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喜欢敞篷车?

2016年09月21日 08:21 新浪时尚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导语:唯一要考虑的就是,万事俱备后,我们的内心有没有心之所向,驭风而行的“冲动”。(来源:车闻趣事 作者:丁开继)

关注公众号“ 有腔有调”,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 有腔有调”,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有一种车,欧洲称之为Cabriolet,美国称之为Convertible,在意大利叫做Spyder,在天朝,它叫敞篷车。官方的说法,敞篷车是指带有折叠式可开启车顶的轿车,按照车顶的结构可以分成硬顶车和软顶车。

  国内为什么极少有敞篷车?

  硬顶敞篷车相对于软顶敞篷车,车的车顶为金属材质,优点是密封性、安全性要好很多,造型也更加美观。缺点就是,造价高、可靠性差,折叠后还要占用大量的后备厢空间。

  软顶车通常采用帆布,乙烯或塑料为车顶材料,配以可折叠的支架。

  把硬顶敞篷车的优缺点反过来,基本就是软顶敞篷车的优缺点了。  

  敞篷车与自由、懂生活的“城里人”

  时至今日,敞篷车依然走在汽车潮流的最前沿,上至人民币700多万的兰博基尼LP 700-4 roadster下至10万出头的本田S660。对普罗大众来说,敞篷车也的确有着不一般的吸引力,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特质,让敞篷车在欧美如此受宠?

  首先当推的还是欧美人的自由和享乐精神。“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与中国人,都是具有广泛共识的理念。而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歪果仁同样走在了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的前面。

  没有了逼仄空间的束缚,没有钢铁、狭小玻璃窗的隔绝,可以毫无遮挡地接受日光与风的洗礼,体验所见即所得的快感——前方的路,远处的山,空气中花草的味道,阳光晒到身上的温暖或热辣。仰头就是天,伸手就是风,发动机的轰鸣,置身其中,这一切就是自由。

红色敞篷车、墨西哥山路、大海,《肖申克的救赎》中表现安迪历经艰辛重获自由的经典镜头。

  追 求自由也就有了反叛精神。上世纪60年代受一代美国青年追捧的电影《毕业生》中,男主角驾驶阿尔法罗密欧Spyder Duetto敞篷轿车前往圣塔芭芭拉大闹婚礼现场,挥舞着十字架喝退别人,并把象征权威与制度的十字架别在门上,十足的反叛。虽然片尾两位主角儿在反叛带 来的短暂快感之后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迷茫.....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毕业生》中男主角本杰明驾驶的阿尔法罗密欧Spyder Duetto软顶敞篷轿车,在电影公映后此车也一炮而红。

  其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敞篷车已融入欧美社会生活,被主流大众所接纳。

  从1899年欧宝Lutzman牌汽车开创敞篷车先河,到二战后敞篷车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中间有长达60年的蛰伏期。而敞篷车从一开始因简单易生产到后期及多种尖端技术于一身,为满足更高阶的生活需求而生,自身定位也经历了几乎180度的转变。

欧宝Lutzman牌汽车。敞篷车最开始出现的原因是,它比带顶的车生产起来要简单许多。

  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是整个欧洲包括美国生活水平的提升、自然环境的改善,公民素质的大幅提高,加上前文提到的,公民本身具有的自由、享乐精神。几者结合,培育了敞篷车发展的土壤。敞篷车在欧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必然。与之类似的还有旅行车、房车。

当然,敞篷车型对气候也有一定要求。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州、北欧的夏天简直是敞篷车的天堂。

  为什么中国绝少敞篷车?

  说 了这么多欧洲敞篷车的前世今生,我们来回到中国,为什么中国绝少敞篷车?其实对照上文,我们基本能理解个大概了。这其中有客观原因,诸如风沙大,灰尘多、 空气质量差、国人素质不高、敞篷车车价高、实用性不足等等。也有主观因素,相对我们的汽车文化、大众心理来说,敞篷车多多少少还是一种另类的存在,敞篷车 也就有了一层显摆的意味,少有人会理解这其实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还没做好接纳敞篷车的种种准备工作。

有些地方,敞篷车就像加长林肯一样,是婚庆公司才会用的“特种车辆”

  敞篷车在中国有没有未来?

  现状不甚理想,敞篷车在中国未来会怎样?对照欧美,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硬件条件上,我们有越来越完善的路网,尤其在城市郊区、风景区、海滨、湖畔,敞篷车“撒野”的地方越来越多。

这种滨海大道、环湖公路等在全国各地有很多。

  我们的自然环境在改善。我们的公民素质,消费水平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稳步提升。对于绝大部分省份来说,春秋两季也都是相对适宜的撒欢时节。在影像敞篷车的几大客观因素中,我们都没有硬伤。唯一要考虑的就是,万事俱备后,我们的内心有没有心之所向,驭风而行的“冲动”。

标签: 敞篷车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风尚标+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美图+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