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轿车梦”的追赶,到“缺钙巨人”的隐忧,再到“无节制”的恐慌。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政府官员,汽车的闹心和头痛已不再是呼吁或处罚,以及出台几个政策就那么简单地药到病除。实际上汽车已经涉及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甚是影响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汽车本来是个“香饽饽”,现在却成了“臭豆腐”。如今,汽车成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既回避不了,又不得不面对,老百姓是如此,城市的管理者也苦恼,产业界和主管部门也因汽车的“乱象”常被舆论拿来说事。那么,汽车究竟带来了什么?眼下谁都感到棘手的是,雾霾天气的增多已经严重到影响每个人的健康,其次是交通事故的频发到了出门要小心的地步,再有,城市拥堵从久治不愈的顽症变成了闹心的慢性病。
这三件事摆在一起,其实是给现实的中国出了个不小的难题。从“轿车梦”的追赶,到“缺钙巨人”的隐忧,再到“无节制”的恐慌。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政府官员,汽车的闹心和头痛已不再是呼吁或处罚,以及出台几个政策就那么简单地药到病除。实际上汽车已经涉及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甚是影响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以前总以为“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离我们还很遥远,不料,从去年开始,雾霾天气在国内大部分城市肆虐,引起全社会的惊恐;以前总以为“交通事故”是马路上发生的事,不料,在家门口的小区内都能撞死人,车祸猛如虎正成为常态,人人感到自危;以前总以为“开车显派”,提高生活节奏,不料,现在却成了“行路难”,抱怨的不仅是养车,还有被抑制的不爽。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并非没有先兆,也不是没有预见。记得当年在有关轿车进入家庭的讨论中,有识之士就告诫业界和政府,不要简单和盲目地追求汽车普及,一定要重视消费环境和社会配套实施的跟进,否则就会犯“肠梗阻”。有人在“汽车高烧不止”时就预言,城市的压力因汽车的增多会“恶化”,如果不对汽车消费有正确的引导将会导致“方向的错位”,汽车文明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现在都不幸被言中。就像梯度转移的技术,当世界汽车工业转移到中国时,以市场和资源换来的汽车产销世界第一时,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城市拥堵也紧跟其后,结果是别人拿走了银子,自己收获的则是跳蚤。这岂能自豪得起来?当民营车企高呼“要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不是让全世界汽车跑遍中国”时,总让人觉得苍白无力,而三大汽车集团的集体沉默,将主场拱让有失自尊所遭到的诟病从未停息,反映的则是产业深层次的政策导向出了问题。
所以,当汽车产业发展过度合资成为痛点尚未解决时,新的社会病症又来了。这就是面对汽车带来的问题是猝不及防,还是准备不足,令人反思。而当下所涉及的汽车问题社会化,都可以看作中国迈入汽车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有些是清楚的,有些是在发展中产生的,有些是没有想象得到这么严重。由于过度依赖汽车对经济的拉动忽视了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一方面造成了汽车无节制发展,另一方面助长了汽车过度消费,以至于汽车变相地成为人们的第二身份,阶层的划分,人为地被格式化,由此形成了盲目攀比,奢侈成风之习,尽管主流价值观鄙视豪车消费,但豪车从不愁卖,而且越贵越抢手。
发展汽车本身并没有错,以汽车化呈现现代化也没错,但问题是,我们为何没有避免汽车发达国家所犯的错,我们又为何没有很好地吸取人家的成功经验?比如,日韩汽车并没有一味地走合资,形成了自己的车系,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输出了自己的文化理念;再比如,同样面临汽车消费、交通安全、城市拥堵、尾气排放,为什么人家能做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拥有文明的汽车文化?
所以,处在全球化的今天,网络信息发达,人们的眼界和辨识能力已经不再受局限,当汽车从“香饽饽”成为“臭豆腐”的尴尬时,值得思考的不是车而是人。也就是说,没有人的现代化,再现代化也将是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