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新老族”,夕阳红时尚的千亿朝阳赛道

遇见“新老族”,夕阳红时尚的千亿朝阳赛道
2021年12月15日 04:51 WWD国际时尚特讯

  第一批 70 后已经成为“老年人”了。根据新华网于 2021 年 4 月发布的报道,出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初的新中国第二批婴儿潮一代,被正式定义为“新老族”。

  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青年时代、经济红利的中年时代与资产富足的晚年时代,“新老人”群体爱时尚、爱科技、爱分享,其消费习惯背后蕴藏着无限商业潜能。根据中国老龄协会 2020 年的数据统计,我国中老年消费市场总规模约为 3.79 万亿元,风头可媲美一时无二的宠物赛道。其中,有关“美”和“时尚”的消费品正在中老年群体中成为蓬勃兴起的消费热点。

  我国中老年消费市场总规模约为 3.79 万亿元,风头可媲美一时无二的宠物赛道

  根据京东、阿里等平台数据,2021 年,中国 50 岁以上女性在个户、彩妆、穿搭等时尚细分赛道消费金额均呈实现高增长。在一二线城市,细分化、场景化、年轻化、定制化已经成为中老年时尚市场的突出趋势。

  “1998 年,我 35 岁,那时候就开始喜欢 Jean Paul Gaultier”,60 岁模特马姐的小红书上,这条帖子被置顶,并收获了近六千个赞。马姐目前居住在上海,在女儿的鼓励下入驻了小红书平台,分享日常生活,90 年代初她在日本生活,早早地接触到独立设计师品牌、古着和改造等概念。马姐分享道:“在花甲之年做模特,并非契机,而是必然,从青年时代一路时髦到现在,被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被发现是迟早的事情。”据了解,马姐大多粉丝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群体。

马姐马姐

  像马姐这样“出格”的大龄 KOL 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多,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姐也是银发群体年轻和时尚化趋势的极致典型。在陈旧的价值观中,社会对老年人的期待更多是在家中照顾子女,而现在,随着“悦己运动”的萌发,年轻人心中更值得仰慕的长者形象,更趋近于实现自我价值,乐于尝鲜和体验 —— 这一类“新老族”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或更让他们成为品牌重点维护的对象。

  不容忽视的是,马姐过去生活在东京,如今生活在上海,特殊的经历让她对时尚有着超越时代的感知。环境对于中老年人的审美确实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全部,摄影师秦霄更希望挖掘生活中普通中老年人不经意的、被忽视的美。抱着这样的心态,秦霄在微博注册了账号“老年时装俱乐部”,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老年人穿搭中天然的、有机的、没有规则的美感,例如一张穿着粉色睡衣的老人搭配,被网友评价为“看起来像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一般具有艺术感。”

  曾有时尚评论人给予“老年时装俱乐部”这样的评价:因为老年人在网络上没有话语权,所以这个群像的剪影是失真的,以致于被打上跟时髦绝缘、顽固不化等标签。这句话很有意思,但似乎也缺乏数据支持。

老年时装俱乐部的街头摄影作品老年时装俱乐部的街头摄影作品

  事实上,与时俱进的中老年人不但没有被时代抛下,反而成为互联网时代增速最快的群体。根据 QuestMobile 统计,截止 2020 年 5 月,50 岁以上的移动活跃设备用户规模已经超过 1 亿,是移动网民的重要增量来源;抖音、快手以及视频等短视频软件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虽然中老年人不擅评论,但 65.5% 的触媒用户习惯于转发、点赞、收藏等互动方式;触网老年人中,网购渗透率超过 40%,特别在疫情后,网购用户逆势增长 29.1%。当中老年人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发声渠道,这个群体的时尚生态也相应变得丰富和多元,从各个互联网平台的布局来看,瞄准中老年人的“种草”应用软件已经初具雏形。

  今年 6 月推出的 app“友友视频”,就是一款聚焦 40~60 岁熟龄女性的应用。从模式上来看,该应用类似抖音和小红书的结合体;在设计方面,加大号字体和语音评论功能更符合中老年人的触媒习惯;从内容来看,友友主要发布服装、护肤、塑形等中老年群体热衷的时尚内容。以此为代表的“银发平台”通过算法、信息流、广告等手段,让热爱“冲浪”的新老族欲罢不能,

