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青春,叫台湾电影里的青春

2015年11月18日11:13  时尚专栏  作者:作势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作势 ZoomChic

  “少女时代”要来了,不是韩国的那个女子组合,是台湾的那部电影。

  《我的少女时代》之前在台湾上映的爆红,让这部电影燃起我们对台式青春片的又一次期待。

  一个看过点映场的朋友跟我评价这部电影:“故事特别土,特别俗气,可我看哭了。”对啊,谁的青春不曾灰头土脸?那些被糖霜裹着的精致青春,只是存活在台湾偶像剧里的青春,不是每个人真实的青春。

  突然想讲讲那些即便文化背景略有不同,但带给我们感同身受的台湾电影。

  2011年的时候,满大街都播放着朗朗上口的“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就连8,9岁的孩童,也能哼上三两句。“柯景腾”和“沈佳宜”这两个名字,一夜之间,仿佛唤醒了大多数人青春期的沉睡记忆,就像毫无防备的火山喷发,“哗”一下燃烧到沸点,跌落的巨大泥石流便如同回忆滚滚而来。

  但很抱歉,《那些年》并不是我心里最好的台湾青春电影

  属于张士豪和孟克柔的《蓝色大门》,康正行和余守恒的《盛夏光年》,阿彦和小汤的《九降风》,心仁、阿良和美宝的《女朋友·男朋友》……这一长串长长的名字,才是我心里闪闪发光的台湾青春电影。

  下面这些片子,看过的人想必也能重拾当时的心境;没看过的,大可以找出来,在闲暇无事时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

《女朋友·男朋友》

  “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怎么这世界已经没有人相爱”,《女朋友·男朋友》中的三个人明明相爱,却要选择一种残酷激烈的方式成长,最终,成为了“以后不想要成为的大人”。

  桂纶镁饰演的美宝,一直爱着张孝全饰演的陈忠良,而忠良心里住着的,却是喜欢在他手臂上刻字的心仁。心仁,则爱上那个为她帅气剃头的美宝。三角恋的设定很俗气,但就是那么直达人心。

  谁在学生时代,没爱慕过一位对自己只有友情的死党?之所以你们成了死党,无非是你在担心对方不能接受自己的爱,而以朋友的方式继续相处。当然,爱意从来都有迹可循,也许不是对方不知道,而是....。.他(她)不愿戳破。

  80年代末,台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民主自由运动,叛逆热血的心仁冲在前线。砸了人家婚车之后,心仁被勒令退学……再后来,成为行政院长女婿的心仁过着看人眼色的生活,美宝成为了心仁的情人,而忠良,则与一位有妇之夫交往。

  没想到,若干年后三人相见,竟然都不快乐。

  哪怕这是电影,这这刻画的才是真实的人生。

  人生中没有那么多“多年相遇后你刚好单身,我又刚好离婚”或者“我们都迈上了各自幸福的道路”的情节上演,大部分情况就像五月天在歌里唱到的那样“带着遗憾到老了”。

  如果再来一次,心仁会选择拒绝富家女吗?美宝会拒绝心仁吗?嘴上说着没有选择的人,其实都有得选。只不过面临选择时,还是会一次次为自己的自私、懦弱寻找借口,因为最爱的,始终是自己。

  “我们是浪,眼泪都从海里来”,当年在集会上意气风发朗诵诗歌的心仁,最终举手向现实投降,湮没在人群海海中,留下一张再平庸不过的中年男人面孔。而我们,也怀着遗憾,成为了茫茫人海中的再渺小不过的两只蝼蚁。

  爱情之轰烈,在于你估不到结局,所以选择肆意跋扈;生活之残酷,在于你摸不到明天,所以选择碌碌无为。

 《盛夏光年》

  “三个人”成为台湾青春电影的基础设定。有趣的是,有时候检验一种爱情的方式,就是看第三个人能否顺利闯入。而在《盛夏光年》里,打破好学生康正行和“坏学生”余守恒“友谊”轨道的,正是这位貌不出众的女生嘉惠。

  年轻时,不懂得将感情收放自如,即便心里藏着不可言说的秘密,也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以为别人看不懂猜不透,殊不知全世界人都知道。

  敏感羞涩的正行对守恒超越友谊的爱,被嘉惠看在眼里。最孩子气的是守恒,看见正行和嘉惠在一起,惊慌到和别人撞到流血;在小吃店里,不断“挑衅”嘉惠,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明明就是同类,自己却浑然不知。

  有时候,努力守护秘密,并不是因为它有多重要,而是为了不要失去一个人。

  正行和守恒酒精作用下的意外“肌肤之亲”后,三个人能量守恒的世界似乎被打破。而守恒为了不失去好友,而隐瞒自己了清楚正行喜欢男生、喜欢自己的事实,其实是年轻时每个人都惯用的“掩耳盗铃”招数。

