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张驰: 喜欢尝试新鲜的事情 但设计是我毕生要做的

大家说|张驰: 喜欢尝试新鲜的事情 但设计是我毕生要做的
2019年07月12日 13:13 新浪时尚

拍摄|姜浩、赵云飞、乔俊龙  剪辑|乔俊龙  采访、撰文|杜明伟

在北京,总还有一些偏安一隅的地方,闻不到崭新、坚不可摧的建筑物间浓浓的消费主义味道,也听不到过分嘈杂拥挤的交通警报。时装设计师张驰的个人工作室就在这样一个地方,被文化传媒行业包围的北京东部一带。在转弯就能看到工作室楼前F9门号的一条小道上立着一块路牌,上面写着“记忆南路“。

采访过程中张驰的语速一直很快,从CHI ZHANG秀场里一贯的冲击力、到与这个时代有关的争议性表达,还有最近三四年来他发自内省的蜕变——“我觉得我看世界的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开始真正地从时尚这个领域慢慢走出来,去看这个世界”。

时装设计师,或许直到今天也难改在大多数人眼里一味光鲜的印象 —— T台上明星同款的灯光,线条流畅的设计手稿、还有缝纫台上生动有趣的节奏……但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冒着上一秒掌声雷动,下一秒零度冰封,这些时尚行业里常有的风险。

作为设计师,张驰对设计师这项这工作的选择,除了热爱,心里也掩不住这样的坚持:“我是设计师啊,这是我毕生要做的事情。”

  

时尚行业里炙热的使命感

 

我们还是聊到了和CHIZHANG 交织在一起的防毒面具系列,距离它们第一次出现在时装秀场上已经过去了八年,八年来不同的春夏秋冬四季和肉眼可见的城市变化,或多或少让所有人,包括张驰,都会对这个有着“姓”和“名”的设计符号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和一层一览无余的简单空旷不同,在工作室二层,缝纫车间、设计师工位、办公室等等格局紧凑,好像走上二楼就立刻忙碌起来了的感觉,这种感受既像他飞快的语速,也像他二十几年来从没停下过的兴奋状态。

当问起张驰对于当下此起彼伏的有关“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期待时,他的回答和他乐观、直接的性格如出一辙:“我认为中国创造跟中国制造是一个样子,是一个事。”

在时装创作过程中,哪些部分最让你激动?

最开心的还是筹划时装秀的阶段。衣服只是我服装世界里的百分之五十,另外的百分之五十,是来到CHIZHANG秀场,我带给你的冲击力,秀场也是这个体系里一个非常完整的创作。我理解的Fashion不仅仅是穿,我觉得把整个气场塑造出来,才是一个真正的时尚理念传达。

让你感觉最热血的是哪些年?

一直都没有递减过反而会很激动。人的精神是有波段的,一会高兴一会稍微沉下来。创作也是这样,好就好在时装创作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直这样,它是有波段的,快要创作的时候是一个兴起点,完成创作的时候就可以放松一段时间。

作为你标志性的面具系列作品,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的?

这大概要说来话长了。正好是二零一二年,大家都在谈论“世界末日”这个话题,所以在二零一一年做了一场秀叫《世界末日》,整场秀贯穿的概念就是地球毁灭。所以就想到防毒面具也许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呈现方式。

当时对环保问题也有一种这样的自我意识吗?

实话实说,那时候并没有这种意识,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我觉得应该做一些事情,应该把与这个时代有争议的东西融入到作品中。这个时代既拜金又不重视环境保护,所以很多人大量地污染环境换取金钱,同时这个时代又有非常多的矛盾激化,阶级的感觉越来越强,我们要戴着面具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每一个设计师都是这样,通过作品表达、传递自己的性格和世界观。大家评价我的作品常常是张力很强,尤其是看过我的秀之后,很多人会觉得非常兴奋,对生活、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了期望。

关于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是一种怎样的使命感?

在我眼里,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是一个样子。在哪制造是代表这个国家的品牌效应,Made in China在十年前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Made in Japan、Made in Italia、Made in Germany是高品质的象征,这背后包含着一个民族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那种匠人精神、创新精神的追求。所以我觉得不要分开去说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分开说反而比较狭隘。

中国的设计,我觉得从来都没有差过,中国古时候的衣服非常美,那是中国独创的文化。我觉得中国从来中国都不缺创造。

  

是跨界也是蜕变,“我觉得这是好事”

 

