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都会博物馆2015春季特展
中国:镜花水月

  2015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服装艺术部的春季特展将以“中国:镜花水月”为主题,旨在诠释几 个世纪以来,神秘、凝粹的东方文化与电影催生的艺术创作与想象。在北京举办的预展中,我们看到了清晚期的大红缂丝彩绘八团蟒袍等“古董级”的中国服饰,以及众多当今西方服装设计师是如何从中汲取灵感。

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明年春季特展主题?

  Andrew:我认为现在大家越来越把目光投向中国。许多设计师会都在在设计作品中掺入中国元素,比如香奈儿、迪奥、瓦伦蒂诺等品牌。所以我想要认真地研究一下跟中国时尚的联系,其实早在17世纪早期就有体现,并且这种东西方的对话交融至今仍存。这就是这次展览的主旨所在。[完整专访文字实录]

  新浪时尚:展览的艺术总监王家卫诠释了主题“镜花水月”。你认为它是什么?
       Anna:这次展览很大的一部分是中国电影对中国时尚的影响。光看那绚丽的展示屏你就能想象当场的我们能意识到这次展览有多么有意义,中国电影在过去的100年里是如何影响全世界对于东方文化元素的设计观念。
      Andrew:我觉得在王家卫先生用如此的诗意阐释得如此到位,他的电影《花样年华》对西方的设计师有巨大的影响, 所以他担任此次特展的艺术总监再合适不过。

  新浪时尚:中国传说真是一个有趣的词。好像包含“误解”的概念。事情通常由于距离和误解而变得更具吸引力。在何种程度上的中国艺术、电影、工艺或它的美学传统,启发和影响了西方艺术家和时装设计师?
      Andrew:我认为感觉就像“迷失于表达”,中国传说其实就是英国有一种室内游戏,我把一个词或一句话传到你耳里,你再去传给别人听。这样一轮又一轮的传下去,传出来的东西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比如今天早上我引用的关于青花瓷的例子。它起源于明朝,后来传到了荷兰、英国这些西方国家,在那里这个被重新释义。

谈时尚与女性

  新浪时尚:从这些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的中国妇女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在传统家庭中扮演的是一个次要角色,转变成一个自我觉醒了的独立个体,并且拥有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主义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Anna:纵观时尚史,你会发现这根本是一部女人的历史。看从20世纪开始衣服廓形的变化就知道。二战之后很多东西都在改变。时尚不是孤立地发展,是跟历史有必然关联的,这就是它很迷人之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时装反映了女人的生活、地位、独立。[完整专访文字实录]

  新浪时尚:你在全球的时尚圈都颇具影响力 作为一个坐拥如此大权利的女人你感觉如何?
      Anna:Anna:我认为自己非常的幸运 能有跟博物馆 跟康泰纳仕集团这样好的平台合作的机会。我也能借此帮助其他想在时尚或其他领域有所作为的人

  新浪时尚:时尚是从小的梦想么?
      Anna:我一直对传媒很感兴趣,我父亲是一位新闻工作者,我在报业媒体的氛围中长大,这为我提供了很多便利。因为我可以也愿意用所幸拥有的平台去探索不同领域的事情。

  新浪时尚:给想要进入时尚圈的年轻人一些意见吧
      Anna:Anna:我很高兴看到在如今那么多优秀的服装学院中有很多学生来自中国,他们做的那么出色。我更兴奋的是看到在未来中国时尚领域即将发生的变化。因为我看到那么多有意思的,有才华的并且十分勤奋的年轻人。

王家卫:服装是你个性和思想的表达 不是反过来

  王家卫:很多西方的设计师有时候会从东方元素中汲取营养,比如电影《末代皇帝》中的服装、民国旗袍的发展、戏曲服装、武侠片等。
我也希望能用电影反映中国人真实的面貌。[完整采访视频]

来自梁启超一封家书的设计

洪晃

《对话时尚圈》第11集对洪晃女士进行采访的时候她提到张永和设计的西装,灵感来自梁启超的一封家书。那才是跟中国人有关的设计…[查看详情]

来自梁启超一封家书的设计

        《对话时尚圈》第11集对洪晃女士进行采访的时候她提到张永和设计的西装,灵感来自梁启超的一封家书:“梁启超在家书里跟老婆说,在伦敦穿马褂真的不方便,西装裤子什么的比马褂方便多了,但是西装有一个缺点,它露脖子,一刮风,我脖子冷。看了这封家书,张永和就设计了一款有两层衣领的西装,冷的时候,可以把里面的衣领翻过来扣上,这不就挡风了嘛。
        这种小细节里反应出了中国人的概念。中国人特别怕受风,特别怕脖子受风,一点不能给冻着的。但这是特别中国的一个概念。西方人永远光着个脚,恨不得冬天也穿着短裤,理念完全相反,所以西装是敞着的,打个领带就完事了。所以张永和是用中国人的思维在做设计,这种小小的细节 上的改动,我却觉得是特大手笔的。”
  新浪时尚:“中国人能会心地接受这样的设计。”
  洪晃:“对,这样的小细节会让你突然间觉得,啊,它是不一样的,它跟我的文化有关系。”
        视频:《对话时尚圈》第11集-洪晃:苍白功利的中国时尚圈