  我们不想面对残酷的成人世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选择充耳不闻,继续装傻。以为总有一天,时间会教我们怎么做。

  所以在电影结尾处三个人的对峙,伴随着海边的潮水拍岸,交织在一起,一发不可收拾。积藏在正行心中数年的那句话,还是在最后一刻如那日的海潮般顷刻涌

  出。

  这算是出乎意料的情节,因为在现实当中,我们通常把这个秘密永远摆在了心里。

  炽热的盛夏即将过去,只有平静起伏的白色海浪,听到了他们倾诉的秘密。最终命运的轮盘依旧没有为谁而改变,泰然无情地继续运转、主宰著宇宙万物。

  明明浓烈得都快窒息的爱,却只能以“朋友”的名义继续,即便如此,还是感谢那个肆意张狂的年纪。

  《渺渺》

  又是三个人,又是友情与爱情的对峙。

  渺渺是一个女生的名字,柯佳嬿饰演的女生。在遇到旧CD店老板陈飞(范志伟)之前,她没有想过自己会这样去暗恋一个人。

  张榕荣饰演的小暧,也从没想过,自己会对日本来的交换生渺渺,产生不一样的微妙情愫。

  她们普通得像每一个交好的朋友,一起上学放学,相约逛街,受伤时相互安慰打气。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人的陪伴,不管她是以什么身份。

  那个年纪暗恋一个人,不想轻易让他知道,因为害羞?尴尬?怕丢脸?总之就是死也不要说,让他慢慢猜透再来主动表白,这是女孩们最爱的“恋爱”技巧。可惜这招对心里有另外一个人的陈飞,完全没用。

  陈飞最终关了CD店铺,渺渺也搭乘飞机走了。“渺渺,我好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可是你都不知道”,张榕荣在跑道上声嘶力竭的告白,最终被巨大的飞机轰鸣声替代。听不听得到有什么关系?终于可以说出来的那种痛快,就像大病痊愈般酣畅淋漓。

  青春期里我们对于不可能成功的告白,要么默默无声,要么就只有自己一个听众。

  《蓝色大门》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即便脑海中无法拼凑每一段具体剧情,也不会忘记张士豪和孟克柔这两个名字。

  这部影片里,几乎可以找到后来所有台湾青春片的元素:干净清新的画面,流畅如水的钢琴声,穿白衬衫会打篮球的帅气男生,羞涩腼腆的可爱女生,以及飞驰而过的自行车,蓝得不像话的天空。

  我想,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它满足了我们对青春期所有切合实际的美妙想象,甜蜜的、青涩的、暧昧的友谊和情愫,都像夏日午后晒在道路上的阳光,滚烫炽热,带着十七八岁心跳的频率。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长得还不错啊。”

  “如果你开始喜欢男生,你一定要第一个告诉我啊。”

  满脸稚气的张士豪,连告白都那么直接了当,留下浅浅的一笑,在荧幕前的你,有没有怦然心动?

  穿着衬衫骑着单车的人渐渐远去,只剩下一个被风吹得鼓起来的背影。青春期分辨不清的爱情、友情,也都随着这个背影远去了,幸好还有张士豪在孟克柔家水饺店吃完水饺,对着孟家阳台大喊“我吃饱回家了喔”的声音,在耳边不断回响了。

  《九降风》

  学生时代,每个班级里大概都有这样一群男生:一起逃课、压马路、打篮球、顶嘴师长……这些年少轻狂的举动,反而令他们“小团体”的友谊更加坚固。

  在《九降风》里的竹东高中,凤小月饰演的阿彦,就是“小团体”里首领般的人物。他们聚在天台吃便当,在榕树下“开会”,一起去看热门的棒球职业联赛……不出意外,大概就这样快乐平淡地度过高中时代。

  看完比赛那晚,阿彦一不留神撞上大货车,醒来后的他却坚持回家躺躺。阿翰说“听说脑震荡后不能睡觉哦,否则会一睡不起”。

  但最后,阿彦还是一睡不醒。

  日积月累的误解、激烈碰撞的冲突,终于在偷车事件中达到高潮。小汤眼中曾经最为坚固的友情,被一桩桩意外瓦解得片瓦不剩。而他,最终没有参加毕业典礼,而是南下去寻找曾经是他们精神寄托的棒球队。

  骄傲又自负的我们,总是不肯低下头来说一句“对不起”,觉得世界都会围绕自己打转。而拥有友情的方式,并不是眼里只有自己而已。

  每个男孩在15,6岁时,总有那么一些不安分的情绪,对现实,对老师对家长的不满。或者是企图证明自己已经是大人,拼命的张狂跋扈。

  于是我们晃荡在街道上,漫无目的;我们一起撬开教师办公室的门锁,翻箱倒柜的恶作剧。我们偷溜进那个四面看台的足球场,踢倒标示牌后数1,2,3一起狂奔逃跑;我们在那个地下台球室,用1块5打发掉整个闷热的中午;于是我们在理发老头搭的破烂凉棚坐下开聊,直到很晚。

