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气鸡:所以,你到底为什么而护肤?

2016年10月31日 15:26 新浪时尚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这周脑公的突发事情有点多,导致周三没有按时跟大家见面,于是挪到了周末。

  从我开始写争气叽到现在也有一年半了,一直都在给大家种草帮你们剁手。但其实这篇推送的内容在我心里已经想过很久了,很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抛开物质和那些tag,单纯的护肤,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我们真的很容易被周围影响,被这些花花绿绿的护肤品和它们的implication晃花了眼,忘记了一开始的“为了护肤而护肤”。

  不知道女生是不是都这样,但我的护肤启蒙老师是我的妈妈。她一直是个很爱美的女人,爱穿爱美,少女心满满,虽然现在变得清心寡欲很多,但偶尔还是会因为穿不进去心爱的valentino裙子而小不开心(腰什么的。。。咳咳)。

  在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去学了理发然后开了家salon,慢慢变成连锁。小学二三年级对妈妈的印象就是经常在salon的小单间儿里躺着,脸上敷着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头发包着大毛巾,旁边还有个奇奇怪怪的仪器。我总能看到爸妈洗手间台子上放着好多瓶瓶罐罐,现在想起来第一个见到的牌子是lancome,后来又出现了chanel 和 shisedo。 当我终于知道什么是lancome 和chanel,并且开始用clean & clear 的洗面奶的时候,她的台子上变成了valmont 和la mer。后来gr.9 的时候我第一次懵懂的化妆和护肤,开始用MAC和clinique,才算真正接触到了这个世界,但我记得当时她的台子上已经变成什么瑞士牌子了……真是走在时代尖端的爱美老太太。。。。这也算是耳濡目染吧,长大后我一直认为护肤是一件生活中非常正常存在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听歌刷牙一样,是不需要思考就会做的事情。

  但虽然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我也曾经非常痴迷于它。大概是我freshman的时候,我开始各种长闭口,于是我疯狂的研究护肤和成分,看一堆堆的review和枯燥的文献。一个天天写paper泡图书馆的纯文科生。。。津津有味的研究物化防晒的每个短板。从无所谓随便用用,变成瞎猫碰死耗子谁说好用我就买;再到会看成分和配方看到猛药就买来试,各种叠加各种换,看见没用过的小众品牌就心痒一定要买到手试试,东西用半瓶就扔;再到真的会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调整routine,变得有针对性,不用再依赖review或者测评,认认真真用东西。就算是刚出的产品也能八九不离十的判断出适合什么肤质,效果大概怎样,怎么用最能发挥效果。之后我就进入到虽然是盲买,但也不是真的“盲买”的阶段了。所谓的盲买是没听说过身边也没人用过就下手,但不算真的盲买是因为我对它们很有把握。

  这中间我也真是浪费了不少钱,走了好多弯路,比如用过什么卡米拉香皂和鸡肋的sisley 全能乳。皮肤在一开始也并没有变好,闭口还是在。。。尤其在用猛药和护肤品不稳定的那个阶段,皮肤经常被我折腾的早上起来就过敏了,或者刷酸刷多了一下爆皮了。我记得有一次还非常不怕死的叠了两种IS的酸。。。一开始我也是觉得,一定是我用的不够或者叠的不够,就各种往上加,serum套serum,恨不得用三种水,早晚routine眼花缭乱,结果不是过敏,搓泥,就是爆痘,皮肤稳定性差的不行。。。我把皮肤当试验田,明明在花大把银子,也都是大家觉得好用的东西,为什么我用着就这样了?各种大牌都抹在脸上,怎么结果是这样?

  反省再反省,思考再思考,我想那时候的我是被护肤这件事情晃瞎了眼,完全迷失了。我并不是在护理皮肤了,而是为了用护肤品而护肤,是想迫不及待的开瓶用上谁都不知道的小众东西。我变成非常偏执的护肤狂,只想拥有最多种的skincare,用过最多种的serum, 用最好的cream 和 eye care,每天想着拔草种草wish list。 我忽然觉得很恐怖,护肤品变成满足我虚荣心的一个工具,而护肤好像变成了我 main identity。它难道不应该像最初的时候一样,只是让我身心愉悦的生活的一部分么?它不该是这么复杂又被金钱和欲望绑架的一件事情, 更不该这么沉重好像一种任务一般。

  之后我简化一切routine,早晚各3-4个步骤,只找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那些贵的小众的organic的,坚持用一个东西至少两周,好好体会。果然皮肤稳定很多,状态变很好,能真的感觉出每样东西的作用和好用程度,整个人变light了很多,也在很彻底的享受着护肤这件事情,偶尔偷个懒,偶尔再大fancy一下。中间出了小状况就对症下药,接着再回到daily routine。 但其实现在的早晚routine也不是单纯的一成不变,不会死守着一个规律。一般每天早晚的routine里都有2-3种搭配,有时候完全看心情,有时候也是看当天皮肤状况。这样让我每天都非常look forward to waking up and going to bed,洗漱台就像一个我的小lab一样,每天做个小试验,宠幸不同的爱妃,但又在很小很稳定的范围内。不会挑花了眼,也不会无聊没乐趣。

  讲了这么长一个故事,是因为觉得很多人都扭曲了护肤,把它当做了除了护肤以外的事情。每天被微博微信公众号大量碎片info 冲击着,价值观横竖交错,中间夹杂了太多的物欲,KOL和广告防不胜防,种草功课和买买买到处都是,女生们很难不被动摇,最后掏出钱包。但最后拿到手的有多少是因为真的适合和需要,又有多少是因为外界原因和它附带的意义呢?

