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置顶
调整字体
搜索
评论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香港旅游业“暴戾之气”从何而来

2015-10-22 08:26:45 来源:新京报 收藏本文

   导语:黑龙江游客在香港疑因购物纠纷被围殴身亡,媒体披露事件详情:男子调停购物纠纷时疑被“影子团友”袭击,旅行团或为低价团,事发商铺曾发生多起纠纷。

黑龙江游客在香港拒绝购物被打死细节披露

  19日怀疑因购物问题被殴伤的内地男游客,在医院留医一晚后,于20日10时45分不治身亡。香港警方将案件改列误杀案,包括女导游和两名袭击者在内的4人被捕。目前香港警方正在调查涉案男子是否为“影子团友”的一员。

   何为“影子团友”

  “影子团友”是近年来香港旅游结构变化出现的一种胁迫旅客购物的人群,他们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加入到旅行团当中,实际上他们是商家安排在旅行团中的“内鬼”,参与强迫购物等。

  游客拒购物被围殴细节:

  “影子团友”系商家“卧底”,参与强迫购物

  据港媒报道,19日上午10时许,黑龙江游客苗某(54岁),随旅行团在红磡民乐街一家珠宝店内购物。苗某与团友张某嫌贵及折扣太少未购买,团长邓某 上前与两人交涉,与张某起争执拉扯,苗某劝架时引发打斗。混乱中,邓某被掴一巴掌,苗某上前劝架,随后,多名疑为本地及内地男子突然出现,将苗某和张某拖 出店铺殴打。

  目击者称,打斗现场混乱,苗某遭到拳打脚踢,倒地后还被踢肚子。苗某最终在灯柱旁倒卧昏迷,最终不治身亡。

  调停纠纷为何反遭殴打?

  根据香港警方披露的案情,前日发生的殴打致死案件中有一名男团员和一名香港本地领队涉嫌伤人被捕。香港多家媒体称,参与打斗的“不明人士”,可能为近年赴港旅行团的“影子团友”,“影子团友”常混入旅行团。其间他们会胁迫团友购物,遇有旅客争执便采取暴力手段,同一旅行社可能同时有多个团在购物店内, 故发生争议时可以召集多个团友参与。

  香港中文大学法学博士叶竹盛称,本案中,游客若被导游及其相关人员殴打身亡,旅行社应该承当赔偿责任,受害人家属可以以民事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起诉旅行社。

  香港旅议会称涉事旅行团或为低价团

  有深圳网友发现,公布的对苗某抢救的现场照片中,他们发现苗某胸前佩戴的旅行社标志为一匹飞奔的橙色马的图案,编号为388,与深圳某马旅行社的图标十分类似。

  据香港旅游业议会,事发当晚,已搜集相关旅行社在港资料交予深圳市旅游局和国家旅游局。经初步了解,受害游客所跟的团为深圳发往香港的三天两夜(18 日到20日)旅行团,一行20多人,事发时是购物活动,按照行程原定昨日转往澳门。按照香港的物价,三天两夜的旅行团成本至少为1000元,300元的标 准疑似低价团。

  死者为黑龙江籍游客

  据港媒报道,死者姓苗,54岁,来自黑龙江,与53岁张姓妻子随团到香港游玩。该团18日由深圳出发,一行逾20人,原定20日转往澳门。

  带队的是一名32岁邓姓内地女领队,19日上午,团员按照行程表安排前往红磡“消费点”购物。

  涉事旅行团或为低价团

  据悉,涉事旅行团或为低价团。香港旅游事务署发言人称,已要求香港旅游业议会(旅议会)仔细覆核负责接待该旅行团的本港接待旅行社,是否符合所有就打击内地零负团费而实施的十项规定;亦已要求旅议会接触深圳文体旅游局,搜集更多有关内地入境团的资料,以便跟进。

  涉事商铺未入“优质旅游服务计划” 片区纠纷多发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事发的珠宝店并没有列入香港旅游发展局向游客推荐可以放心购物的“优质旅游服务计划”。

