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 Style = 学院风?怕是有什么误会

Ivy Style = 学院风?怕是有什么误会
2019年06月18日 23:11 新浪时尚

  导语:可能不少人看到“学院风”三个字,压根连点进来阅读的耐心都没有。(来源:Gentlemenface)

  不像时至今日大家仍会将制服套西奉为经典的评价,稚气、过时等标签,往往就是现代男士们对上世纪所盛行的学院风的惯有总结词,再者,就是淘宝爆款的关键词。

  但他们却没有想到,它记载的是当时年轻一代对上流社会着装规则的挑战。可以说没有它的存在,着装休闲化的进程不会来得如此迅猛。

  所以说适逢复古回潮,在夏季的轻松氛围中将学院风穿得更有现代感一些,未尝不是一个参考的搭配方向。

  可能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以往对这一风格嗤之以鼻的我,实在是错过了不少趣味。

  ——

  “学院风”到底是什么?

  想知道如何才能把学院风穿得有现代感一些,起码得先理清楚自己口中所说“学院风”到底是什么吧?

  可能很多人会把学院风跟 Ivy Style 画上等号,仿佛字母套头毛衣+牛津衬衫,配上斜纹布裤和乐福鞋就是学院风的代名词。

  其实学院风一般包括了 Ivy StylePreppy Style 和 Trad Style,随着盛行时间的推移,它们各自反映着不同时期学院着装的对应阶段。

  像最早期对学院风的描述 Ivy Style ,名目虽然是源自1954年美国东北部八间顶尖学府所组成的大学联盟 The Ivy League(常春藤联盟,当中包括 Brown、Princeton 、Columbia、Yale、Harvard、Cornell、Pennsylvania 和 Dartmouth),但其实早在上世纪初大学校园內的学生穿搭,已经初见端倪。

  能就读于联盟内的学生家境大多是非富则贵,难得摆脱上流社会家庭一贯的严谨教导,来到大学的他们开始放飞自我,率先用服装宣扬压抑已久的个性。

  套装的着用开始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是衬衫、毛衣的内搭骨架,单西和休闲裤的搭配渐成体系,这些能与普通大学的学生区分开来、兼具了休闲性的半正式着装造型,就被大家称之为 Ivy Style

  其中最为标志性的单品莫过于 Sack Coat,普遍是一种大地色系的 Sack Cut 花呢上衣,由 Brooks Brothers 所推行。

  3-roll-2 或差常规两扣的扣位,因为不开前省的直腰身,线条不太明显;而自然肩、两粒袖扣和钩型单开衩确保了活动的舒适度和休闲性。 

  至于 Preppy Style 是后来为了兼顾体育活动的活动量所演变出来的混合风格,单品更加强调户外属性,是比 Ivy Style 更休闲的一种学院风穿搭。

  大部分的 Preppy 单品都富有海洋气息,像蓝白为主调的色彩、Blazer 和帆船鞋等象征性的户外元素尽在其中。

  相比起 Ivy 和 Preppy Style,大家可能对 Trad 这种风格更为陌生。

  它与 Preppy Style 基本上同期出现,而“trad”是“Traditional”的缩写, 意味着侧重于传统男装西服的正式取向,但增添了几分现代元素。

  最鲜明的特点就如单马甲的撞色配衬,或者将休闲的圆领毛衣换成更正式的小V领或高领毛衣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有点懵,想更浅白地理解这三种着装当时的区别,不妨参考以下思路:在家里装乖孩子的模样,就穿 Trad Style,上学时间用 Ivy Style 在课堂和宣讲会摸鱼,而参与社团俱乐部和户外运动时就换上宽松轻便的 Preppy 着装

  换句话说,正式程度的排序是:Trad Style > Ivy Style > Preppy Style,而这三种都是学院风的不同形态而已。

  当然,现在再对学院风进行细分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毕竟已经甚为式微,再设置门槛难为大家只会拉大距离感,稍微知道一下学院风并不等同于 Ivy Style 即可。

  随着更加轻松的着装面世,正统的自然肩合身西裝、BD Shirt、 Polo 衫、Madras 格纹单品、毛衣等单品备受常春藤联盟学子们的青睐,在他们的演绎下,人们看到了关于西服混搭的可能性,而正装的适用场景也随之减少。

  ——

  学院风的现代延续

  提到 Ivy Style,就不能不提被奉为日本潮流圣经的《Take Ivy》一书。

  作者石津谦介(Kensuke Ishizu)生于富裕家庭,小时候的他就已经对西方服饰非常感兴趣,甚至会要求家人将自己送到当地的学校,为的就是接触那里的校服。

石津谦介石津谦介

  要知道当时在日本男性假如热衷于时尚,会被认为没有男子气概,所以石津谦介的想法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异流,这也为学院风在日本地区得到传播埋下了伏笔。

