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置顶
调整字体
搜索
评论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制表师:不修复世界 就修复时间

2013年11月02日04: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制表师。确切地说,我是一名古董钟表及机械藏品修复师,我叫米歇尔·帕玛强尼。

米歇尔·帕玛强尼,瑞士顶尖制表师,古董钟表及机械修复大师。

  我为自己是瑞士人而感到骄傲。绝大多数瑞士人的身体里都流有诚信守时、勤劳低调的血液,而“瑞士制造”(Swiss Made)的字眼意味着品质。早些年,中国的很多年轻人因为终身保修、精致小巧的军刀而知道了瑞士;今天,在机械的世界里,腕表表盘上的Swiss Made字样更具分量。而我,却总忘不了上世纪70 - 80年代,那是瑞士制表业的非常时期,在石英技术及日本同业的冲击下,制表师似乎是最没有前途的工作。那时,所有的人都不鼓励、不看好我,我却在1976年开始了独立制表及修复的职业之路。大家都问我为何在那时做出那样的决定?原因简单又直接:因为我自幼对机械的好奇心,对制表艺术入魔般的着迷。这种热情无干生意,无关职业前景。有了这样的热爱,自然也就有了一种想要将瑞士传统制表技艺传承下去的责任心。和很多当时的制表师一样,我不忍什么都不做,不忍看到仅仅因为现代科技的应用与标准化制造的兴起,机械腕表就如此地消沉下去。这种坚持在伊始的确很艰难,但我和与我有一样想法的人们都心存希望,我们知道,动力经由机械释放出的那种精巧的纯粹,终会被人们再次赏识。

  今天,机械腕表的美再度被人们所认可,三问、陀飞轮、万年历、计时码表等字眼也无愧复杂功能的名号。但殊不知,一些曾为小众的定制需求而诞生的机械奇迹却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湮没,停留在博物馆的展柜和藏家的保险匣里,那些惊鸿一现的机械构造不再为世人所知,这个快步走的社会曾经更情愿用电子程序设定好一切,丧失了用精致的机械方式解决“简单”问题的耐心。而当它们被成功修复重见天日之时,我想没有人会不露出赞叹的微笑。在今天的瑞士,制表师新秀层出不穷,钟表及古董机械藏品修复也变得越发有吸引力,黑暗时代已经过去,古董时计修复技术重获尊重,成为制表学徒们非常重视的培训项目之一。

  说到修复,是的,这是我这几十年最爱做的事情。我一直坚信修复绝不是简单的维修,修复的艺术在于重现古董藏品的本质。为保存至今的古董品进行修复工作,必须遵照其工法与传统:在着手拆卸之前,修复师得先花费相当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大量的文献研究,了解其机制的运行方式,明白老一代工匠当时的想法、做法、工艺和用料,将古董钟表或机械还原至当时的制表环境下、将自己置身于过去的工艺和技能之中,方能理解并对藏品进行精确复制。在修复与还原过程中,为了防止改变作品的原貌,修复师必须确保其操作是可逆的,也就是说,修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留有完整记录,并包含有图文说明的完整卷宗(要知道,比岁月的痕迹更具破坏力的,是历代草率维修留下的粗陋印迹)。唯有这样,才能在心领神会中忠实地重现古董钟表或机械运行的最初模样。最后,在专类工艺大师的协助下(包括可能的金银细工、珐琅上釉、镌刻镂空、镀金或玻璃制作技法等),为修复品再现外在的光华。

  由于瑞士山度士家族及一些博物馆对我的信任,我得以接触大量的古董钟表及机械藏品,经常花上几百个小时的心智与劳作,并在它们重获原貌的那一刻欣慰万分。真正的修复是一种赋予复杂机械重生的力量,一些本已失传的机械复杂功能得以重现世间。比如可独立调节第二时区并精确到分钟的Tonda Hemispheres腕表;可自动调节平闰年,并以30个阴历年为一个显示周期的伊斯兰历时钟;可自如伸缩指针、在椭圆形的表盘内栩栩如生地呈现时间流逝的Ovale Pantographe腕表……下一次,我将和你们分享这些灵感之源——有关钟表及古董机械修复的有趣故事。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