从“镜花水月”看中国时尚缺失

@Christopher杨

“现在出来一个中国设计师,不说是圣马丁等外国名校毕业的,都没人理。”这句看似无力的笑谈却说出了中国设计的问题——过度西方化…[查看微博]

这场“东方文化交涉”

        圈里的笑话:“现在出来一个中国设计师,不说是圣马丁等外国名校毕业的,都没人理。”此这话当然是一句欠妥的笑谈,现在当红的机位中国设计师也并非军事外国名校毕业,但这句看似无力的笑谈去实在的说出了中国设计的问题——过度西方化。 越来越大热也越来越不被人看好的戏谑设计师品牌SANKUANZ上官喆,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涂鸦、标语、脏话,那都是美国的东西。
《从“镜花水月”看中国时尚的缺失》BY Christopher杨

一场语焉不详的艺术展

@Shaway叶晓薇

将如此肤浅的符号表象视为“东方”文化的指涉,显然身为最权威博物馆与时尚媒体代表人的两位没有挑战智识的准备。…[查看微博]

一场语焉不详的艺术展

今年Met Ball“中国:镜花水月”征集的百余件高级定制不是龙袍即青花瓷。在中美关系进入新世界新秩序的21世纪,在东方主义早已不流行的时候,为迎合中国新贵 做一场语焉不详的艺术展,将如此肤浅的符号表象视为“东方”文化的指涉,显然身为最权威博物馆与时尚媒体代表人的两位没有挑战智识的准备。 其实幻想与误解都是在与异文化相处时必要的产物,作为严肃的策展人都可以诚实开放批判的呈现及讨论。中国的精英早就不屑龙袍风情,中国的草根更爱议论大唐 胸事。西方设计师或文化机构完全走错方向来取悦中国的new money. 回复@田纳西鸡肉卷:这展原名Chinese whispers: 随着明代出口到西方的青花瓷带来对中国的迷思,一直到清末对中国的侵略,一路来殖民想象的论述。后来才改成镜花水月,用美学来忽悠,用跳时代的电影来折射。
来自@Shaway叶晓薇 的微博《一场语焉不详的艺术展》

外国人表现东方文化比我们自由

叶锦添

莎士比亚话剧经久不衰,为什么?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莎翁剧作,加入自己的理解、创造,于是有宏大辉煌的《哈姆雷特》…[查看详情]

外国人表现东方文化比我们自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分枝庞杂,正因如此,很多人对它产生畏惧感,不敢大胆创造,唯恐被权威耻笑。加上中国文化受过冲击和中断,产生人们对历史的模糊,让认识产生异化,什么样的才是中国的?很多人的认识其实很片面,他们心中的“东方主义”往往只有一种模式。相反,很多外国人表现东方文化比我们自由,他们将符号取来,自由运用,虽然他们表现的“东方”并不那么纯粹,但能传达更多东西。
        莎士比亚话剧经久不衰,至今仍是一种流行符号。为什么?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莎翁剧作,加入自己的理解、创造,于是,有宏大辉煌的《哈姆雷特》,也有时尚摩登的《哈姆雷特》,他们让文化根源、底蕴生发出更多的分枝,让不同的人能在不同的形式中体会经典传统,让文化经典更有生命力。

        (叶锦添在关于《汉秀》的舞美设计回复网友的问题:视觉中简单加入传统的花纹图示来表现董藩古文化精神是否国语简单、肤浅?)

X
正在加载,请稍等片刻^_^ ...
第14期

第14期 - 林丹

运动员的奢侈品是经审核时间

第13期

第13期 - Dsquared2

中国行:知天命知女人心

第12期

第12期 - 李宇春

不疯不成魔的时尚态度

第11期

第11期 - 洪晃

苍白而功利的中国时尚圈

第10期

第10期 - 倪妮

大胆撞色才是新风潮

第9期

第9期 - 章子怡

与Dior的九年情缘

第8期

第8期 - Forevermark

Forevermark全球CEO

第7期

第7期 - 张斌

选择一种从容成熟的生活

第6期

第6期 - 牛尔

牛尔老师带来祛痘新产品

第5期

第5期 - Kris Van Asshe

让迪奥男装更具Dior风格

第4期

第4期 - 张亮

不做模特就开饭馆

第3期

第3期 - 秦舒培

为慈善全裸不算牺牲

第2期

第2期 - 宋佳

人生都是计划和目的会很无趣

第1期

第1期 - 范冰冰

我的新闻总是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