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3年多,售价高达1.2亿元,一艘号称中国制造出口的“最大游艇”,日前从厦门起航驶抵香港。然而,这艘“天价游艇”的制造商——厦门唐荣游艇工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昨日却自曝称,接下这个超亿元的单子,其实“基本不赚钱”。
不仅如此,导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受经济不景气、二手游艇冲击及行业混乱等因素影响,厦门的不少游艇制造者,都遭遇了利润大幅下滑的尴尬。
制造商从“窃喜”到“遗憾”
3年前,刚接下这笔高达上亿元的“天价”订单时,唐荣游艇公司副总蔡元充还有点“窃喜”:这样的大单在国内很少见,“应该能赚不少钱”。
然而,3年之后的现在,当蔡元充将这艘游艇交付给买家——一名加拿大商人时,却遗憾地发现,这笔单子并未令他赚到多少钱,“甚至可以说基本是不赚钱的”。
这艘长达120尺、据称是中国出口最大尺寸游艇的售价约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相比之下,此前中国制造出口的游艇,多数定价在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级别的很少。
“从拿到订单到最后交付,耗时长达3年多,其中仅模具制造就耗时1年多。”蔡元充说,模具费用高达1000万元,此外还要建造专供这艘游艇停泊的码头,又需花费500万元到600万元。同时,3年时间员工工资涨了不少,还有不少其它因素令人始料未及。
经济不景气 富豪变“抠门”
接下“天价”订单仍难赚钱,唐荣游艇的遭遇,也折射出当前业界普遍面临的困境。
根据中交协邮轮游艇分会调查,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冲击,全球游艇业进入紧缩期,游艇价格下滑、订单减少。蔡元充告诉导报记者,在2008年前,国内整体的游艇行业利润,最高时可以达到20%,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行业利润直线下滑,“厦门包括全国很多同行的年利润率都不足3%”。“厦门造游艇,主要面向国内外高端商务人士,但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富豪身家缩水,购买力下降,在定制游艇时也开始比价杀价。”厦门市船舶出口基地企业协会一位人士透露,更让业者头痛的是,不少财富缩水甚至破产的富裕人士,低价抛售二手游艇,也对新游艇的价格造成冲击,导致游艇产业规模停滞不前。
行业乱象“绊住”游艇业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上述因素外,导致当前游艇业整体停滞不前的,还有一些更深远的原因。“跟大型船舶(运输船、邮轮等)相比,游艇的制造和配套要简单得多。由于前期游艇制造业投资收益可观,涌入这一行业的企业快速增长。”蔡元充告诉导报记者,厦门包括国内不少游艇制造商,是由玻璃钢制造企业转型而来,这些企业在制造技艺方面,和国际游艇生产商有着较大差距。“此外,厦门游艇制造业人才缺乏,也制约着行业发展。”
厦门另一游艇生产商则感叹,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加上许多富豪买游艇但不懂游艇,常常是为面子而买,所以常常会被“忽悠”。更有甚者,一些不负责任的厂家,还会将低质量船艇或二手游艇翻新后,作为高端豪华游艇出售,对行业造成消极影响。
“未来游艇业或将面临一轮洗牌。”多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