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14年的SIHH便将正式开幕,与以往总是在展会举办完毕之后再进行报导不同,今次破天荒地要写篇前瞻性的文章。我在脑海中闪回了过去几届日内瓦表展举办的情况,从产品层面,真的没什么值得花笔墨去描述的趋势和看点,反而是产品以外的一些事件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凡是参加过日内瓦表展的人都知道,日内瓦表展期间并不是只有SIHH(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除了这个真正的主角之外,还有很多搭顺风车的,比如以Franck Muller为主的WPHH,独立制表人抱团参加的GTE,以及分散在日内瓦湖和隆河两岸的F.P.Journe、Christophe Claret、De Bethune、宇舶、真力时、尚美等品牌的新品发布。
记得2000年我第一次参观日内瓦表展的时候,打着WPHH标志的豪车就直接开到了SIHH展馆的门口来接人,当时真的有一种类似于巴塞尔表展的共襄盛举的感觉,组委会对于这种“串场”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接下来的几届表展就越来越严格了,先是禁止馆外品牌的车辆到展馆门口来接人,然后就是规范展会的流程,不允许媒体在宣讲会期间无故缺席,也就是不让你跑到馆外去看表。到了这一届的SIHH 2014,组委会又出台了一项新制度,除了受馆内品牌邀请参观表厂之外,所有由组委会提供的机票不允许退改签,这也就意味着所有受邀媒体参观完SIHH之后必须立刻打道回府,别想再来个钟表自由行之类的,除非你自己掏机票钱。这种情况也是我入行这么些年来,参加各种(包括其他行业的)展会、活动从来没有遇见过的。
作为一名钟表媒体人,我当然会对组委会的新规定感到很奇怪。因为受邀参加SIHH的名额本就很有限,即便是自费前往,组委也会进行审批、备案,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所以凡是到日内瓦的媒体,90%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SIHH上,对场外品牌的适度关注只是尽媒体人的职责而已,绝不会主次不分,因小失大。在这种情况下,组委会的硬性规定反而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好像SIHH的吸引力不足,如果不强迫媒体留在展馆里,人就会跑光了似的。
那么组委会的担忧是否有必要呢?就拿2013年的SIHH来说,总共16个参展品牌里,有两个品牌根本没有推出像样的男表,直接和媒体说W&W见了;有两个品牌在技术上全无创新,走的仍旧是新瓶装老酒的路线;还有3个品牌的新品数量有限,宣讲的重点放在了文化和理念上。整个表展看下来,只有积家、卡地亚、朗格、Richard Mille等小半数品牌的作品是能够令人眼前一亮的,至于另外半数,可以说连媒体的兴趣都没有调动起来,又如何能支撑起一届盛大的高级钟表沙龙呢?
在钟表行业里,瑞士双展的名头已经叫了很多年,从最初在同一时间段举办,到SIHH更换了自己的档期,与BASELWORLD分庭抗礼。尽管两大表展的规模和形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始终是以高级钟表产品为核心价值的。不过,当SIHH的制度越来越形式化,而又有品牌堂而皇之地宣布新品要在9月份的W&W展上推出时,它的味道就有些变了。我们看到,真正维系SIHH核心价值的是16个高大上的品牌,是名额有限的媒体和参观者数量,是尽善尽美的装潢和服务,是与会者对于展会的充分尊重和大肆报导,是对于参展品牌形象的营造,而真正的高水准的和创新的产品反而成为了非必须的,因为即便产品的含金量有所下降,SIHH的运营模式也足以保证它的行业地位不动摇。
可以说,如今的SIHH正在从以产品创新为主导,逐渐转向以市场营销的创新为主导,与W&W兵分两路合围巴塞尔就是一个最佳的例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SIHH上的16个品牌的产品也将进一步分化,除了卡地亚、积家、朗格个罗杰杜彼们仍将继续在制表技艺上不断精进外,也会有一些品牌可能只是简单地对现有系列进行轮换更新(只是换个壳而已);也会有一些品牌会维持基本款式不变,偶尔打打高复杂、珠宝或是材质牌,以吸引眼球赚口碑。因此,从媒体和钟表爱好者的角度,其实没必要费尽心思从每一个参展品牌上挖掘创新点,因为实际上连它们自己都已经不再追求产品创新了,而更应该关注常规款式的价格变化,以及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品牌身上就足够了。
最后,从目前曝光的SIHH新品的情况来看,卡地亚仍旧是产品种类最丰富和创新力度最强的;罗杰杜彼的Hommage系列的回归将成为钟表收藏家们的福音;近年连表现平平的伯爵和爱彼终于彻底颠覆了一把传统,分别推出了世界上最薄的Altiplano 900P和技术外观都十分前卫的白陶瓷陀飞轮概念表;万宝龙将重新回归物美价平的商务路线,全新大班万年历表创了万年历的最低价格记录;Richard Mille在新材质领域更上一层楼,令手表的性能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另外积家和朗格还未放出压轴的作品……我预计这一届SIHH的整体表现会略强于上届,前提是还未公布新品的牌子别再将惊喜留到W&W了。
(作者:《时尚时间》编辑总监 陈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