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梨白:为什么我赞同《摔跤吧!爸爸》的教育

2017年05月16日 15:08 新浪时尚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桃红梨白:媒体人、专栏作家葛怡然的原创类娱乐自媒体,致力于有态度的娱乐。公众号:geyiran666。

  文丨葛怡然      图丨来源于网络

  周末去看《摔跤吧爸爸》,本来对印度电影满屏歌舞无感,结果发现自己落伍了。

  看哭两次,还强烈安利给我家人。

  豆瓣评分已经爬到9.2分,全靠口碑。

  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演员,每次出手都是品质保证。他演的爸爸是摔跤选手,一直想要个儿子继承衣钵,但全村人给了好多秘方,还是生了四个闺女,爸爸彻底绝望了。

  阿米尔汗大叔的绝望脸。

  但俩女儿有次跟男孩打架,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摔跤天赋,爸爸决定把她们培养成为最牛逼的摔跤选手。

  每个成功女孩的背后,都有一个好父亲。但这个父亲对闺女实在太狠了。

  他的教育方式备受争议,实行的是狼爸军事化管理,不近人情。

  明显的散养女儿,关键词是:虐!绝对不会溺爱。

  为了锻炼女儿们的体力,从小就逼她们凌晨5点起来跑步。

  爱吃咖喱等辛辣食物的习惯要放弃,改吃运动营养餐,每天学习摔跤。

  背景音乐是:“爸爸是独裁者,爸爸在虐待我们,必须像奴隶一样拼命”。

  女儿们对训练不满,父亲表现的非常果决:你们跳河吧,自己救自己。

  女儿们觉得训练太辛苦想反抗,偷偷换掉了爸爸的闹钟时间,假装已经完成训练,但是随即迎来的,是残酷的代价。

  父亲决定将女儿长发剪掉,变成男孩儿式短发,即便求饶也不行:

  “我们以后起得更早一点,所有都做,不会再抱怨了,但是请别剪掉我的头发。”

  看到这里,好多人说他对女儿太残忍了。理由是:根本没有给她们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而且,是为了满足自己拿金牌的心愿,太自私。

  可是,爸爸明明给了女儿很多次选择啊。

  第一次:女儿偷偷溜出去参加婚礼,他很气愤,但也只是打了外甥一巴掌。

  第二次:大女儿到了国家队开始涂指甲化妆,成绩下滑,父亲发现了变化,什么也没说,给她对打。

  童年和青春期会有不解和委屈,可是长大成人后的女儿。成为印度第一个拿到摔跤世界冠军的选手时,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在印度,女性地位一直是社会问题。

  如果阿米尔汗演的爸爸任由两个女儿野蛮生长,也许她们的命运,就像那个14岁新娘一样:嫁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度过一生。

  最深沉的父爱不是纵容和溺爱,是他在你懵懂无知的时候,给你把握着人生的大方向。

  所以小时候哭着骂父亲独裁的姐妹俩,在决赛前,父女俩谈心,明白了父亲严格要求她们的意义。

  他给了无数像女儿这样的印度农村女孩,一次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只有足够强大,我才可以选择嫁给谁,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摔跤吧爸爸》如果是狼爸,那么日本电影《滚烫的爱》里的妈妈,是另一个极端。

  宫泽理惠扮演的双叶,原本经营者一家公共浴池,但是有一天,小田切让扮演的丈夫说自己去弹珠店玩,之后,就没有交代的消失了。

  宫泽理惠只能独自扛起整个家,一开始是圈养式妈妈。因为女儿再学校备受欺凌,心情抑郁,因此尽可能什么都要给女儿搞好。

  是女儿眼里无所不能的强大妈妈。(是不是和我们的妈妈一样?)

  女儿饿了,一个电话:“妈,还没好吗?已经过了8点了耶,你再不回来我就要饿死了。”(是不是跟我们小时候一样?)

