层亭台廊桥,一望无尽。笔者认为此绘之溪水应为沁芳溪。正如周汝昌先生在《北京大观园·引言》中评价:“大观园全部的主脉与‘灵魂’是一条蜿若游龙的‘沁芳溪’。亭、桥、泉、闸,皆以此二字为名,可为明证。一切景观,依溪为境”,“大观园的一切池、台、馆、泉、石、林、塘,皆以沁芳溪为大脉络而盘旋布置。”图中的这曲溪水亦有异曲同工之功能,将两岸建筑、山石、树木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园林整体。

  首先来看画面中的活动主体。全图共绘人物一百七十三 人,除贾宝玉是男性外,其余皆为女子。这其中有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的贾母,有面容姣好、秀丽端庄的众位闺秀小姐,还有或立或行、穿梭服侍的丫鬟侍婢等。仕女人物众多,绘者似力有不逮,难以将人物特征形象一一区分描绘。除了贾母、宝玉、湘云有明显特征便于指认外,其余人的面容、服饰基本完全一致。当然,这也是缘于古代人物画家大多缺少对人物面部骨骼肌肉的理论知识,造成了创作过程中“千人一面”的程式化语言。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准确判断出小姐和丫鬟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形象。为什么呢?其一,两者的发型是有严格区分的,这是身份等级所致。图中小姐们的头顶皆梳一较小的圆髻,饰以珠翠螺钿,脑后则配有燕尾或垂发。而丫鬟们的发型则为双丫髻或只有一侧的单髻,饰以大红色头巾和少量发饰(图二)。统一的一点则是前额都有垂发,即俗称“刘海儿”。“在清中期以前,中国妇女在成人后是不留额发的,但在晚清时期,尤其在光绪以后,一般年轻妇女,除了将头发编梳成各式发髻外,都喜留一绺头发覆于额际,并修剪成各种样式。”这一特殊的发型特征为我们判断作画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二,小姐、丫鬟之间身份有别,绘者把丫头这一群体处理成体型稍小的形象,因而我们也能感受两者之间明显的差异。这一手法在古代人物绘画中亦比较常见,目的是为了突出描绘主体,使观者能够聚焦在他们身上。如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中》描绘在前呼后拥、华盖遮天中出行的武则天身材就异常高大,有别于随侍。

  《大观园图》小姐、丫鬟的不同发型前后面,上列为小姐,下列为丫鬟

  宝玉在画作中多次出现。他头戴悬着绛绒簪缨的束发嵌宝紫金冠,身着广袖紫衫,外罩石青比甲,项上戴赤金盘螭璎珞圈,圈上五色丝绦系着通灵宝玉。画家用他串联起了画面的各个情节部分,且每处角度不同,表情各异,一一仔细绘出,力求符合情境,因此他无疑是绘制中的核心人物。而对宝玉出现的次数,前人有六次和七次两种说法,笔者在对原画作进行仔细辨认后,发现宝玉在原画中共重复出现了八次之多!(图三)无为商伟评价他“堪称分身有术”。对于这一特殊现象,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容后文详细介绍。

  《大观园图》中贾宝玉的八次出现

  我们再从画面中心出发,仔细看看这些人物究竟在做些什么。

  位于图画中间的是玉石栏杆环抱、灰瓦绿柱的蓼风轩,其建筑形制为重檐卷棚歇山顶。它虽在中心位置,但因是整张画面的透视灭点被处理成了中景,还需遵循近大远小的规则,所以并非是画家最用力刻画的地方。蓼风轩、秋爽斋与后面一建筑( 匾额不可辨) 由前至后依次平行并置,皆四面开敞,环水而建,中有石桥和平台一路贯连。秋爽斋与最末的单体建筑还被左右设置的游廊再次联系。如此,这组建筑形成了一个如同“中”字形的布局平面,秋爽斋与最末单体建筑即是两个交点。平行视角配合一点透视的采用使得这组建筑群“逐一深进,直至遥不可及的远方,穷尽目力之极限”,空间层次极为丰富,纵深感极强。秋爽斋中,众人分两桌围坐在绣墩上,正在举行宴会。对照原著,这里描绘的应当是第三十七回探春因感“风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招众姊妹结海棠诗社,众人互起雅号,又限韵作诗,自此开始了大观园女儿的诗歌雅集系列活动。

  而在蓼风轩下,有一年轻女子携身量尚小的幼童在台阶上正面向我们款步走来。前人皆认为此二人是李纨和贾兰,然细观幼童发型、服饰,却与丫鬟基本相同,显为女童而非男童。因此笔者认为这个幼童也可能是凤姐之女巧姐,那么年轻女子就很有可能是平儿。在四十一回叙及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巧姐也出现在了大观园中,只是年纪尚幼,还在奶子怀抱中与板儿争佛手玩。值得一提的是,在画面最前景的牡丹亭前及蘅芜院廊下,此幼童又出现了两次。合而观之,三处构成了一个张力极大的三角形,也与透视线相重合。此点未见前人注意到,是绘者的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形成,我们不得而知。

