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笔下 捷克美如斯

他们的笔下 捷克美如斯
2018年08月16日 16:02 新浪时尚

  导语:在玫瑰一般的暮色里,布拉格温柔的张开它的双眼,告诉我们—世界美如斯。(作者:寒江)

©️klausdie

  ©️klausdie  

  捷克,波西米亚童话世界,空气里都弥漫着浪漫。金色布拉格,宛如中世纪神秘又娇羞的少女。捷克的黄砖红顶像她明艳的裙子,伏尔塔瓦河像她及腰的长发。我不远万里来追寻她的脚步,这世界上,七千个地方。而我此时,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一不小心,跌入东欧的童话世界。

©️pofex

  ©️pofex

  89年上大学,经历了一些变故的我,开始浅尝人生带来的酸甜苦辣。也正是那个时候,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进入国内并风行,闲暇时便开始翻阅几本并不算厚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等等,实话讲,对于17岁的我,并没完全读懂其中之义,那些深义浅出的哲理贯穿始终,生与死并不是字眼上的单释。

©️PitCrewProd

  ©️PitCrewProd

  布拉格走进我的世界,这座一千多年前发达起来的城市,在欧洲大陆纵横交错的历史中,起起伏伏,神圣罗马帝国、波希米亚王国、奥匈帝国,数度达到巅峰。进入20世纪,世界越发跌宕起伏,捷克也在目睹众多悲欢离合,更多杰出的捷克文学作品诞生了。于是,学校的图书馆内,多了一个清瘦的身影,雅洛斯拉夫·哈谢克、弗兰兹·卡夫卡、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书出现在我的床头,也出现在课堂上我的英语课本下。

  哈谢克 与 《好兵帅克》

©️klausdie

  ©️klausdie

  有的人嗜酒如命,微醺过后,灵感也来了,雅洛斯拉夫·哈谢克(Jaroslav Hašek)就是这样的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布拉格的他,是捷克最知名的作家。15岁辍学,当过银行职员和贩狗的商贩,再后来,哈谢克曾因为无政府主义运动被多次逮捕。

©️KKittina

  ©️KKittina

  在那些没钱买酒又心痒难耐的日子里,作家总是写故事换酒喝,却一不小心就勾勒出了《好兵帅克》的雏形。《好兵帅克》是一部讽刺小说,堪称捷克的《堂·吉诃德》,帅克在一战期间的很多经历都是源于作者自己,他的一些荒诞的经历成就了帅克的灵魂。

  现在的布拉格,有以好兵帅克命名的餐厅和以他的形象制作的玩偶。餐厅就开在伏尔塔瓦河畔,一所典型的捷克风格的怀旧餐馆。餐厅里的服务员身着旧时奥匈帝国的服装,经常载歌载舞地演绎捷克的传统民谣,十分有特色。餐馆的招牌就是可爱的士兵画像,很好找到。

  卡夫卡 与 《变形记》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文字很奇特,虽不是至于晦涩难懂,却总让人觉得步入迷宫。而透过他的字字句句,如同与他那双悲伤的眼睛对视。卡夫卡的作品都是如此,就像《变形记》为我们所描述的,主人公变成甲虫以后,连亲人都对他弃之如履。通过故事里世人的唯利是图映射真实的社会。

©️HOerwin56

  ©️HOerwin56

  提到卡夫卡,人们总是不自觉的把他的名字与布拉格联系在一起。布拉格仿佛深深的印在卡夫卡的骨子里,让他即热爱又痛恨,既是归途又是逃离不了的梦魇。在布拉格街头,有卡夫卡的雕塑,城市中还有一些与他相关的去处。

©️FelixMittermeier

  ©️FelixMittermeier

  黄金巷位于玩具博物馆和圣乔治教堂之间,是卡夫卡最早的住处。这里曾是工匠仆人住处,后来因聚集为国王炼金的术士而得名黄金巷。巷子里的房屋非常矮小,最有名当属22号房子,曾是卡夫卡姐姐的住处,后来卡夫卡搬进来之后将这里作为他写作的工作室。现在22号房被改为一间书店,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赛弗尔特 与 《世界美如斯》

©️Pixaline

  ©️Pixaline

  我漫步在查理大桥上,想起卡夫卡曾说过“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源于伟大的查理大桥”,而真真切切地走过这座桥才算来过布拉格。无论清晨或是夜晚,它都守护在这里。每个日出时分,在查理大桥上总能看到伏尔塔瓦河上飞翔的天鹅。而日落之时,这里又有着无尽温柔的晚霞。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在诗里这样写道:“布拉格身披霞光,翠绿色的光环闪闪发光”,描述的正是他心中的伊甸园。他是最伟大的捷克诗人,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诗极富创造力,饱含着爱与希望。他晚年的作品《世界美如斯》,不仅仅是一篇回忆录,更是岁月流逝的见证者,是塞弗尔特与布拉格之间难忘的光阴。