  妈妈立刻骑着自行车飞奔回来,要烧美味的咖喱给女儿吃。

  可是其实,万能的妈妈,已经被医生宣布了死刑:癌症。

  医生告诉她只有几个月生命的时候,她很绝望。

  可是为母则强,她不能绝望,因为她有“两个”女儿。

  她雇私家侦探找老公,希望能让另一半回来照顾女儿,却发现,先生11年前出过轨,和小三在外面又生了一个女儿。小三跑了,正在独自抚养女儿。

  本可以把先生和私生女赶出门,但面对两个孩子,她想了想,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跟女儿做最后的告别。

  女儿不会做饭,她让她们学会做饭。

  发现大女儿因为被偷了校服,怕被人捉弄,因此不愿意去上学,她就一下子拽开裹在女儿身上的被子。强迫她穿着体操服上课。

  看起来很残忍,可是没有办法。

  理由很简单:一旦失去她,两个女儿,将独立面对这个世界。

  关于教育方式的差别,我身边经常会有朋友问:为什么国外家长带孩子会比我们看起来轻松?

  除去国外教育和环境因素,还有一个原因是:从小培养的自律和独立意识。

  比如婴幼儿期培养自己吃饭的习惯,不要爷爷奶奶辈追着喂。

  从小就要自己洗澡自己打理衣物,学校会组织盖房子等义工劳动。

  上学后老师会让你列学习计划:如果不能有条理的安排学习,可能都毕业不了。

  我在黄石公园亲眼见过俩孩子爬山,弟弟坚持不住哇哇大哭,旁边的哥哥拉了一把,但爸爸就好像没看见,结果弟弟还是自己爬了上去。

  很多父母虽然不是这两部电影里的狼爸虎妈,但教育方式还是挺值得学习的,比如倪桂珍。

  她是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的母亲,也是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最强姐妹天团: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的母亲。

  6个子女如此杰出,倪桂珍的教育方式是:严格,但又宽容。

  宋家的教育模式是父慈母严。

  倪桂珍的先生是实业家宋耀如。因为受西方教育的影响,父亲宋耀如在家爱和孩子们玩,觉得要释放天性。

  但是母亲倪桂珍却觉得: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主张严格管教。

  于是在宋家,饮酒、赌博、撒谎等习惯是绝对不能容许的,而且还要求宋氏三姐妹从小学会做饭做菜,做针线活。

  当时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是巧手,一学就会。唯独大女儿宋蔼龄学不来,还是父亲宋耀如跑去求情,母亲倪桂珍才特批只有她能不学。

  埃尔默·特·克拉克著的《中国的蒋家》一书中,形容倪桂珍为:“虔诚地信守十诫,省吃俭用采用斯巴达人的训练方法。。。还要进行礼貌规矩地训练。”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倪桂珍在宋蔼龄5岁的时候,将她送去寄宿学校,15岁送出国,成了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女性。之后宋庆龄也在15岁出国念书,还把不到10岁的宋美龄带了出去。

  但倪桂珍也不是一味严苛,该放松的时候也会放松。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倪桂珍会去美国采购大量幼儿读物,亲自教孩子们,进行双语教育。先生爱唱歌,自己爱弹钢琴,每周末家里都举办家庭晚会。

  还在上海郊外,设计海南特色的房屋,让孩子们可以亲近大自然。

  你看,爱和规矩,并不冲突。

  就像圈养和散养各有利弊。

  圈养的孩子,童年能感受到更多宠爱,但依赖性也会比较强一点;散养的孩子,童年会觉得受到一定束缚,但习惯培养起来,长大可能心智会比较早熟,性格比较坚韧。其中的度,只有父母自己掌握,因材施教。

  也有一些父母自己打拚,是为了让孩子过的相对轻松和单纯,比如韩寒以前就说过:

  这是一个父亲,能够给女儿最极致的保护和爱了。

  但每一代人,面对的世界,都和父母辈不一样。留再多的钱,再多保护,都不如留给孩子一个懂得爱自己和爱别人的健康心理,以及能够独自面对世界的生存能力。

  父母终将老去,终将跟子女分别,每个个体最终的走向,都会是一个人。

  父母跟孩子最亲密的关系:不是占有和控制,而是陪伴,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在他们成长路上给出适度建议。

  父母给孩子最长久的爱:不是无原则宠溺孩子,而是培养他们独立的能力,从温室里走出去的一天,也能够自信面对外面的世界,而父母这时候做的,只有两个字:目送。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经写过: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圈养和散养,并不冲突,前提是:都在爱里。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桃红梨白”]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风尚标+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美图+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