  直到60年代,他与为日本知名杂志《MEN'S CLUB》拍摄封面的日本摄影师林田昭庆远赴美国,拍摄有关常春藤联盟各所大学学生的日常照片。

  后来相片经刊登后在保守的日本引起巨大回响,而石津谦介用来记录并介绍学院风穿搭的《Take Ivy》更是在日本着装文化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以 Ivy 为风向标的众多杂志当中,《POPEYE》就是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千禧年后的《POPEYE》一直推崇并普及有关 Ivy 的穿搭理念。

  随着关于美式风格文化资源的增多,善于学习、饱受熏陶的日本人开始对 Ivy 风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更加注重日常混搭的可塑性,后来更衍生出 City Boy 、Urban Outdoor 等概念,而直到现在仍然是本土乃至亚洲各地区的参考风尚之一。

  从脱离英式西服的导向再到自成一派,学院风无疑是美国人将西服文化本土化的重要遗产,但拾人牙慧的日本人倒一点也不露怯,甚至将学院风推向另一个高峰,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日系穿搭。

  • 如何穿学院风才不显土气

  要问到现在还有谁对学院风的诠释最为到位的,我会第一时间建议你参考一下日本老炮的穿搭。

  就如美式复古一般,能将美式风格玩得比本源还 6 ,甚至让主人倒过来请教学习的,除了日本人我一时想不到还有谁。

木下孝浩木下孝浩

  像我比较喜欢的是前《POPEYE》主编、现就职于优衣库的木下孝浩,看他平日的穿搭,就知道是个忠实的 Ivy 风拥护者。

  对于视觉动物来说,之所以觉得传统 Ivy 穿搭甚为土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保守稳重的大地色系。毕竟作为最原始的配置,自然会与学院风的第一印象挂钩。

  但要想契合现代着装语境,照搬模仿其实难以实现最和谐的效果。最好的就是抓住学院风的精神内核 —— 彰显个性,而手段之一就是混搭

  一件衬衫搭配棉布裤可能很普通,与路人无疑,但再配上针织毛衣,或是轻薄的单西,往往能创造出更加玩味的造型,散发出熟男魅力。

  这也是为什么 Ivy Style 经常会被大家与 Business Casual 、Smart Casual 混为一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能游走于正式与休闲之间的西服遐想。

  因此我们不需要拘泥于大地色系,毕竟为了应对夏季的炎热天气,当时的学生还会着用一种轻薄的上衣外套,那就是泡泡纱

  最经典的蓝白条纹泡泡纱充满休闲的美式格调,不同收缩性的棉丝织线让面料表面形成拥有独特的纵向褶皱和纹理,而平纹织法让它的表现更为轻薄透气,也不难理解钟情 Ivy 风的木下孝浩会对它爱不释手。

  无论是成套着用,还是单西混搭,在他的演绎下都极具风格。明亮的色调和图案将闷热一扫而空,无疑是经典男装爱好者的夏季休闲之选。(假如不喜欢蓝白条纹,现在也有格纹和纯色的泡泡纱面料,大家可以按喜好进行选择)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没有必要完全贯彻外套一定要 Sack cut 的传统做法,亚洲人的胸背不够宽厚,而且普遍胯小,Sack cut 的平缓线条比较不友好,搭配时更容易影响下半身的比例,选择单西时务必要挑选合身的版型。

  单上衣、T恤、短裤和帆船鞋,各样单品看似平平无奇,但当组合后能够反映生活态度的穿搭,这正是风格存在的道理,有灵魂的穿搭更在于对生活态度的反映。

  来自意大利的 Angelo Flaccavento 也是我欣赏的博主之一,别听到时装专栏作家这个名堂就以为他一定是离经叛道的弄潮儿,其实 Angelo 对传统西服的热爱不比爱好者少。

  相比起木下孝浩,他对 Ivy 风格的构思更为跳脱,擅长用细节提亮造型。细格纹外套+细条纹衬衫的组合,在黑白灰的主调中看起来却没有太大的违和感,但又兼备了学院风的儒雅,相当得体。

  蓝色戗驳领上衣+横条纹T恤+白色长裤是现在多人呈现 Preppy 风格的搭配之一,但比起蓝白条纹呼应主调的保守态度,他就改用了更为大胆的薄荷绿条纹凸显品味。同样的元素架构,轻微的变化就能体现出差距。

  独到的眼光还体现在对配饰点缀的把握,撞色的斜纹领带和精致 Bow tie 都是他营造学院风的致胜法宝。

  其实学院风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难以接近,放胆在有限的范围里探索出更多的搭配可能,不正是经典男装的魅力之一吗?

精彩视频

产业资讯

明星公告栏

精彩原创

高清美图

专题策划

风向标

我爱试用

秀场库

化妆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