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置顶
调整字体
搜索
评论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罗博报告》11月纸媒策展 徐累诗画相生

2013年11月14日15:57  来源:罗博报告

   从徐累2012年的新作回望他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的创作,可以读出一条清晰的路径。(文/ 颗颗 图/ 艺术家提供 编辑/ 颗颗)

11月封面 11月封面
徐累 徐累
   世界的壳

   这路径是一个现代画家返观中国传统美学的桃花源,并以深刻的哲思、文学的隐喻以及丰富的绘画视觉经验,变古为今的奇异旅途。如果没有2012 年徐累创作的一批新作,他大概不会在2013 年10 月今日美术馆举办个展“世界的壳”。批评家鲁明军称这批作品为“临界的诗学”,“新作《霓石》、《气与骨》系列,特别是六联巨制《游丝》,构成了他绘画实践的一个新的转折。”徐累的创作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独立而特别的存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背景,早年参与’85 新潮运动的经历以及艺术家本人丰厚的学识底蕴,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含蓄的痕迹。一方面他为中国画打开了通往当代世界的出路,另一方面,他的作品虽然根植于中国传统的美学意境,却不局限于传统中国画的范畴,而是“出没于马格利特、杜尚、克莱因的实践维度上”(鲁明军语)对世界观的思考和方法论的表达。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问题,在徐累的作品中化作修辞学的图像,在“一根线”之间维持着微妙而诗意的平衡,无论在他代表性的视觉语言“帷幔”、“屏风”中探讨的戏剧性“间隔”,还是在新作《气与骨》系列中“海平面”置换出的“内”与“外”的思辨,都充满了“临界”的平衡,世界的奇幻。而对中西文化资源的调和与准确的解释,正是艺术家敏锐感受到文化“融合”的时代课题。

   文学的绘画

   登上《罗博报告》纸媒策展的《气与骨》系列中的“海与天”,则是徐累新作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作品。在这批新作的创作之初,徐累的第一张作品是绘在他熟悉的纸本上,现藏于纽约。然而在艺术家描绘大海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对“澄澈空灵”的水的质感的表现,他开始尝试在绢本上绘画。这样一个偶然的举动,却扩大了创作的尺幅和绘画的内容,从绘画的叙事性到视觉的象征性,他的转换在另一幅绢本作品《游丝》中完整体现,《游丝》也成为史上最大的绢本通景画。就“海与天”本身,亦蕴含着丰富的现实和文本的换喻。而水线则是徐累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临界”,水下的工笔部分是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水上露出的写意部分则是传统山水的仙境,他有机统一了绘画史中的“南北宗”之争。徐累认为,中国传统绘画有伦理上的净化功能,它在现实的种种困顿下,有离苦得乐的升华,绘画的形式是自我幻化的过程,是现实到文本的转变。艺术家将这种“特有”的现象具象到图像上,这种图式结构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首创”,也代表了徐累作品成熟的风格,以诗意的表面传达深层次的世界观。“文学的绘画”属于徐累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其作品与文学的暗通曲款,他几乎是被作家书写最为频繁的当代艺术家。早在1991 年,著名作家苏童就曾将徐累的艺术作为写作对象,此后陈丹青、阎连科、邹静之、孙甘露、吴亮、舒国治、冯唐、宋琳、小白等多位作家,也从各种角度撰文评述徐累的艺术,这些因艺术而生的文学将与著名艺术评论家、诗人朱朱的策展相呼应,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徐累艺术的“画中有诗”。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