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奢侈品一手包“去LOGO”风,也刮到二手包市场。“前两天,店里来了一位客人,拿的是4年前的老花LV Neverfull,成色一般,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极少收这样的logo款,只能告诉她,不收了,甚至连寄卖都不行,因为放着也不太会有人要。”杭州凤起路上专卖二手奢侈品的巴黎站老板娘告诉记者。
基本不收logo款了
“这个Dior的手包7500元,品相还不错,一般专柜价格是2倍左右。”同样在凤起路上,紧挨着巴黎站的法国站店里,当我询问一只玫红色的Dior手抓包时,老板这样回答我,“差不多5折左右,但如果你想要更便宜些的,找边上的logo款吧。”
记者在店中看到,店铺角落有两三排logo款,摆放的样子略有些凌乱,而价格也基本低于4折,有些二三折就能搞定。
“有些店可能业务较大,需要多放一些产品,还会略微收一些LOGO款,但我基本不收,因为出货太慢了。”巴黎站老板娘说,“早几年,我这店里四分之三的包都是logo款,而且很好卖,有些包上午收来,下午就卖了。现在除非是白菜价,才可能有人来问问。”
在店里,记者也看到logo款的数量只缩减到短短一排,有些包2个月前记者就看到过,还是没买主。“卖白菜价的还包括一些小件。最近就有位女孩,一口气买了四五样,都是Gucci、LV的钱夹和小包,logo款的,小件大家无所谓。现在的大件包,有一半客人会买香奈儿和爱马仕。”她说,“Dior的包也还可以,然后就是Prada、MiuMiu、BV和Celine。”
晚上8点多,谈话间进来一对年轻男女,女孩拿着一只防尘袋套着的包,小心翼翼取出来问老板娘:“爱马仕的包,你们收吗?”老板娘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爽气问女孩:“你的心理价位多少?提醒一句,你的包是白色的,不好卖,收的价格不会高。”
我远远望了一眼,她拿的是比较低调的爱马仕,恰恰是这几年二手店的新宠,也难怪老板娘收得如此爽快了。
新旧掺着卖
七成新是底线
比起早几年,很多包一眼看去诸多沧桑不同,如今二手店里的包款总体比较新。“7成新以下我绝对不收,现在客人对品相要求比较高。”那位老板娘说,“生意当然比早几年好,以前一天最多卖两三个,现在一天能卖10多个,但价格便宜了,一般都只卖到国内专柜价的4折,这样流通快。”
除了直接买卖二手,很多年轻人还会选择置换。比如前文那位女孩,她希望用那个白色爱马仕再加钱置换其他产品。左挑右选,她看上了一只爱马仕、一只Dior和一只其他品牌的包,还有一块法穆兰手表,但10万的总价,老板娘觉得太低,最终未谈妥。“有许多女孩想置换。女人毕竟喜新厌旧,把旧包卖了并不是缺钱,无非是为了换个用用,但再买新款也要贴很多钱,置换最合适了。”老板娘说。
当然,除了等货上门,二手店们会主动出击收货,甚至是备上一定数量的新款,一般二手店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货是新款,多以限量版为主,用来吸引高端客人。“这款Celine的笑脸包17000多元,限量版新货,专柜都没有,我们的老客人也得排队,边上那只Dior也是新的限量版。有些限量版的价格甚至会高过专柜价,因为拿不到。”在另一家店翼管家中,营业员底气十足地对记者说。她还转身对另两位要求试戴项链的女孩说,“不好意思,新货不能试。”
高能成低也就
二手奢侈品消费旺两极
最近,有业内人士在上海办了一场二手奢侈品鉴定的入门培训,计划招20人,一两天就名额爆满,最终接收了40人。据称,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来。当然,有些人的目的很有趣,他们想看看自己身边朋友带的包究竟是真是假。不过,随着二手奢侈品市场的扩大,这类人的需求也确实在上升。
买二手奢侈品究竟图什么?有业内人士说,在日本花不到1万日币就可在拍卖会买到10只LV钱包。这其实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在日本,LV就是一种生活用品。一些日本年轻人喜欢买几十年前的二手产品,一是因为划算,二是那个时期不那么商业,产品更有内涵。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虽然还未成熟到这个阶段,但目前也的确有一些趋势。以售卖二手奢侈品起家的香港上市公司米兰站2012年的年报显示,按产品销售价格看像哑铃形,1万港币以内的占26%,5万港币以上的达50%,中间价位比例很少,一般客人要不就是选划算,或者就是要独特。而一般能卖出超过5万港币的,除了爱马仕的Birkin和Kelly,就是些珍稀皮革或限量版产品,两级分化现象明显。
如果你手上正好有包想出手,可以参考下当红款在二手店的回收价格。
香奈儿2.55:专柜价的4~4.5折,当然根据成色差别,价格也有差异。
Celine的笑脸包,中号:专柜价大约2万多,二手店回收约4500元,泛滥的结果就是价格下滑。
爱马仕的Kelly:原价7万多元,现在还能卖出5万元,7折左右,比较坚挺。
LV的Alma BB:原价11000多元,二手店回收六七千元。当红款中比较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