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安之外,藏着一个“小北京”,冷门又好吃
作者:Feekr旅行
在地理意义上,陕北特指延安和榆林。从小在长三角长大,去了很多地方,唯独没去过榆林。
毕竟延安作为老革命根据地早已家喻户晓,榆林,却鲜为人知。

作为陕北大地的一份子,榆林满足了我对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想象。
这里有曾火出圈的靖边波浪谷,典型的丹霞地貌带着极致的视觉张力,像巧克力千层又像清风拂过的丝绒。


《鬼吹灯龙岭迷窟》的取景地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吸引了无数风光爱好者,四季不同景,即将到来的冬季将变成冰原。

这里还隐藏着一个比茶卡盐湖更小众的定边盐湖,秀气得像一个少女,傍晚时的落日粉更为迷人。


榆林也有自己独有的个性。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城堡式窑洞庄园——姜氏庄园,雕刻建筑精致到无与伦比。
中国唯一的窑洞古城——米脂古城值得一去;红石峡内藏着宋元石窟,《东邪西毒》也曾来此取景。

上个月,我就飞了一趟榆林,开启了以羊杂碎唤醒一天的神仙慢生活。
在塞北风沙线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里转悠,跟着本地人穿过四合院间的小巷子,体会到岁月静好。

感受“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与留存至今的明长城遗址的宏伟气魄,回望这座古卫城的英雄一生。

对于吃货来说,最大的收获当属尝到了本地美食:榆林老豆腐、拼三鲜、炖羊肉汤、素饺子、碗托、锅盔夹辣酱、烩菜、油炸鸡蛋泡泡、油酥饼、干酪……

这次入住的酒店我也想跟大家分享,多亏了酒店土著朋友们,我更顺利地完成了这趟陕北之行。
作为我的首选:榆林大景酒店。可以说:来榆林,没得挑,住这家就对了。

酒店本身就是包罗各种陕北文化的大宝藏,我更是凭借它绝佳的位置体验到了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
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去亲眼见见老舍笔下“老榆林,小北京”的韵味。
PS:文章按照“玩-住-吃”的顺序分享
波浪谷酷似异域爆火出圈
背后的榆林老城也值得一逛

作为陕北范围的两座城市之一,说到榆林,着实没有延安、西安那么熟悉。
它就像临危受命的大将,榆林自建城始,似乎就是为防御与保卫而生,在历史上与中原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

很多人先认识波浪谷、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后才认识榆林,但都不妨碍他们被榆林老城的氛围所吸引。

这是一座生活节奏很慢的城市,有《平凡的世界》笔下的小乡村,在某些区域,窑洞依然是主要的居住建筑。
没有可“张扬”的打卡点,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却能让你的旅途不凡。
/ 波浪谷 /


靖边波浪谷,距离榆林的市区约2h车程。它与美国羚羊谷几乎同纬度,外观上两者也极为相像。
波浪谷还未完全开发,又因为地处榆林,极为低调,非常适合热爱自然与探险,喜爱广袤风光的朋友前往。
/ 榆林老街 /


这次就住在市区,自然要逛一逛车程仅20分钟的榆林老街。老街几乎都是本地人在逛,特别亲切,尤其是过年前后,更是热闹红火。
还没走到老街所谓的正门,就跟着本地居民抄近道,穿过四合院聚集的小巷子顺利进入了老街。

夜幕时分,又恰逢周五,穿着校服的学生、逛街的老人、赶着回家的居民……一时间都出现了,我还见到了早已湮没在大都市中的拖拉机,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
/ 镇北台 /



镇北台是榆林的一张城市名片,代表了榆林的边城文化。它是中国古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山海关、嘉峪关、镇北台)。
这次去的时节正好,镇北台一侧的树林金黄,尽是秋色。这里也有快与城墙齐平的旱柳。

镇北台内部通道设计极具特色,各种入口需临近才能看清具体走向。如地下仓库入口一般的通道或许连接着大门。

登上镇北台最高处,最能体会到其“万里长城第一台”的气势。这里能够俯瞰整座榆林城,还能望见苍茫渺远的榆林大地。
/ 红石峡 /


距离镇北台约10分钟车程的距离,就是红石峡,《东邪西毒》曾专程在此取景。
红石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元,这里最大的特色要属悬崖题刻,规模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存在。因为石刻涉及各个朝代,还被称为“塞上碑林”。
/ 榆林没有必吃美食,只有吃不完的美食 /

在朋友的安利下,我还打卡了一家汇集本地特色小吃的美食店。以自助的形式,集中提供不下10种本地特色的小吃。

碗托的吃法很特别,糊状荞面摊在碗底碗边加热再晾凉,加入秘制辣椒油、黄瓜丝儿等,用筷子扒拉下来拌匀,即可开吃,油香Q弹,一碗不够。


抿节,榆林本地才有的粗面细做的美食,一整块揉好的面团像刨土豆一般刨成一寸长的小节,与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一块煮熟。
还可以再加入韭黄、香菜,以及各种辣酱等。热气腾腾汤汁浓郁,非常适合秋冬。

除了这些,当地还有我没来得及尝的羊蹄、醋泼羊头、羊肉饺、炸豆奶、粉浆饭……以及在计划中,却因时间未能成行的目的地:渡渡美术馆、陕北民俗博物馆、中国算盘博物馆……



新闻排行榜
- 01
- 02
- 03
- 04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