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桃红梨白 葛怡然 TANGE
图丨来源于网络
一直在网络上言论不断的闾丘露薇,最近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但她仍然在做一档网络电台评论节目。
央视春晚导演哈文,曾在8月份传出离职传闻,今年的央视春晚与她无缘,因此近期新消息也少了。
北京卫视的前主持人徐滔,从台前转到幕后,在10月份电影《解救吾先生》上映后,作为电影原型引起了大家的回忆。
这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三个人,她们分别有着央视、北京卫视、凤凰卫视(微博)的不同媒体背景,在导演、主持人、记者的不同角色中成为公众人物。但从今年起,她们都有了共同的称呼:新晋“女博士”!
哈文和徐滔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这所学校也是她们当年读大学时的母校。哈文还因此跟老公李咏成了“同窗、同床、同学”。而闾丘露薇则是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录取。
闾丘露薇和哈文同龄,都是46岁,徐滔是47岁。与未出校门的学生不同,她们都是孩子的母亲,担着家庭的责任和事业的取舍。这个时候正是人年龄的分水岭,读博士意味着“上半辈子进去”、“下半辈子出来”。
当然,同样是读博,付出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哈文和老公李咏相聚了,每天可以拼车到学校,更加其乐融融了。徐滔的生活轨迹也不会又什么变化,最多也就是开车多跑几站路。这一点,带着孩子、去了异国他乡的闾丘就没这么幸福了。
付出的努力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传媒大学今年试行的是“申请审核制”,招生的门槛看似很高,但基本是量身定做的。这些业界大咖回到自己的母校,与导师的关系亦师亦友,能得到一切可能的帮助。但闾丘要考托福,申请了三次,准备了4年,而且美国导师不会走后门,这一点是出了名的,所以闾丘从现在开始,就要担心能不能按时毕业。
相比之下,闾丘真是很苦。之前,她在网络上没少跟网友争执,没少挨骂,现在看来,其实人家也是压力很大的。不过,这是她完全独立的个人决定,外人很难评论这份辛苦到底为何,也不好评判在唾手可得和孜孜以求之间,哪一种更幸福。
不论录取过程难与易,付出努力多与少,至少3年的博士生活都要去面对。是走过场拿个文凭,还是进入状态修成正果,都需要她们用各自的行动来证明。毕竟,培养人才历来有两种并行不悖的方式:宽进严出、严进严出。看结果!
一把年纪,功成名就,仍然选择返回学校读书深造,无外乎两种情形。
一类姑且称为进取型,这类情形的人目标明确,就是为目前的职业加分,听课不是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广交同行,积累所谓人脉。这种情况下,校园就是职业培训场。
另一种是反思型。这种情况下目的性弱一些,他们不满足于眼下,想对自己重新定位,想对职业重新思考。他们需要时间去沉淀和改变。闾丘与这种情形很契合,在接受采访时,她是这样说的:“你可以想象到未来十年自己还在做什么样的事情,轻而易举可以想到的话,在我这个年纪感觉是蛮可怕的事。”
读书不必进学校,学校不必要读书。那么,校园读书和不在校园读书有什么差别?两个关键词:体验、成长。
体验和成长,都是去目的性的,这是大学存在的初衷。大学被玩坏,那是后来的事。
有闲才有体验,忙碌和压力下的所谓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外界“刺激”。校园能给予的是一段轻松的时光,时间是化学变化最好的催化剂,它让很多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最近小扎很火,大家在之前的《社交网络》电影中,已经对Facebook有些了解,小扎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没有想过未来自己富可敌国,跟其他穷屌丝一样,想着去泡妞,Facebook的雏形其实是个约会的网络工具。但是玩着玩着,就成了现在的Facebook。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时也说,大学的时候他觉得很无聊,无聊至极的时候,就去背英语词典,背的单词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用,直到后来,学校里需要一个教GRE的老师,他的“活词典”才派上用场,后来因为搞合作的事挨了学校处分,就出来自己单干,于是有了现在的新东方。
再说成长。校园能帮你成长,体现在环境和老师。
我所在的杜克大学,每个学生来的第一天,学生卡里就会有9999美金,供学生打印、扫描以及馆际借阅使用,有些学生毕业前还不够用。这里每天有100多场学术活动,大师讲课、业界交流及学生互动,随时可以找到机会,每逢饭点,会免费提供午餐或晚餐。如果你是学政策学的,这里很多老师都有白宫智囊经历;如果你是学军事学的,美军前参谋总长就是你的老师;如果你是学生物学,这里的实验室会提供顶级的设备。所有的科研预算计划都会通过邮件公开,只要你有足够科研能力,就可以申请。
闾丘在博客中这样说:我喜欢挑战,也喜欢压力,因为这样才会让自己有进步的空间……确实我改变了,只是,在一些人眼中的“退步”,是我心目中的成长。从这一点来说,她是值得羡慕的。
闾丘现在在宾州中部的一个城市,带孩子,读书,做个人电台节目。这档叫《美利坚周周谈》的节目,仍然保持着新闻评论风格,谈的是美国的事,但是很符合华人的收听偏好,美国话题,中式表达。
徐滔和哈文没有就新晋博士发过言论,即使在哈文的导师那里,也没有得到正面的评论。徐滔还继续当她的北京卫视的掌门人,哈文则不用为央视春晚操心,但作为中传新招生政策的第一届学生,她们和其他9位公众人物一样,3年后交出怎样的毕业答卷,值得期待。
站在年龄的分水岭上,接受这样一次接触校园的机会,对于她们自己,但愿就像王家卫《一代宗师》里的台词那样,达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至少,对于后来的年轻人,多少是一种励志读书的样本,告诉他们,任何时候读书都不会晚。
-END-
声明:转载请务必在文中注明来源、公众号名称(桃红梨白)、公众号(geyiran666)。不注明引用出处,一经读者发现或搜索,立即举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