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肤佳等在美恐遭禁售,抗菌皂到底能用不能用?

2014年07月01日11:57  时尚专栏  作者:冰寒   我有话说

  背景

  如晴天霹雳,一则消息于今天下午在微博上爆炸开来,北京商报的新闻写道:“继去年舒肤佳等品牌抗菌皂被曝安全性及有效杀菌性存疑后,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FDA”)再度向抗菌皂及沐浴露发难,称抗菌皂中添加的化学成分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可能会干扰人体荷尔蒙,故将拟定议案,禁止抗菌皂和沐浴露在商店货架的实体销售。”[1]

  舒肤佳等日用抗菌产品,多年来在中国深耕市场,两个显微镜视野里细菌数量相比的巨大画面在电视上反复出现,已经深入人心。之后,滴露、威露士、蓝月亮等抗菌洗衣产品,借着健康、呵护、抗菌之势迅速打开市场。所以今天爆出来的消息,一下子让千千万万人迷茫了——这些抗菌的日化产品到底能用,还是不能用?

  本文通过查证,向大家揭示:这则消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息?这些抗菌日化产品到底能不能用?

  消息从何而来?

  FDA对抗菌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质疑已有很久。抗菌日化产品中最常用的抗菌剂是三氯生(Triclosan)。在FDA官方网站的一篇关于三氯生的消费提示中,FDA表示在一些产品中,例如高露洁的一款牙膏里,有明确证据表明可预防齿龈炎,但在其它洗化产品中,并没有证据证明比不添加三氯生的产品能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2]。

  2013年12月16日,FDA发布了一份《验证抗菌肥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案》,(Proposed rule todetermin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ntibacterialsoaps),发布新闻写道:

  “数百万美国人使用抗菌皂和沐浴液。虽然消费者通常认为这些产品可以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传播,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在预防疾病方面比普通的皂和水更有效。而且,有些数据提示长期接触某些抗菌皂的原料例如三氯生(液体皂)和三氯卡班(固体皂),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诸如导致细菌耐药或影响激素内分泌。”[3]

  “FDA今天(2013年12月16日)发布了一个提案,要求抗菌皂和抗菌沐浴液制造商提供证据以证明其产品长期日用是安全的,并且比普通肥皂和水在预防疾病、防止一些感染扩散方面更有效。照此提案,如果制造者不能提供这些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这类产品就必须更改配方(去掉此类成分)或者修改标签(去掉抗菌的功能宣称),才能继续销售。”[3]自发布起180天,是公众意见征询阶段,之后有一年的时间让生产商提供相关数据,然后是60天内抗辩期。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北京商报的报道所提到的事件,就是指去年12月16日FDA的提案。这项提案本月16日刚结束公众意见征询,进入了生产商举证阶段。

  为何会有这则消息?

  在FDA的提案中,详细说明了为何要这样做,并将三氯生专门列为第七节,进行了论述,要点如下[4]:

  有大量研究用动物模型探讨了三氯生的毒理和代谢,其中大部分首眼于揭示单一经口途径摄入后的后果。亦有人类和动物的皮肤学研究,显示三氯生可经皮吸收,吸收量较经口摄入要少。由于经皮吸收量少,所以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没有必要。

  在一项多次暴露试验中,13位受试者每天6次使用1%的三氯生液体皂连续20天,血浆中三氯生浓度在用后上升,1周后,血液中游离和总三氯生含量趋于稳定,最高的浓度可达到69.9ng/mL(游离态三氯生)和229ng/mL(总三氯生)。根据一系列工业数据推算,每天沐浴两次,所接触到的三氯生少于6次使用洗手皂接触到的三氯生(因为使用浓度、频率不同)。

  另一项84人参加的为期13周的试验证实,使用多种含有三氯生的产品,较只使用一种含三氯生的产品,血液中三氯生的浓度更高,但经口吸收是主要途径。一些实验发现牙膏、漱口水等添加三氯生,大约会有5%~15%被吸收,相比之下,经皮吸收的量很小。

  三氯生在体内分解为三氯葡萄糖醛酸和三氯生硫酸,前者为主要的循环代谢物。一项研究发现经口接触4mg三氯生,1~3小时后,血液中三氯葡萄糖醛酸含量就会显著上升到达峰值,大部分在24小时内会被清除,半衰其从7到17天不等,平均8天达到正常水平。从血液中清除的速度为2.9L/hour。在人,尿是主要排泄渠道。但若是经皮吸收,则半衰期则长达33小时。总地来说,在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不够。

  一项新试验对小鼠经腹腔注射三氯生,发现了一种之前未被发现的三氯生毒性作用,它会影响心肌和骨骼肌的功能。不过该试验尚未被重复,腹腔注射也不是通常的经口给药,故还要邀请公众就此发表意见。