  护肤品到了现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tag,偏离了“它们只是帮助保养皮肤的东西”这个基础。比如崇尚着小众,认为小众即是高端,大家不知道的才是好东西,这类concept的。那么大家用的多知道广的东西就不好用么?la mer的面霜,SKII的神仙水,资生堂的百优霜,这些东西是真的不好用么?还是所谓的小众满足了“我比你懂得多”的虚荣优越感?是它让你jump to anther class了么?那么这种优越感又跟让皮肤变好又有什么关系呢?

  话再说回来,又要怎样定义小众呢?我想这是根据着生活环境和地理位置而变化的,也就是每个人的小众都不一样,是非常主观的存在。如果我在北欧,我会认为日本韩国的护肤很小众。如果我在London,那么美国sephora中的东西很多都很难买到,更别提美国那些小型professional brands了。 如果我在纽约,买个IS clinical 很容易,但要知道oskia和sarah chapman确实需要传播时间。同理,我在中国,信息摄入就更不完整,但这只代表信息传播和品牌新旧,并不是哪个就更小众高端高贵。很多品牌只是在你看来没什么人知道,但如果换一个地方换一群消费习惯的人,verso 或者bakel 只是很平常的护肤品。护肤只分合不合适,好不好用。

  护肤也并不是我们的全部,请一定把它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必不可少却又不会太耗神的一部分,它最好的形态是半隐形状,大部分时间是不牵扯精力的。如果每天的意义只是买买买和拔草种草,那么生活也未免有些太狭隘太物质了。生活中那么那么多的事情和乐趣,而self value要通过这些来体现,会不会有些可悲呢?说到底,维持好皮肤也只是为了有张看着舒服干净的脸,让自己看起来presentable,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基本尊重。 它也只是皮囊的一部分,而真正的美和气质不是靠着昂贵护肤品堆砌起来的。

  相处知进退分寸,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又不咄咄逼人,有丰富的精神层面的思考,有自己的爱好和正确三观,幽默又不越界 etc。。。这些quality 才能真正构建一个真实有深度的又想让人长期相处的女生。有时间多看几个好电影,读些书,研究研究自己喜欢的音乐,去吃吃喜欢的餐厅,让自己变得更有趣更好玩。你的生活远比折腾脸要丰富多彩的多,你的value也远超过那一张脸。

  最后其实还是要绕回最实际的问题,就是价格。我想我们都有过对着大几千甚至上万的精华面霜咂舌的经历,也怀疑过是不是好的东西一定贵,贵的东西就一定好。但其实每样护肤品有自己的功能和职责,那么对应这个功能,它也有个一定范围内的合理价格,超出就真的没必要了。比如洁面,它的功能就是让脸干净,就算洗出花儿来了,也不可能有抗氧化保湿修复这些功能。所以这个东西也就只值得我最多花几百块来买。再比如五六千的精华,这是我没兴趣也不会买的东西,因为护肤品做不到起死回生,再神奇的护肤品终究是涂抹状的,吸收有限,效果也不会是质的飞跃,而我更乐意用两瓶精华的钱去做个医美,效果肉眼可见且即时。这些跟purchasing power没什么关系,而是一种消费价值观。不是有钱就要拿pola涂胳膊,没钱就用不到好东西,钱花在值得的功能上,有些钱真的单纯没必要。当然你就乐意烧钱拿LP抹脚也没人会拦着,你开心就好。

  而我妈,这个爱美的老太太,从痴迷大牌,到喜欢高端,现在变成对护肤基本没什么兴趣了,觉得皮肤不干不油不过敏就行,完全没在想什么淡斑去皱抗衰来反重力。反而是我有时候看不过去给她抹点防晒,再带她去做做脸。我知道她已经看透人生。。。。。。。

  这篇文章我真的酝酿了很久。我写东西一向很快,也不大会回头去修改。但这次涉及到了三观和一些严肃的问题,所以也真是逐句的改了又改,想了又想。说了这么多,也许不一定都被认同,但确实是我写了这么久推送以来一直想跟大家share的一些基本价值观。鞠躬

  我们下周见~么么哒(づ ̄ 3 ̄)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争气鸡”]

标签: 护肤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风尚标+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美图+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