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类开心果而言,它们的角色似乎一直很孤独,我们总是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要么作为下酒菜的一种,要么就是饭后边看电视边聊天时的零食。其实就开心果的爽脆口感而言,入菜的时候反倒是应该比单独拿出来更好吃。想想看,如果一道菜当中大部分食材都在强调其本质的软嫩时,加入一些脆脆的东西,似乎才能起到口感的中和作用。
如果你仔细回想一下,会发现饭后电视前的零食基本上都是各类坚果。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东西都含有大量的油脂,如果拿它们榨油的话,也是绝佳的材料。而这个世界上所有让我们觉得香浓的东西,也都是因为当中包含着充分的油脂。也许这些东西并不健康,但我们对于美味的追求往往却是先强调香浓,再强调营养。开心果正是在这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地位。
同样是油脂,天然的一定比压榨出来的更靠谱。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可以拒绝油炸的食物,但是无法拒绝开心果当中的油脂香味。最近也开始流行一个全新的美食趋势,就是用开心果入菜,一方面强调整道菜的综合口感,有软有硬,从心理到物理,都让你觉得特别丰富。另一方面也能让这道菜本身在炒在蒸在炖在烩时的液体油脂少一些。因为人们对一道菜的油脂有需求也有极限,当它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这道菜腻口,当它少的时候,人们又觉得不够香浓。
这一点在中餐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实中餐讲究的一直是中和。如果酸甜苦辣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几个具有极端性质的方位时,那么最后这道菜的成功与否,就是这几个方位在不同时候出发,但最后都达到中间点的境界。就拿“宫保鸡丁”这一俗菜来说,就是这种中和理念的综合代表,在酸甜当中找寻一个中间点,同时又在软硬口感当中找寻中间点,最后达到阴阳的匹配。
然而就在众多厨师忙于创新的时候,似乎总把这类最传统的菜肴束之高阁,不去在它们身上动脑筋,想方设法去改良。一方面是它太传统,不敢动,怕自己那些做了一辈子传统的师傅大动肝火。另一方面也是不屑于去动它,觉得里面改良的元素不多。
最近参加了美国开心果种植者协会举办的一个活动,受到很多启发,和其他这类开心果的推广不同,不是在推广产品本身,而是在推广全新的入菜理念。当然,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推广的还是西餐,甚至是扒房里的东西。比如“炖鸡肉搭配火腿开心果”,就是把开心果碾碎,撒在上面,代替原来的橄榄。或者是“开心果饼干”当中,用开心果替代核桃,包裹在烤酥的面团当中。
其实开心果入菜的原理就是这样简单,无论是开心果,还是其他的类别,都可以将其代替原有的硬食材,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在食客眼里,却别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