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礼仪的英国绅士

2017年05月19日 17:05 新浪时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导语:“讲礼节无需付出什么,却能赢得一切”……大卫·派思同英国最著名的礼节专家之一畅谈。(来源:UKlaomao)

  

  “没有什么比排队更公平了”,威廉·汉森用他那美妙的语调说道。刚开始,你不会觉得这位慈眉善目的绅士会是一个较真的人,但在随后的交谈中,他展现了自己严肃的态度。“这是一种艺术,好比是有规则的游戏。当有人存心违反如此简单明了的规则时,会叫人非常不安。他们贬低了自己……”

  在某些方面,英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你几乎可以做任何自己喜爱的事情而不受到干涉。但在另一方面,英国人被一些社会礼节紧紧制约,这使英国社会保持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稳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礼节其实是从革命前的法国进口过来的。“这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时代,”汉森说。“当时的礼节(Etiquette)是一种行为规范,旨在把普通人从贵族中排斥(exclude)出来。法国贵族躲避断头台逃亡时,带着自己的礼节来到了英国。”这些贵族不凡的品位,外加英国式的‘克制’,结合产生了被人视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这种礼节剥离了最初法国精英主义的成分,成为了一种普罗大众的相处方式。”

  

  礼节,或多数英国人口中的“优雅举止”(good manners)旨在包容(inclusive)所有人。它是一种表态的方式:说明自己在各种层面上融入社会和工作的意愿。礼节是为他人着想的基本礼貌,它还表现为好品位——以微妙委婉的方式,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完善和成熟。表面上,许多从英国蔓延到广大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习俗,都给人一种繁文缛节的感觉。然而汉森强调,当你细想起来,它们其实是让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下感到放松而已。

  “其实,看似疯狂的礼节中是有完美逻辑的,其背后有方法论的支撑。例如,我们有一整套在餐桌前用餐的方式,这在历史上都能找出渊源。如果我们礼貌地用餐,就不会冒犯同桌对面、旁边的人。如果你坐在那里,想着‘我该怎么用叉子吃豌豆?’而急得直冒冷汗,那就不如那些懂得如何用叉子吃豌豆的人,他们可以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与身边人交流。在西方,各处都通行同一种普遍规则,而且这套规则确实很好用……”

  

  “更甚于其它任何国家,英格兰如稳定的支柱一般, 支撑着社会文化。几千年来,我们曾被注入了多种文化:从丹麦人、诺曼人、到近代的帝国文化;但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重大变革的岛国,我们拥有让‘好举止’传统成长壮大的土壤。”

  威廉年轻的肩膀上,是一颗与年龄不符的智慧头脑。他从12岁起便开始着迷于礼节,只因祖母在圣诞节送给了他一本关于礼节的书。“作为一个早熟的孩子,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而且当时奶奶和我们一起过圣诞,我要是不读此书,会显得无礼。之后,我所在的学校让我教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布置餐桌,我便开始给20多名12岁的孩子示范摆放刀、叉、勺的正确方法。随着低年级变成高年级,我开始教他们如何握手、写信、着装。”

  

  威廉喜欢的说法是:“欧洲大陆有好食物;但是我们英国人有好举止。”他补充道:“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让我们在很多人中都受到欢迎。好的举止能包容下所有人,人们也希望成为它的一部分。中国人当然都喜欢中国人的方式,但他们仍想去理解使西方社会运行顺畅的那些小细节。我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对西方国家中、那些能表明你社会地位的微小暗示特别着迷……”

  当威廉谈到我们下意识中会向外界传递信息时,他像福尔摩斯解刨案情一般地细致——这涉及到了我们吃饭、走路、穿衣、说话、甚至驾驶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绅士穿衣,总能驾驭衣装,而不会让衣装驾驭他。绅士永远都不会过度隆重地着装(overdressed)——这是许多俄罗斯人、阿拉伯人和日本人、来伦敦时常犯的错误;但他也不应该穿得过于随意(underdressed)——美国人和中国人有时会犯此忌。相比之下,随意略好,但过犹不及,穿得过于正式会显得滑稽。同理适用于选车,绅士不会过于高调:一辆老式路虎就会比一辆经过无数改装后花里胡哨的新式路虎揽胜的品位要高。另外在英国,我们会认为,玻璃上贴黑膜的车只适用于国家元首的专车!在这里,车的颜色也能暴露出你的品味——深蓝色、暗绿色和不显眼的灰色都很好,不像亮白色、粉红色和红色……”

  

  “英国人以礼貌著称,但这里仍需要采取微妙的平衡。无论对方是公爵或是清理垃圾的工人,一位绅士会以同样的方式与之交谈——充满了尊重和礼貌。如讽刺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君永不应无意中冒犯他人’——也就是说,如果你侮辱了某人,要确保那不是一个意外事故!在饭桌上,绅士总应等待女士先开始后,才会开动进食。穿着方面,擦亮皮鞋是天经地义之事,平常日子穿黑鞋,周末褐色。一位绅士要会握手,要握得足够坚定,但不要将对方握得事后求医……”

  英国人是出了名的热爱宠物胜过爱人,威廉于是谈到了一整套和宠物相关的良好的举止。“我想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你的宠物感兴趣。你可能会觉得它很可爱,但别人也许宁可避而远之。所以,家里来客人时,别把宠物强加于人——例如别让狗跑到大门口,往客人身上窜。另外,你家狗的品种也能透露你的很多信息。如果好莱坞影星也有这个品种的狗,则一般不是好兆头。狗应该是有功能的——例如狩猎犬、枪猎犬或者诸如此类。女士在手提包中,放上长得像时髦的老鼠的小狗,可不大雅观。避免吉娃娃们!”

  

  威廉·汉森是位魅力十足的年轻绅士,对于渴望活得长久而有范儿的人们,他有一肚子的好建议,但他也是一位尖锐的社会评论家。英国生活中充满了不成文的规矩,他喜欢帮助别人在其中游刃有余。礼节是粘合社会结构的胶水,这更使他的专长引人入胜。他的座右铭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意味着应当作出努力,但不要太用力;要有礼貌,并给予每个人同样的好意和尊重。他本身就是这种方式效果的生动证明——反正这没给他带来任何坏处……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风尚标+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美图+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