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干货 | 5分钟带你读懂经典产品设计

超干货 | 5分钟带你读懂经典产品设计
2019年01月14日 18:54 新浪时尚

  导语:原本想把标题起成“ 5分钟带你读懂经典产品设计”来博一搏眼球的,但仔细想来“经典”这个话题扯的太大。纵使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大师也不敢轻易说自己能驾驭,更何况是我这么一个出茅庐的年轻设计师呢?所以还是低调一把,和大家浅话经典。(来源: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经典/classic”一词的由来

  中文“经典”中“经”字指四书五经中的经,而“典” 则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

  英文“classic”来源于“class”阶级一词。由此引申词义经典、一流。

  所以古往今来,任何产品只要被称为经典,就脱离不了高大威严、不可一世的感觉。

△经典明代座椅△经典明代座椅

  经典产品与普通日用品的区别?

  普通日用产品一般被认为是人们熟知的,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产品。原因是它们的造型与功能在千百年的演化过程中早已千拳锤百炼。要做到进一步优化有难度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只是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那些被冠以经典名号的产品例如明清时代的家具、中世纪的金银器、珠宝等除拥有上述特质外,还多了一份底蕴和内涵。

  他们的造型与功能背后往往还藏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与背景。在我看来它们永远无法被完美复制和超越,因为即便你能模仿的了它们的“形”,也永远无法复制它们的“意”。

  所以官方所认定的经典产品有三个共同的特质。

  1,经久不衰、有历史背景的。

  2,同类产品中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

  3,即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以被超越的。

  用更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当你提到某类商品时脑中跳出的第一个产品或品牌。

  譬如:跑车-法拉利;家居-MUJI;奢侈品:LV等等。

  经典等同于古板么?

  能称得上经典的产品一般都有些年岁了,所以有些设计师会误以为所有经典产品都是些老古董。人们对它们的喜爱是靠着情怀来维系的,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潘顿椅 - 常见于各大酒店、会议、展览 由丹麦著名的设计大师潘顿于1960年设计。△潘顿椅 - 常见于各大酒店、会议、展览 由丹麦著名的设计大师潘顿于1960年设计。
△鹈鹕椅 - 常见于高档会所、高档度假酒店 由丹麦著名设计师祖尔于1940年设计。△鹈鹕椅 - 常见于高档会所、高档度假酒店 由丹麦著名设计师祖尔于1940年设计。
△DSW/DSR椅子(埃姆斯塑料椅)-常见于酒吧、家庭工业风环境配套。由美国设计师埃姆斯·查尔斯与他的另一半Charles于1950年左右设计。  △DSW/DSR椅子(埃姆斯塑料椅)-常见于酒吧、家庭工业风环境配套。由美国设计师埃姆斯·查尔斯与他的另一半Charles于1950年左右设计。

  以上三把椅子即便放到现在都实属前卫,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多少人能想到它们都出生在几十年前。由此可见经典只会老去,但永远不会轻易过时。

  经典等于昂贵?

  经典产品就一定是奢侈品么?

  答案是否定的,以下列举几个反面例子。

  1.MUJI—化繁为简的代表

  有人可能会质疑MUJI能否被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拿出来讨论。因为它的创立时间并不久远,而且似乎也没有特别有爆发力的产品。然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它别具一格的“经典”所在。

  MUJI创立于1980年,适逢日本经济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时代。当时一方面海外的奢侈品牌大量涌入日本,深受富人阶级的喜爱。与此同时低廉的、粗制滥造的低端产品也充斥着市场。

  这两方面致使民众的消费方式呈现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怀揣着对于现世的一种批判态度,MUJI诞生了。

  MUJI最初的口号是“合理的低价”,这是由小池一子提出的。她想在这一潭混沌的市场中寻找到价格与质量的平衡点,让消费者花费尽可能少的价钱却能买到尽可能好的产品。所以它们对所有旗下的产品进行了简化。

  然而简化却绝对不是廉价化。在MUJI这家公司中,设计者与管理者拥有相同的分量。他们共同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美学导向,即被后人津津乐道且至今都非常受人追捧的日式简约风。

  MUJI最初的产品风格与价值观理念形成并不是完全缘自于美学。它是在日本那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气质和内涵是其他品牌仅仅通过外观和风格上的模仿所无法替代与超越的。

  时下国内有些品牌已经做的相当不错。在我看来它们在追随、学习甚至延续MUJI的经典。

  但无论如何我都还是无法从它们身上抹去MUJI的影子。很讽刺的是MUJI虽然称为“无印良品”,但它却把“印”贴上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2.BRAUN—化简为繁的代表

  博朗是从制造收音机零件起家的。同时它也是欧洲第一个将收音机和录音机合并在一个单元的制造商之一。那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神奇的品牌呢?