  “Loro Piana 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巴黎世家。”出生于 1971 年的投资人老刘被问及自己算不算时髦中老年人时说道:“不算时髦,也不愿时髦,舒服就行。年轻的时候以商务西装和休闲为主,没有品牌忠诚度。条件好了之后习惯恒隆和优衣库解决,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身体都比自己重要,也没有兴趣去关注所谓的时尚了。”即便是自认为与时尚距离很远的刘先生,也不得不承认,“一身 Loro Piana 或 Moncler,设计低调,又不土,在社交中还是能获得一些身份认同感的。”

  跟爷叔们比起来,时髦阿姨对于社交穿着的需求显然更为多元。过去十年竞相兴起的广场舞、模特表演、旗袍秀等中老年文娱活动,为中老年女性带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某电商平台输入“广场舞半身裙“关键词,玲琅满目的款式数量不亚于在少女圈大火的“JK 制服”。

老年时装俱乐部的街头摄影作品老年时装俱乐部的街头摄影作品

  再考究一些,中老年也有专属的“名媛圈”。一位高端定制旗袍品牌负责人表示,店内大部分客户都是品牌旗下旗袍俱乐部的会员,年龄在 40~60 岁不等,平时也会消费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定制旗袍,更多是为了融入社群文化,参加主理人组织的礼仪、品酒、艺术鉴赏等课程,疫情之前,俱乐部甚至带领部分 VIP 前往欧洲,包下酒店做走秀表演。

定制旗袍已成为中老年群体的潮流定制旗袍已成为中老年群体的潮流

  在 57 岁的郭阿姨看来,追求品牌标识是在任何年龄段都普遍存在的心理。“45 岁之前习惯穿Armani 套装, Salvatore Ferragamo 的平底鞋,还有 Hermès 的丝巾,倒不是因为多喜欢,而是生意场上需要通过 logo 给自己抬价。”

  退休多年后,郭阿姨“入坑”了禅茶时尚圈,最初的购物来源主要是淘宝上一些小众中式品牌,比如北出他遇、虫二小阁等。“现在每天比上班还忙,每周一次古琴课,一次国画课,每天还会冥想、焚香、煮茶,只有匹配的服饰才能烘托出准确的意境。”据了解,郭阿姨因女儿推荐,迷上了中国设计师品牌 Uma Wang 和 Ms Min。“穿到哪里都有人问,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我觉得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超越年龄的时候,他的穿衣打扮也更趋向于文化性,风格可以不被年龄束缚。”

  被问及年轻时购入的 Armani 套装的现今去处,郭阿姨笑称:“穿上已经感觉不对,希望有一天女儿愿意回收利用。”导致这样感觉的原因不单有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有中老年人生理变化的因素。

  根据专注于老年行业商业创新与创投孵化的产业新媒体 AgeClub 的多篇总结与报道,中老年群体时尚消费的痛点依旧集中在功能性。根据 AgeClub,中老年人的关节软骨不断萎缩,脊柱弯曲度随着年龄增长而日益严重,因而需要更宽松的版型;中老年人因内分泌腺老化等缘故,体温普遍比年轻人低 0.5~0.7 摄氏度,对保暖有更高需求;老年人皮肤表面细胞体积缩小,更替速度减缓,锁水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瘙痒、敏感等情况。在一次针对上海老人的调研中,66% 的受访者“非常希望”使用棉麻丝等天然纤维面料;60% 的受访者“不希望”使用混纺面料;超过 80% 的受访对象排斥化纤面料。

摄影师 Andria Lo 和作家 Valerie Luu 的摄影作品摄影师 Andria Lo 和作家 Valerie Luu 的摄影作品

  从政策层面观察,国家已经为中老年服装领域的发力点指明了方向。根据 2019 年发布的《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老年服饰用品创新升级是大势之趋,其中包括智能型材料、感光材料、防紫外线及高性能纤维在老年服装中的应用。从细分趋势来看,我们不妨参照更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目前日本中老年服装市场规模高达 2000 亿人民币,即便中国中老年人均消费低于日本,但依靠 10 倍于日本的中老年人口基数,规模只会更大。

  在未来,针对中老年的美妆个护、时尚配饰、功能服装、社交平台会愈发细分化,而每一条赛道都有潜力晋级为千亿级别,尚处萌芽期的中国中老年时尚市场将会是谁的蛋糕?让我们拭目以待。

精彩视频

产业资讯

明星公告栏

精彩原创

高清美图

专题策划

风向标

我爱试用

秀场库

化妆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