  在叙利亚仓鼠的试验发现三氯生可在体内蓄积,雄性高于雌性,但蓄积会造成什么后果尚不得知。经皮吸收的毒理试验非常少,是否会致癌尚不得知,FDA已经请NTP开展相关研究,但还需要数年才能得到结果。已确认在实验条件下,经口吸收不致癌。动物两代连续试验显示三氯生对小鼠、大鼠和兔没有生殖毒性。

  最近几项研究显示三氯生对哺乳动物甲状腺素、雌激素、雄激素分泌有影响。可致小鼠精子减少、精母细胞异常。这些效应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影响尚不得知。

  交叉研究显示耐三氯生的数种微生物也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虽然尚不清楚是否因为三氯生导致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值得继续评估。

  试验显示,三氯生可使大肠杆菌 E.Coli的外排泵基因表达增加(这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耐药机制),同时耐药性也增加。其它试验还显示它可能使微生物的细胞膜发生改变,从而更具有耐药性,理论上对其它消毒剂、抗生素的耐药性亦会增加。不过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能证明三氯生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FDA综合资料认为以下事实尚不够清楚;

  动物ADME试验(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皮肤致癌试验三氯生光降解产物对人类皮肤的潜在影响及作用对激素内分泌的潜在影响能解释实验室耐药性的表现与日常使用三氯生类产品的关系的数据。冰寒的评论:

  冰寒认为一般情况下其实没有使用抗菌洗涤用品的必要。事实上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人与细菌一直是伴随生存的,有对抗,也有互利。微生物对人体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细菌,人无法生存。

  已知皮肤上有许多有益细菌,可以训练人的免疫系统;肠道中有大量细菌,其中的益生菌对人体健康贡献很大,有些细菌可以帮助合成B族维生素。因此重点并不是有没有细菌,而是如何保持健康的菌群平衡。但这显然超越了三氯生的能力,因为它无法分辨哪些有益、哪些有害,而是普遍杀灭。鉴于细菌和真菌的竞争关系,把细菌杀死了,可能造成真菌过度生长,同样不利于健康。

  当然,并不是彻底地否定抗菌剂,在有感染或疾病扩散可能时,除了用普通的水、皂洗手,使用抗菌剂相信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是目前FDA还没有收到这样的证据。事实上,生产厂商如果宣称有预防或阻止疾病扩散的功能,确实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

  更大的问题在于环境影响:接触到三氯生或三氯卡班的微生物,抵抗力弱的会被杀死,于是留下了抵抗力强的[5],这种不断的淘汰筛选可能会使得一些微生物越来越难以被处理。

  链接:三氯生

  二氯苯氧氯,俗名“三氯生”,又名“三氯新”、“三氯沙”等,化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

  二氯苯氧氯酚的杀菌机理是:先吸附于细菌细胞壁上,进而穿透细胞壁,与细胞质中的脂质、蛋白质反应,导致蛋白质变性,进而杀死细菌。

  二氯苯氧氯酚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5000mg/kg ,属于低毒物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研究员、赵建亮博士和刘有胜博士所在研究小组在流域水平,对我国珠江、长江、黄河、海河和辽河的多个断面水体和沉积物中三氯生S和三氯卡班进行了系统监测。研究表明,三氯生S和三氯卡班在我国河流的水体和沉积物都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水体中最大浓度达到数百ng/L,沉积物中最大浓度达到数千ng/g,浓度高点一般位于受污染的支流。建议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加快开展与生活污水排放相关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管控对策,减少此类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6]。

  三氯卡班

  化学名:N-(4-氯苯基)-N'-(3,4-二氯苯基)脲,作用机制尚不明,可能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参考资料:

  [1] 齐琳 赵秀静。舒肤佳等抗菌皂在美恐遭禁售 或干扰人体荷尔蒙[OL],Jun. 30, 2014:http://www.bbtnews.com.cn/news/2014-06/30000000103821.shtml

  [2] FDA. Triclosan: What Consumers Should Know[OL]. Dec. 16,2013:http://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205999.htm 

  [3] FDA.FDA issues proposed rule to determine safety andeffectiveness of antibacterial soaps[OL],Dec. 16, 2013: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378542.htm 

  [4] FDA. Proposed Rul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onsumerAntiseptics [OL], Dec. 16, 2013:https://www.federalregister.gov/articles/2013/12/17/2013-29814/safety-and-effectiveness-of-consumer-antiseptics-topical-antimicrobial-drug-products-for#h-60

  [5] Son A, Kennedy I M, Scow K M, et al. Quantitative genemonitoring of microbial tetracycline resistance using magnetic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2010, 12(6): 1362-1367.

  [6] Zhao J L, Zhang Q Q, Chen F, et al. Evaluation of triclosanand triclocarban at river basin scale using monitoring and modelingtools: implications for controlling of urban domestic sewagedischarge[J]. Water research, 2013, 47(1): 395-405.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细菌 舒肤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