  顺着这年轻女子和幼童的路线,走过一翠槛朱板木桥,我们就来到了画面的最左端建筑——藕香榭、牡丹亭,这里地面绿草如茵,轩榭内贾母众人正在举行宴饮酒会。只见白发苍苍、面容慈祥的贾母手持一酒杯送至嘴边;小姐们坐在玫瑰椅上形态各异,或侧耳倾听,或举杯对饮,或猜拳行令;丫鬟则端着盛满螃蟹的盘子穿梭服侍其中,满厅红飞翠舞,玉动珠摇,好一派欢乐热闹的场景!这应描绘第三十八回湘云做东,宴请众人在藕香榭吃螃蟹的场景。在牡丹亭栏外,芍药花开,中有一石凳,一年轻女子手拄香腮,怡然自得地卧于其上,一小婢透过身后的太湖石观看她。这自然是第六十三回湘云喝醉酒后在芍药花丛中香梦沉酣的场景。

  旁边阶前,四位女子携幼童正在散步交谈,手中都持有纨扇。另有宝玉与一女子偕肩站立在白玉石桥上,也在窃窃私语,此女子应为黛玉。石桥又接有精美镂空雕透的木板折桥,一直通向画面之外。在这组建筑群后,宝玉又再次出现,和一群女子站在去往紫菱洲的石阶上。而紫菱洲后面,有一建在高台上的三合院,朝南院墙正中开门,两侧设楼梯供上下通行。特殊点正在其院门是一朱红拱形门,形制与佛教建筑中的寺庵相符。因此笔者认为这个三合院可能是妙玉的住所,即栊翠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再将目光移至画面右侧的建筑。最前景的蘅芜院中,另一场诗会方兴未艾。只见蘅芜苑面阔三间,厅堂敞亮,四面出挑,下设回廊。庭院外蕉叶舒展,拳石林立,雕花架上摆放着盆兰。明间当中设一紫檀条案,背后则又有山水字画折屏;左右梢间两侧几架列书函卷册,上置古琴、锦盒等物;室内青铜鼎、觚、汝窑瓷瓶等古玩点缀其间。在三间的四壁罩顶上皆挂着书法横幅,饱含书卷气息。宝玉与众姊妹围坐在案边,正在观看一伏案提笔、从容书写的女子,这应是黛玉。丫鬟们则或捧盒,或伺立。前人皆认为这里描绘的是原著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的场景,笔者基本同意。但细思之下,却觉得第三十七回这一段描写更适合作为注解,原文作:

  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终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的道: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

  当然,蘅芜院和秋爽斋中描绘的不会都是海棠诗社同一情节。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黛玉虽在菊花诗会中夺魁,但书中这段描写较为笼统,没有仔细叙述作诗过程;而黛玉在作海棠诗时虽大展诗才,却屈居第二。绘者在构思前者画面时,却受到了后者情节的启发,将其移植过来。正如湘云联诗时所说——既自然又现成,岂不妙哉?因此笔者认为此场景关照前后两个情节,可看作二者的杂糅互文。

  蘅芜院后即为凹晶馆,台下清溪泻雪,莲花盛开,白石为栏,环抱池沿。栏杆上凸雕狮子立像,栏身刻卷云纹。两株古松下,宝玉正郁郁走来,几人在栏边垂钓。正中一女子双手持鱼竿,探身向前;左侧一人拢袖观望,右侧二人搭背站立,身旁另有三名小婢。众人皆聚精会神地目视池面。这里表现的是宝玉因抄检大观园芳官被逐、晴雯夭逝、迎春误嫁等事而心情烦闷,到园中闲逛,偶然看到探春、岫烟、李纹、李琦等姊妹垂钓的情节。

  凹晶馆后,出亭过池,一带粉垣,里面数楹屋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掩,院墙上开有各色漏窗。八角院门上虽无题匾,但显为黛玉住所——潇湘馆。门前宝玉与一女子并肩站立正在交谈,女子手展耳边,似在倾听。前人认为此女子为黛玉,表现的是“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一回内容,笔者则以为不妥。图中女子头戴妙常巾,手执拂尘,显然是是大观园中唯一修行女子——妙玉无疑,而岸对面的栊翠庵此时也得到了辅证。笔者认为这里描绘的是第八十七回宝玉、妙玉在潇湘馆外听黛玉抚琴的情节。

  顺潇湘馆外石板山路逶迤而上,峰脊上古松环绕一厅堂,匾额楷书“凸碧山庄”。厅外一女子坐于石径旁山石上吹笛,贾母率众人围坐桌前,静默品赏笛声,整个场面气氛肃然。这自然是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贾府中秋夜宴的场景。

  ……

精彩视频

产业资讯

明星公告栏

精彩原创

高清美图

专题策划

风向标

我爱试用

秀场库

化妆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