  红磡民乐街原本为工业区,近年来开设了不少珠宝店、药坊等商铺,方便内地旅行团集中购物,新京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红磡区内商铺内导游与团友争执 事件屡有发生。2014年9月,福州60多名老人被锁在香港红磡民乐街23号地下室强行购珠宝,该店铺在2012年也因强制游客购物被媒体曝光。2010 年,一陕西旅行团被带入红磡民裕街的骏升珠宝店内,团员赵先生称其间香港导游6次催他买东西,赶着他在店里到处跑。

  此类争执事件还曾有团友猝死,前乒乓球国手陈佑铭在2010年参加香港游到红磡一家珠宝店购物,女导游见其走出店门要其返回,两人发生争执后陈晕倒,经送医后死亡。事后发现女导游并非持牌导游,其因欺诈罪,被判入狱两星期,罚款1.2万港元。

  香港旅游业的暴戾之气从何而来

  “购物团”、“零团费”等香港旅游纠纷,人们早就听得耳朵出了老茧,媒体一再报道,两地旅游部门也多次重申“严禁”,但这么多年过去,问题非但没解决,反倒闹出了人命。很显然,光靠此前两地一直强调的“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媒体透露称,“零团费”和“购物团”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市场和业界的现实需要:如今中国游客的“腿越来越长”,远至欧美,近至韩日,都成 为他们全新的旅游、购物热点。与之相比,曾经的“购物天堂”香港显得物不廉、价不美,且由于地域上的“先天不足”,无论自然景观或人工游乐设施都很难具备吸引回头客的持久竞争力。不靠这些“零团费”、“购物团”,香港游的“食物链”就可能崩断。

  不论当年名噪一时的“导游阿珍”,还是此番闹出人命的一干人等,其言行中确乎洋溢着一种焦虑暴躁的气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所谓“关心则乱”—— 因担心自己的生计而作出极端的反应。刚刚过去的“黄金周”,香港入境处宣称内地游客总数不减反增,而商家却表示同期零售消费额同比下滑四至五成,奥妙即在于:有报道称,目前来港内地旅行团逾九成都是“零团费”或变相“零团费”的购物团。

  什么是“零团费”,估计大多数人都心中有数。而仍然趋之若鹜者也许是消费能力只能忍受这样的出境游方式。迫于财力,他们在香港必然出手谨慎,而这和“购物团”组织者的利益恰构成先天性的“对撞”:一方面游客希望尽量少花钱(因为没钱),另一方面旅游团尽量希望对方多花钱(同样因为没钱)。

  公平地说,当今全球旅游市场总体上是买方市场。不赚钱固然不好,但逼人掏腰包甚至强掏人腰包不仅收获无几,更是吓跑了更多的游客和商机。作为传统旅游市场,香港要想维持这条“食物链”,唯一的出路,就是“给游客一个来玩的理由”。

  这个“来玩的理由”曾经是充足的:性价比高的“行货”和“水货”,别具一格的街景和市景,内地找不到的海洋公园和香港迪士尼,以及脍炙人口的服务品质。如今这些“来玩的理由”或因内地的发展、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而变得吸引力不再,或因自身的“折腾”而几乎消失殆尽。

  今天的香港仍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老牌自由港的硬件、软件,和成熟法制社会的口碑等,但所有这些都必须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来玩的理由”,才能打动越来越挑剔的游客。否则他们的购买力就会“用脚投票”——别的不说,强制购物及所引发的暴力事件,时隔多年仍囿于“行业自律”而始终无法形 成法律规范的框架,不论原因是什么,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来玩的理由”。

  让游客玩得开心,买得划算,他们就会找到说服自己和亲朋好友来玩、来买的理由,反之,让游客不开心,之后游客会让当地业者更不开心,道理原本就这么简单。

文章关键词: 游客 香港 购物 围殴 致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