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的圈子:大众流行Google

2014年02月19日17:53  时尚专栏  作者:王受之   我有话说

  我在1987年曾经在美国东部费城附近的一家州立大学的艺术和设计学院(West Chester University,Pennsylvania)教书,费城交响乐团是世界当时最好的交响乐团之一,我们教员中好多都买了年票,演出季节每个星期六都自己开车,到费城市中心一家意大利餐馆吃晚饭,之后听交响乐。当时的指挥和音乐总监是里卡多。姆迪(RiccardoMuti),在我听过的演出中,自认为他指挥的普罗科菲耶夫(SergeiProkofiev)和斯克丽亚宾(AlexanderScriabin)的作品最为精彩。记得好几次在音乐会散场之后,开车回学院,经过西费城,看见街头有一群群的黑人青年放个音响震耳欲聋的大录音机,跳街头舞,那个时候,刚刚是那个青春灿烂的女演员比尔斯(JenniferBeals)的电影《闪光舞》(FlashDance,我倒强烈希望大家设法找这部电影看看,实在有感染力)放映之后几年,电影中那种激烈的、节奏感极强的舞蹈风行一时,青年人都受影响,改造、演绎了那类舞蹈,很是一番不同的意境。但我见好多教授都是冷冷一笑,意思是这是大众文化,和费城音乐厅的交响乐不是一个等量级别的了。我当时有些困惑:高尚艺术和大众艺术到底有什么级别上的差异呢?推而广之,如果大家已经接受安迪。沃霍尔(AndyWarhor)的可口可乐瓶子绘画,把他视为好像毕加索一样的大师,为什么街头舞蹈和交响乐就不能够仅仅视为差异,而没有高低之分呢?

  我们这批州立大学的教授,大概有二十多个人,大部分住在费城以外的郊区城镇里,因为是州立大学教授,因此等于是公务员,有很好的福利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工作室,条件很好。我从1987年在这个大学兼课,因为经常帮其他老师代课,因此人际关系比较好,慢慢进入这个费城艺术家的圈子。

  我的系主任叫做林伍德。怀特(LynwoodWhite),一个画得很精彩的水彩画家,作品很扎实,却有一种塞尚的拙在其中,耐看。他是一个怀斯的信徒,几乎每天下午都拉我去酒吧喝一杯冰冷的白葡萄酒,谈绘画,周末陪我去纽约、威明顿、华盛顿DC看画展,看博物馆,他也介绍我认识费城一圈这样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工作室坐,谈的内容也差不多;怀特后来成了我很好的朋友,也经过他我进入了费城比较传统的画家这个圈子。

  这批人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传统的画家,从写实水彩到波普丝网印的人都有,他们因为艺术思想接近,自成一统,中午大家一起开车到画家安德鲁。怀斯(AndrewWhyth)草场旁边的一家小餐馆吃三明治,或者下午三点相约在威斯特切斯特小镇的街上小酒吧和白葡萄酒,谈各种画家的情况,谈各种拍卖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比较近的偶像是怀斯,更大的偶像是同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出来的安迪。沃霍尔;第二类是一批前卫的当代艺术家,他们比较多在费城找工作室,并且经常去纽约,尽量靠近主流,当时的主流中,行为艺术、概念艺术、大地艺术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周末基本都去纽约;第三类是做史论的教授,他们多半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威明顿的德拉华州大学艺术史系的博士,他们是传统、经典文化的最坚定的信徒,看博物馆、听交响乐是他们喜欢的事情。我因为刚刚到美国,三个圈子都参加,什么都想了解,两年之内,和他们接触之间,发现对于无论哪个圈子对于经典文化、对于通俗文化都有自己的固定立场,很少跨越。当时在国内艺术界还是比较混杂的,以写实主义为核心,而在外国,居然这样泾渭分明,颇有点意外。

  系里有个版画家,是各希腊后裔,叫做Gus,反而全名没有人叫,他住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德拉华州之间,在威明顿有一个很精彩的画廊,主要做丝网印和拼贴(Collage),在创作上更加接近波普一路,他经常和我去纽约,夫人是纽约索霍一家大画廊的经理,我因而得以认识了纽约波普圈的一批人,比如罗森奎斯特、李亨登斯顿和他们的经纪人。

  这几个圈子都很有代表性,特别是我经过费城而进入纽约圈子,所见识的人和事就多了,见证了很多有意义的艺术事件。同时我自己却对美国的通俗艺术的兴趣越来越大,导致我最终选择去了加利福尼亚的艺术学院工作,进入了另外一个大圈子。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在当时的美国来势汹汹,不管艺术界愿意不愿意,已经是很壮大的一个产业了。上面说到的《闪光舞》的音乐、服装、录像带大概是姆迪指挥录制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销售的几百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宾夕法尼亚州大的这三个小圈子都对我很好,但是我始终是希望进入更大的大众文化圈子,因此终于在1989年转到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教书去,也开始认识和了解美国的通俗文化。

  世界上,生产通俗、大众文化的大国自然是美国,从电影到电视剧,从流行音乐到体育运动,从动漫画到歌舞剧,无人能出其右的。无论各国的文化界指责,还是政府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立法控制,似乎都没有办法阻止它们的流行。上电脑查询资料,用的是他们的视窗,开口就是“Google了没有?”,大众文化到此境地,美国的强大也无法忽视。

  不过,在文化研究上,美国是小国,它是一个兼收并蓄的生产大国,在研究上则永远不是中心,纵观100多年来的文化研究历史,美国研究主要在1980年代以来,而早期的研究,包括涉及文化的理论发展,到直接研究文化的理论,基本都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8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1990年代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研究、1950年代的法国结构主义理论、1960年代的女性主义(美国这个时候开始参与,但是“拿大鼎”的还是法国的西蒙波娃),1960年代后期法国的解构主义、1980年代加拿大的意大利的后现代主义、法国的消费社会理论,美国这个时期才开始出现了有影响的研究,比如后现代主义、文化唯物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因此,能够生产某种文化是一方面,但是是否可以把文化作为研究的焦点,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到了洛杉矶之后,我开始有时间动手研究文化产业,也开始接触文化研究,世界上文化研究有三个最核心的机构,他们的研究工作影响了全世界对文化的看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就是英国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所The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为CCCS)、巴黎大学文学院与社会学院,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院。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突破原来大学里面仅仅把文化研究放在语言学系中的做法,研究文化现象和实质,焦点在大众文化、社会阶层分析,从而将社会阶级重新定义,使得文化研究形成体制化。

  巴黎的罗兰巴特、德里达、布西亚则从符号学、哲学理论入手研究文化,奠定了当代文化研究理论的基础;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学派,在阿多诺、霍克汉姆这些人的带领下,研究文化工业(也就是我们现在叫得天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大众的影响,分析媒体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提出精英领导的高雅文化。

  这三个研究核心,奠造了我们现在对当代文化认识和研究的基础,建造什么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前,如果对他们的理论一无所知,可以说将来肯定是一无所获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美国艺术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 圈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