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各个行业“可持续”活动的陆续展开,消费者“可持续”意识逐渐兴起,而时尚产业向来被公认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之一。利郎简约男装于2022年推出“海豚系列环保再生西服”,坚持自主研发环保技术,加大产品设计战略投入,持续深入服装可持续领域,为中国服装行业赋能。
从一根纱线开始,自主研发环保黑科技
时尚纺织行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数据显示,全球20%的工业水污染是由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处理造成的,35%的微纤维来自衣服和纺织品。利郎从源头自主研发,从一根纱线开始,可以更好地把控可持续制衣流程。
2015年,利郎成立了面料研发中心,含括纤维分析、服装物性、化学分析等多个研究室。“专注、专业、专一,做服装。”利郎集团面料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谈起前几年枯燥重复的实验历程,坦言正是利郎的企业价值理念支撑着团队不断探索坚持自我。
据2022年利郎最新财报显示,利郎2022年内产品原创比例提升至75%以上,其中应用由集团开发的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50%。利郎集团面料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我们所拥有的自主研发技术不仅能更加灵活地满足设计师的需求开发面料,有效避免过度生产,还能自主研发环保面料,主动把控可持续成衣制作。”比如,海洋环保公益系列在成衣过程中无需额外染色,减少50%原棉使用,以及近90%的化学染料和水用量。
在利郎前期不被看好的自主研发面料,现已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利郎方面表示,未来每个季度都将推出环保系列,将环保面料运用到产品中,从源头注重环保理念,助力服装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面料六道检测,国标之上的高要求
“我们对于化学物的很多要求甚至都在国标之上。”利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对外公开的一次参观中,利郎展示了集团自建的检测实验室,包含针对门襟起皱、印花脱落、洗后变形、拼接互染等服装问题的专项检测实验室。
以利郎的极致单品之一“拒水羽绒”为例,在国际羽绒羽毛检测实验室idfl检测中,一般拒水羽绒测试时间超过40分钟即为合格,而利郎的拒水羽绒可达1000分钟以上,超过普通国际标准20倍以上,一举改变羽绒服“洗后结团”的尴尬现状。
此外,利郎还自建实验室进行产品自检,所有面料从剪裁到半成品,再到水洗……必须要经历六道检验,才能流通到成衣生产环节。业界甚至有不少同行说利郎是用食品级的标准在做衣服。虽然消费者难以直观感受出服装的区别,但利郎还是将可持续环保理念付诸实际行动,做到使命必达。
战略性极致单品,反哺利郎品牌力
利郎男装的“极致单品”体现在战略性、品效合一以及完整的产销闭环等多维度。
一个产品也许能做成爆品,但不一定能成为极致单品。一款爆品的诞生由消费者决定,往往都是不可复制的随机结果。而利郎的“极致单品”打破了这一销售模式,他们从前端出发,优先调研市场需求,精准锚定消费者痛点,再交由总部研发。
拒水羽绒的诞生基于利郎对市场的洞察:2016-2021年国内羽绒服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12.7%,高于整体服装市场。其次,由于羽绒服洗后结团等清洗问题的频繁出现,大部分羽绒服的生命周期只有一个冬季或更短。正是基于前期调研,利郎开发了拒水羽绒,并一度出圈。在2022年双11电商节前,利郎则率先在推出了极致单品拒水羽绒,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其新零售业务开始获取纯利。
极致单品的战略性并不单单体现在前端与设计,终端订货与销售同样重要。利郎区别于传统的批发选购,专门举办了一场订货会,并对销售人员做了专业的培训课程,直观的给予来宾终端门店的呈现效果,以产品传达品牌理念。
可持续与简约并行,设计使命与品牌需求的碰撞
利郎团队“坚持以原创精神缔造产品性格”,拥有一支国际原创设计团队,其中关口让治先生在利郎担任牛仔成衣设计总监已10年。他在谈到设计理念时说道:“我主张经典永续的产品设计,可持续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利郎用臭氧代替其他重污染的洗水工艺,用镭射取代人工手擦,更高效地制作出品质更高的面料,同时也让我们的牛仔面料相对来说寿命也更长,减少损耗。”
一件产品想要被市场喜爱,只做到可持续是不够的。“别把环保理念硬塞给消费者,可持续时尚产品本身要足够好,让人愿意使用它。”利郎设计团队赞成这个观点,至于如何明确地把可持续理念传达给消费者,考验的是整体设计能力。
关口让治明确表示:“2023年度利郎牛仔系列产品的设计方向是‘精工、可持续、革新’。除了‘可持续’外,‘’精工’与‘革新’也是利郎始终在坚持的事。利郎的激光水洗设备,结合精致的车线工艺,内里包边,脚口锁线,是可持续与优质工艺的融合,是关口让治将可持续融入简约男装的一份优秀的设计答卷。”
利郎从前端面料的自主研发、自检实验室产品检测、极致单品的战略意义,到设计团队的可持续理念,无一不展现出利郎作为中国简约男装领导品牌的可持续前瞻眼光。近年来众多国际品牌也在中国设置可持续供应链,中国供应链正在成为可持续时尚产品的大本营之一,如何更好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时尚产业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