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及布丝瑰工坊作品发布会,在2019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期间举行。本届毕业作品发布以“天边·无界”为主题,诠释着关于“传统与现代”、“时尚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与传承理念,寓意“天边草原”的民族文化在当今时尚设计中的创新体现。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专业最全的设计学科。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成立于1994年,学院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8个本科专业方向,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内蒙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众创空间试点单位、“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现有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建的“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科研转化平台和产教融合的众创设计工作室40间。学院秉承“创想、创新、创造、创业”办学理念,专注于民族服饰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遗产视觉化设计与数字传播等研究,其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传统服饰文化应用、现代服饰开发、服装设计管理为主,兼具服装结构、工艺、面料创新设计,致力探究创意、文化、市场的关系,从高度、深度、广度拓展服装设计研究领域。
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教学楼
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教学楼
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教学楼
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教学展厅
40间众创设计工作室之一
40间众创设计工作室之一
40间众创设计工作室之一
设计理念
本次作品发布会由风格迥异的“现代蒙古族服饰”、“时尚原创”、“布丝瑰工坊”三大系列66套服装组成。“现代蒙古族服饰”系列以蒙古族文化元素的时尚设计应用为主,“时尚原创”系列注重创想、创意、创新、创造的理念,“布丝瑰工坊”系列强调民族元素的时尚化和生活化。
学生们在内蒙古地区的生活和学习中,深刻体会蒙古族的民族精神与内涵,从哈那(蒙古语蒙古包之意)、蒙古族文字、蒙古族传统服饰与图案等文化符号中汲取灵感与设计元素,以“饰与用”的融合为指导,努力拿捏“传承与创新”的尺度与分量,从“美化生活、服务生活”的视角,传递青年设计师们对民族文化、现代创意与实用哲学的表达。
设计师:武凤至
作品名:宴
设计师:鲍可心
作品名:哈那
设计师:鲍可心
作品名:哈那
设计师:郭雨
作品名:破界,求和
设计师:孟佳杰
作品名: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设计师:宋欣鸽
作品名:时空旅人
设计师:戴广曦
作品名:牧羊人
设计师:刘明睿
作品名:塑
设计师:李港
作品名:失眠
设计师:刘紫岚
作品名:1988
设计师:张晓艾
作品名:途遇
“布丝瑰”—蒙古语“女性”的音译,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全面启动“布丝瑰行动计划”,是促进内蒙古服装服饰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发布会由国际设计艺术学院与协同创新企业蒙元文化“布丝瑰工坊”联合策划设计、制作执行,旨在传承传统蒙古族服饰精髓、诠释蒙古族元素生活装概念,集中展示了蒙古族女装生活化、时尚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