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拍卖业寻求突围之路

2013年07月01日18:11  时尚专栏  作者:徐子林   我有话说

  作者:徐子林

  4月9日佳士得宣布:已经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并计划于今年秋季开始在上海举行拍卖。这则消息对于上海的拍卖行而言,可谓五味纷呈、痛并快乐着。

  错失高速发展机会

  中国内地的拍卖发端于1874年的上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上海拍卖业一度雄踞国内。但是2000年以后,被京城艺术品拍卖逐渐盖过,并不断拉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2000年以后,上海的投资渠道和品种比较丰富,无论是股市、期货、贵金属、房地产等投资都处于高速发展中,艺术品收藏作为一个投资品种而被淡化,所以上海错失了称霸上一轮艺术市场的机会;其二在艺术生产方面,上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艺术创作上趋于保守,文化上缺少积淀,所以在当代部分的艺术生产发生断裂,导致艺术市场的本地货源供给产生真空层;其三是现当代部分,上海不具备京城特殊的强大艺术消费群。所以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中心逐渐由上海转向北京。

  即便如此,上海在亚洲艺术版图上的地位仍不容小觑,因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有着实力强悍的大收藏家群体,其实力即使和国际级藏家相比较也毫不逊色。每年的春、秋两次大拍,北京、香港、伦敦和纽约等艺术市场重镇都不乏上海大藏家的身影。所以藏家资源是上海艺术市场最重要的财富,也是未来上海抢占中国拍卖业头把交椅的最大本钱。

  潜在优势犹待整合

  佳士得落户上海,一时上海艺术圈流传着各种不同版本的“上海梦”,即上海是否能成为中国下一个艺术品交易中心?其实我们无需盲目猜测,而是要分析上海这个城市为艺术品交易的方方面面带来的便捷和优势。

  多年来上海以精致化服务闻名于全国,显然,高端的艺术品拍卖也少不了精细的服务。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接待高端客户的配套服务方面非常先进,无论是酒店、餐饮、购物、会议还是游览都较为完善。同时,上海在市区范围内规划多个艺术品交易保税区,并在艺术品仓储、保险、金融、运输等环节业已完成专业配套。

  在上海十二五规划中,对艺术品交易平台的搭建和发展拍卖业的愿望跃然纸上。然而上海本土艺术品拍卖已然落后于国内同业,所以借助佳士得国际拍卖行的权威地位,不失为一个捷径。因为佳士得公司不单是一个艺术品拍卖行,而是覆盖艺术品拍卖、私人洽购、网上拍卖,也包括展览和艺术教育等全方位的艺术品经营公司。所以上海拍卖行和国际拍卖行近距离竞争、合作的时候,可以加速提升本地拍卖行的国际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立足本土再谋扩展

  虽然上海还没有一家堪称国际性的艺术品拍卖行,甚至连称得上全国性的拍卖行都还没有,但是,从现代企业的整合经验看,这些“欠缺”并不构成快速发展的障碍。前提是如果上海能催生国际化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需求,就一定可以快速诞生国际化的艺术品拍卖行,因为上海从来都不缺资本运作的高人,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可以轻松实现这一并不算宏伟的目标。

  上海本地拍卖行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于本地艺术家和藏家的开发,并且为本地客户提供:高端的国际化品质的拍卖质量,亲民的佣金收取标准,丰富的特色拍品……唯此才能打下扎实的市场基础。纵观佳士得、苏富比这类国际拍卖行的发展历史,都是首先立足于本土,巩固好自己的根据地以后才向外扩展的。对于上海拍卖行的发展之路而言,这仍是不二法则。

文章关键词: 艺术 上海 拍卖行业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