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些年轻设计师坦言,在时装周过程中最为紧张的部分并不是如何布置秀场、面试模特,反而是谁坐在秀场的第一排。
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完全改写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信仰一度战胜正义,民族分裂、城市毁灭,人类受困于自己所创造的核时代之中。然而这场战争 却意外成全了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纽约,这个一度被认为毫无时尚根基的城市,却接过战时通讯受阻的巴黎大旗,开始了自己的正名之旅。
1943年以前的巴黎曾一直牢牢占据着时尚业界的所有垄断地位,它向世界输出最好的设计师并贯穿在时尚杂志的始终,一度成为女性梦想的集结地。Coco Chanel 1910年在巴黎康朋街21号开设第一家女装商店,斜裁法创始人Madeleine Vionnet于1912年在巴黎Rovoli街创立了自己的同名时装屋,而Elsa Schiaparelli则以新奇大胆的设计引领了二战前的欧洲风尚。
这些大师无不站在香榭丽舍大道的彼端,以自己的审美观念,改变着世人的着衣习惯。当时的巴黎理念,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令人着迷的优雅风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再回归到潮流的浪尖之上。
然而纳粹的控制让这座优雅之都几乎被淹没在黑暗之中,曾经繁荣的时尚产业伴随城市的沦陷一同停滞,所有时尚记者都被官方拒之门外。正是这样的时代背 景下,美国时装协会创办人之一Eleanor Lambert萌生了要在纽约创建一个发布会展示的想法并取名为发布周(Press Week),而这便是今日时尚产业的塔尖之作时装周的雏形。
它重新开启了被战火封闭的时尚大门,人们重又整理衣装,隆重的汇聚一堂。而纽约的时尚风格终于在被轻视良久后正式迈入公众的视野,时尚杂志开始从曾被法国设计占满的篇幅里腾出位置给这位年轻的学徒。
首个纽约时装周的秀场上还尚未有标准的T形伸展台,来自全世界的65名记者将会场坐的满满当当,模特们几乎就在宾客座位之间的空隙中穿梭展示。现在看来,这仍是对于服装传统呈现方式的一种延续,它与两百年前法国贵族的私人沙龙仍系出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