  《九降风》让我又回到了那段想起还会笑出声的时光。阳光晃荡的刺眼的夏天到冷得能呵出白气的冬天,我们的足迹留在了附近的每个角落。现在,大概疏远的已经找不到任何踪迹,仍在联络的也不再那么热络。大家各自有了生活目标,不再有空闲晃荡或有勇气进行孩童般的恶作剧。

  有点失落,甚至是难过。

 《带我去远方》

  皮肤黝黑,相貌普通的女孩阿桂,从小生活在黑白世界里。她对色彩的唯一感知,源于阿爸送给她的一堆彩色墨镜。

  哥哥阿贤鼓励她,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啊,还送了一本关于南太平洋“色盲岛”的书给她。于是所有人天生就是色盲的小岛,毫无意外地成为了阿桂的Dream Land。

  与阿桂一样,阿贤哥哥也拥有自己的“远方”——帅气的海巡员和远在彼岸的纽约。尽管现实中,海巡员是他再也爱不到的人,纽约是他一时无法去到的地方。

  只可惜,阿贤哥哥的“乌托邦”梦境最终被无情地打破,而在地图上勾勾画画标注出“色盲岛”的阿桂,最终在自家门口,目睹了雨后的彩虹。

  其实很多人在小的时候,摆弄着着地球仪,心里就勾勒着一个远方。多年之后,你踏上这块土地,可能它并不如我们期许般完美,或者童年时你幻想这个“远方”并非实体,甚至是根本不存在。但它都是我们的避风港,只是我们想逃离不安现实的精神寄托。

  长大后,我们也许早已抵达了远方,独自在陌生的城市里中生活,同时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与奋斗打拼的成果。回头去看看那个原点,那个叫故乡的地方,有可爱的亲人朋友和每一寸你走过的土地。是不是更怀念那个此刻在远方的故乡?

  每个人都有远方情结,远方可以给你机会,也可能让你幻灭。也许对于电影里的兄妹俩,他们不能到达远方,也是留存住心中美好幻想的唯一方法。

《练习曲》

  与阿桂不同,《练习曲》(又名《单车环岛日记》)中有听力障碍的青年东明相,骑着单车,在一场环岛旅行中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远方”。

  一段段偶遇,立陶宛的外国姑娘、面临父母离异的少年、用雕刻记忆情感的老人……温暖清淡的画面,清澈动听的插曲,都像一封写给台湾的动人情书。

  而最戳心的台词,莫过于明相那句“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有人说,台湾这种类型的青春电影很闷,也有人说,像一帧帧动人的风景MV。在我心里,没有撒狗血的堕胎撕X,没有故作搞笑的插科打诨,总是怀着一股淡淡遗憾,却又述说着青春无悔的台湾电影,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真实人生。

  画面色彩大都清淡得如同半透明的水彩,配乐中夹杂着大风呼啸、海浪翻滚、机车驶过的声音,柯佳嬿、张榕容、张孝全和凤小岳的面孔,也都写满了青春期特有的生气勃勃和满不在乎。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身影,那个义无反顾的自己,怅然若失的自己,脾气暴躁过的自己,一心渴望着逃离的自己……看完台湾青春电影,总是有点怅然若失,觉得好像什么也没有讲,又好像什么都讲了,淡淡几笔,就讲完了我们的整个青春。

  后来,我还找来曾担任过多部台湾青春片监制、编剧的吴念真的书——《台湾念真情》、《这些人,那些事》,一页页地读,那些不曾去过的地名和人名,都烂熟于心。

  2013年夏天,终于去了台湾,从台北坐火车到瑞芳、九份,再到台南,再到海浪汹涌翻滚的花莲。一路上,跌落海平面的日落、盘旋于山间的公路、蛙声齐鸣的绿色稻田,都让我想起一部又一部曾经在青春电影里出现过的,台湾的夏天。

  其实台湾青春片贯穿始终的主题便是两个词:“遗憾”和“无悔”。

  其中描绘的青春,就像被劳作课上的那把美工刀,一丝丝地划进皮肤,起初有微微的疼痛,甚至那感觉让你分不清是疼痛还是愉悦。如果你用力太猛,得到的必然是伤痛;如果你及时抽手,伤口会结痂,有一天它会慢慢不见,只在心底留下浅浅的伤疤。

  向前一步,你会永远记得那种被刀子戳中,鲜血淋漓的真切触感。

  往后抽手,你也会永远记得那种潜藏心底,无法言喻的遗憾之美。

  难怪菲茨杰拉德曾说过:“青春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

 

  关注公众微信号:ZOOMCHIC

实习编辑|杨惠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台湾 青春 电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