©️MartinHarry

  ©️MartinHarry

  塞弗尔特在《倾心相告》里写道,“苦难的岁月里,条条道路通向这个城市,它是唯一的希望之路,这种依恋之情很简单,称为爱”。而我,不仅从诗里感受到爱,也在布拉格,找到这种依恋之情。

  赫拉巴尔 与 《过于喧嚣的孤独》

©️ivoxis

  ©️ivoxis

  如果你有天赋,现在就拿起笔来吧,也有可能写出不朽之作,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就是这样,他在年近半百时才开始较有系统地创作。生于一战,经历了二战,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变革给予赫拉巴尔无比的敏锐。

©️izoca

  ©️izoca

  赫拉巴尔,曾获得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及其他多个奖项,其主要作品有《底层的珍珠》、《巴比代尔》、《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等。不过很难想象,在上中学之前,赫拉巴尔的成绩一直不容乐观,甚至连学校都放弃了他。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差学生”,却考入了查理大学。

  查理大学,也称布拉格大学,是捷克最古老的高等学府。14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一手创建,成为中欧和东欧的第一所大学。即使今天,查理大学也位列世界顶尖大学,并诞生了数量可观的诺贝尔科学奖。

  赫拉巴尔在进入查理大学法学院后,却开始对文学艺术着迷。虽然因为战争原因,查理大学曾停课一段,但最后赫拉巴尔还是取得了法学学位。博士毕业后,他选择的却是最底层的工作,这都是他自愿的,身在底层眼望高处是对这位划时代文学家最好的评价。

  昆德拉 与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LNLNLN

  ©️LNLNLN

  同赫拉巴尔一样,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也出生在布尔诺,这里从1641年开始成为摩拉维亚首府。布尔诺虽然经历了胡斯战争及普鲁士的进攻都仍未陷落,最后却在二战期间惨遭破坏。圣保罗教堂是这里最有意思的建筑,地处一座小山上,远远的就能望见它。建堂的内部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于1904年后修建了一座高达84米的钟楼。

©️jingoba

  ©️jingoba

  昆德拉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永久竞争者,多次被提名。在很多时候,昆德拉能在以第三人称为视角的故事里对角色的第一人称进行评论,这些都是他对于角色展现想象力的表现。在昆德拉的作品中,他更注重于对角色内心的塑造,而不是角色的外在。例如在他的《小说的艺术》中,他认为,作者更应该专注于本质。小说展现的内容,有时或许只是读者的内心,小说承载的是读者的想象力。

  1988年,一部改编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电影《布拉格之恋》(中译名)上映了,讲述了外科医生托马斯与女招待和画家之间的爱情纠葛。电影对于小说的忠实书迷来说,总是不那么完美。小说最后展现的是爱的内涵与真谛,是在复杂的故事背景下,展现了人们对爱和自由的抉择,是一种权利却也是义务。而电影删去了小说很多哲理性的地方,虽更能让读者理解,却也丢失了很多细节。

©️kirkandmimi

  ©️kirkandmimi

  布尔诺的自由广场上有一个像子弹造型的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天文钟。这是为了纪念在1645年瑞典攻打布尔诺时,教堂的钟声提前了,才让瑞典人退兵。后来人们特意造此天文钟,每天都还有很多人驻足于此来对手表的时间。

  韩晗在散文集《布拉格之夜——一个作家的蜜月札记》中写道,“布拉格是一座有着知识分子担当的城市”。它浓缩了捷克的艺术精华和历史的悲欢,是厚厚的一本书,写着卡夫卡的忧郁、承载着昆德拉的故事背景、包围着尼采笔下的神秘,更诉说着歌德眼里“欧洲最美城市”。

  古旧的红屋顶、土黄色的城墙,矮窄的石子路、悠闲的有轨电车,街道里弥漫的咖啡香气,教堂中缤纷斑斓的彩绘玻璃,这就是捷克,这就是布拉格,干净的、彩色的、柔软的、像天空一样的梦。在玫瑰一般的暮色里,布拉格温柔的张开它的双眼,告诉我们—世界美如斯。

  TIPS:

  《鼹鼠的故事》:捷克还是一座充满童话色彩的浪漫王国。《鼹鼠的故事》就是出自于捷克的动画片。在影片里,小鼹鼠那助人为乐的样子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最珍贵的童年记忆。在布拉格的玩具店里几乎都能找到小鼹鼠造型的纪念品。

  《唐璜》:布拉格也是一座音乐都市,是《唐璜》首演和成名的地方。每到夏天,在艾斯塔特斯剧院都能观赏到这部歌剧。Estates Theatre是布拉格最古老的歌剧院,呈现着不一样的典雅气质。

  Photo by Lao Chi

精彩视频

产业资讯

明星公告栏

精彩原创

高清美图

专题策划

风向标

我爱试用

秀场库

化妆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