  工业设计圈的朋友在平时浏览国外设计网站时一定看到过非常多“贴牌”BRAUN的产品。

  起初我天真的认为他们是BRAUN的设计大军,每年为它设计上百款新品。

  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BRAUN有一股魔力,吸引着设计师们去追随。将自己的作品贴上BRAUN的标签似乎就代表着某种成功,内心可以得到一种满足感。

  了解BRAUN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个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品牌。黑白灰米搭配复杂却整齐划一的UI界面与做工精巧的各式开关是它的两大特色。

  不同于MUJI的化繁为简,在BRAUN的设计理念中尽可能的把产品的所有功能一次性呈现在用户面前,不遮不掩。这点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不过最终,他们成功抓住了人类骨子里对于对称、整齐划一追求的天性,完美的将复杂的文字、图标、旋钮、按键罗列的如此的优雅端庄,错落有致。使得用户轻易的就可以阅读和实用它们。

  3.SONY(大法)—时代传承者

  细心的设计师一定会发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晶体管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成的大量电子产品都有一个共通性。无论是BRAUN、松下还是SONY的外观造型无外乎“硬角直边”。

  在那个物质尚且匮乏且偶有战争发生的时代,“圆角”“曲线”似乎代表着心智的软弱、生活的安逸,不符合时代的大背景与大需求。

△索尼PS1 游戏机△索尼PS1 游戏机
△索尼PS2游戏机△索尼PS2游戏机

  时间来到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人们逐渐放下紧绷的神经,全身心的投入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自己热衷事业的向往中。

  与此同时,女性的地位不断提升。男女平等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强烈的映射到了日常用品、电子产品中。

  整个行业包括MUJI、BRAUN的品牌风格逐渐发生改变,在设计上不再一味的使用“直角硬边”而是大量融入了曲线与圆角,使得整体视觉效果从刚强有力变得柔美内敛。

△索尼PS3 游戏机△索尼PS3 游戏机

  在BRAUN 近些年的产品中,可以观察到大量融入了圆角与弧线,风格明显不同于上世纪6,70年代。

  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似乎只有SONY一家始终不为所动。

  就拿跨越了20个年头的Playstation系列产品来说,从PS1到PS4 Pro,除了PS3出现过短暂的弧形外观设计外,其他1、2、4代都沿用了垂直硬边设计。这似乎是SONY不妥协世界的一种做法。

  从1946年成立之初的困窘到1970年的蓬勃发展再到2003年的财务与信任危机直至如今焕发第二春。这个企业似乎一直在用一种坚定不移的态度来面对前方的未知与挑战。这种精神力量也同时深刻的反映在它们的产品之上。

  “直角硬边”“大面积切角”就如同一把把尖刀一般划破天空的阴霾,随时准备迎接更多的挑战者。说到这里情不自禁的想喊出一句“索尼大法好!”

△索尼PS4 游戏机△索尼PS4 游戏机

  总结上述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经典很多时候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也并非全部都是奢侈品或艺术品。

  不过,有些极其简单的产品背后却蕴藏着巨大且深刻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所以,面对经典我们需做到不卑不亢,虚心学习。

  经典产品感觉高大而又遥不可及

  那么当代设计师如何与经典完成交融?

  经典产品历尽时代洗礼,各方面都显得无可挑剔。当代设计师想单纯靠拍拍脑袋就完成比肩或是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作为后辈的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切入点来完成于经典的碰撞。

  经典产品往往在许多年前就被设计出来。外形与功能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敲打和磨砺,但它们终究还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其中的绝大多数不一定能完美的适应当下的审美与使用需求。于是有设计师就尝试将现代的元素巧妙的与之做融合,创造出了很多跨时代的设计作品与风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时下流行的新中国风,蒸汽波,复古风,半透明风等等。

△任天堂Gameboy Color透明版△任天堂Gameboy Color透明版
△索尼PS4游戏手柄透明版△索尼PS4游戏手柄透明版
△苹果Iphone X复古半透明手机保护壳△苹果Iphone X复古半透明手机保护壳  
△索尼PS4 PRO 20周年限量款半透明游戏机△索尼PS4 PRO 20周年限量款半透明游戏机  

  新中国风中的佼佼者-圈凳,由台湾设计师吴孝儒设计,他将两种完全相反的文化,宫廷与街头、现代与经典做了大胆的结合与碰撞,震惊世界。

  蒸汽波-一种故障艺术,电子艺术的衍生 常用雕塑、撞色、噪波、色散作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以上提到的几个案例都是当代优秀设计师结合经典元素创造的全新艺术风格。他们大多红极一时,但绝大部分时间处于起起伏伏的状态中。也许这些艺术风格还需要时间沉淀才能辨出真金。但他们已经完全有资格成为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了。

  作为青年设计师,

  我们有可能创造经典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时代变迁,经典产品也许会永远经典下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时代创造属于本时代的经典。

  就如同文中的观点一样,每一件经典产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共同孕育出的产物。它们的黄金年华已经永远成为过去式。

  作为当代青年设计师,我们除了借鉴经典、学习经典外,更应该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属于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质。如今的社会需求什么,如今的人类稀缺什么?以此作为切入点,加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独属于我们这一代的经典产品。

精彩视频

产业资讯

明星公告栏

精彩原创

高清美图

专题策划

风向标

我爱试用

秀场库

化妆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