就像这片越来越以区域自居、汇集了不同行业的创意产业区一样,时尚力所能及地成了时髦、流行、前卫等等代名词,捍卫并影响着更多正在沉闷着的文化产业。

“这三四年,我觉得我看世界的方式跟以前不太一样,开始真正地从时尚这个领域走出来,去关注别的一些东西。”从时装设计师到跨界汽车、数码产品设计、广告代言,张驰是一个不断走出去、不断丰富的人。做更多的事、关注更多其他领域,对他来说意味着感受更大的世界、追求更高的创造力。

喜欢尝试、有胆子也有主意,这一切或许都可以归根结底于他口中的“喜欢”。“我现在做的事情都是我喜欢的事,不是说要挑战,但肯定要突破自己”。

回想起小时候在北京和平里老宅子里,那些三四岁时在老宅墙上的写写画画。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和艺术、设计、时尚有关的“准梦想”就已经在了。

对时尚的热情是源于小时候的一些性格特点吗?

我喜欢尝试,还有些特立独行,所以也会受到更多关注。现在做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喜欢的,也不是说要挑战怎么样,但是肯定要做好、要突破自己。

衣服就是包裹在人身上的,它会达到怎样的效果,比如这种黑亮质感的面料,它会变成西装、卫衣…。。它能变成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觉得跟从小有关系,就是很喜欢面料这些东西。

在你的记忆里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

我母亲对我影响最深,因为是她培养了我有这样的性格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去坚持、然后变成自己的事业。

我们家之前住在和平里,当我三四岁记事时,家里所有够得着的地方全被我画满了,但她从来不会拦着我。八十年代物质又不是那么富裕,如果当时母亲拦着我,可能我今天就不做这事儿了,会有这种可能,一个很小的细节可能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从步入时尚行业到现在,会感觉自己一些明显的蜕变吗?

这三四年,我觉得我看世界的方式跟以前不太一样,这是好事。这几年我才真正去拥抱这个社会,才真正地从时尚这个领域走出来,去关注更多东西。实际上美的东西有很多,不光是做衣服,更多地去感知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加有创造力,更加强。我们看到的一些大师到后期,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更多了,所以做的东西也不一样。

  

未来,在不确定中寻找自己

 

“这是我毕生做的事情。”使命感也好、由衷的热爱也好,如果让过去的二十年重演一遍,从张驰的字里行间里能感觉到他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他觉得自己算不上是家喻户晓的设计师,况且在中国,设计师并不处于一个容易被看到、被认知的位置,但他依然想在时尚行业站出来,通过他的设计语言为这个行业发声。

对于未来,他没想过自己的每一步需要如何的按部就班。 至于“跨界之王”这样的称号,对他来说没有这么重要,因为在他眼里在坚持的一直是同一件事 —— “我觉得我还是设计师。”

跨界之王的称号,会给你带来明星设计师的感觉吗?

我也不是家喻户晓的设计师,我差远了。可能相对来讲在行业里知道我的人是多的。或许因为我坚持的时间长、个性或者作品。但这个行业其实没什么名人,因为这个行业不被人看重,但是这个行业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吗?并不是。所以说这个世界上的设计师都应该有机会被认知,可中国没有。

(作为明星)这个时代被人认可、被认知的人应该是榜样,应该是能激励别人往前走的。你要像Rihanna、Lady Gaga这种真正有才华的人一样,她们推动了整个时代的文化,整个世界的潮流向前走,他们能做设计师,没问题啊。他们本来就在做这事,不叫跨界。

怎样看待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困顿?

源于小时候的自信心、和成长之后内心的意志力。意志力,我觉得很重要。当我受到挫折时,我会让自己去更多地感受世界,去旅行、去接触不同的人,感受这个时代、感受不同国家的人。

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着时装设计师这个最初的身份?

这是我毕生做的事情,我一辈子都是设计师。已经坚持了二十年了,我很喜欢,在血液里面的东西,是改变不掉的。

其次我认为我擅长,有这么强的积累,所以我才能在这个行业里发声。并且我现在依然还在学、还有进步的空间。这个时代需要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站出来,任何行业都是这样。

世界每天都在变得更不同, 正在挥发着的每分秒也即将在下一刻成为历史,这是张驰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但只有人人都像张驰 ,清楚知道毕生要做的事、爱做的事,才能让未来所有的不确定值得期待。

要说张驰身上最打动人的地方,还有那股“北京 孩子 ”的冲劲和自信, 和他对于自己选择的忠诚、热爱 。正是这样 ,才让他在时尚行业的二十多年走得酣畅也心甘情愿。这也像全新一代 Polo Plus的故事一样,只热爱和坚持不熄灭,蜕变 和成就终将如期而至。

精彩视频

产业资讯

明星公告栏

精彩原创

高清美图

专题策划

风向标

我爱试用

秀场库

化妆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