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选择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2015年04月16日11:43  时尚专栏  作者:meiya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meiya

1

  一、有的人被迫丧失了选择权

  电影《三傻大脑宝莱坞》中三人帮之一的法罕从小的理想是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庭压力而上工程学校。兰彻一直鼓励他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法罕放弃了面试的机会,向父亲勇敢地表明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认可并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动物摄影师。这部电影明显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两年前,一个广告片导演和我说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导演的一个朋友,跟法罕一样有个摄影梦,但不同的是他父母开了七八家工厂,是个富二代,所以我们姑且叫他钱先生。钱先生家中排行最小,上头有三个姐姐,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父母又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对他很溺爱,一切都为他包办好。除了吃穿住用行上要听父母的安排,上什么中学和大学,读什么专业父母也为他做好了选择,而且他将来是一定要接管父母的家族产业的。可是钱童鞋从小就不喜欢做生意,他喜欢摄影。因为知道大学毕业后要回家继承父母的产业,所以钱童鞋在大学里也没怎么好好学习,经常跟着一帮玩摄影的朋友到处跑,因此还挂了不少科,但是他为此一点都不发愁,甚至还挺开心的,觉得如果因此推迟毕业,他的自由时间还可以延续得久一点。但是他大学还没毕业就迫于父母的压力回家做生意了。他也反抗过父母,想离开工厂,完成自己的摄影师之梦,可是他的母亲玩绝食,以死相逼,父亲则一遍遍地问:我辛苦半辈子不就是为了你吗?难道你想让我一辈子的心血都白费吗?于是他只好当起几个工厂的总经理,好好学习做生意。生意做得还不错,但是却开始了收藏癖,开始购买并收藏各种相机和镜头,无论是新相机还是老相机,价格是几千上万还是十几万,他都买回家来,但是也不用,就是堆着。除了收藏相机,他还收藏音响,昂贵的音响一套套往家里搬,对于这些音响,他也谈不上多喜欢,更不会去用,就是买回来屯着。钱先生为此很苦恼,觉得自己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彻底戒了这收藏癖,但是每一次都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只好和自己达成协议,商定每次只能买多少钱的东西,尽量做到努力控制好自己。

  说完这个故事,这位导演朋友对我说:就是因为看到朋友这样,所以现在我教育自己8、9岁儿子时努力把他当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什么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选择,上不上兴趣班,学不学奥数,暑假去不去爷爷奶奶家……我都让他自己做决定。如果你控制他,不给他自由,让他一切都听你的,但终有一天他会通过其他方式反抗你,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不管是普通常见的方式还是最匪夷所思的方式,只是为了证明他是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他是自己人生的选择者。

  我再讲一个女朋友的故事。娇娇小姐,在上海和姐姐一起生活多年,几个月前从单位离职了,自己拉点活干,虽然收入不是很稳定,但生活过得挺自在的,有空就约我们几个女朋友出来吃饭聊天。前段时间,娇娇知道自己的一闺蜜正在云南旅行,于是在网上买了飞云南的机票,打算跟着朋友一起在云南好好玩一圈。后来得知,这位女友是和自己的云南同学一起旅行,她们有自己的行程,没办法带着她玩,她就想,机票都买了,那我就自己一个人去云南旅行呗。没想到这个计划遭到姐姐激烈地反对,反对的理由无非是:你一个人不安全啊,路上骗子多啊,你没有一个人出远门的经验诸如此类的。因为姐姐的报告,在老家的爸爸妈妈也知道了这件事,同样的,对于娇娇独自旅行这件事,他们也表示出非常激烈的反对。因一个人去旅行这事,娇娇和姐姐大吵一架,气愤地甩门而出。

  娇娇姐姐担心家人的劝阻力量不足,开始四处寻找外援,于是就打电话给妹妹的一个闺蜜,也是我的一闺蜜——“好厨艺小姐”,跟她说了这件事,当然还布置了任务:你们俩关系好,你帮我劝劝她,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她好,一个人跑去云南实在太不安全了。好厨艺小姐建议道:是不是你管束得太厉害了?你试试让她一个人出去走走?娇娇姐姐立刻反驳,一连用了三个“不”:不可能的,她不行的,她一个人肯定没办法的。好厨艺小姐看着这架势根本就说不通,没办法只好帮忙劝说娇娇几句。

  两三天后,我发信息给娇娇,问起这件事,得知由于家人的激烈反对,她的云南之旅黄了,将机票退了,回了老家。

  娇娇小姐今年已经27岁了,参加工作也三四年了,她一毕业就跟姐姐姐夫住在一起,想搬出去一个人住也没做到。一直以来她都特别渴望独自旅行。朋友聚会的时候,听说某某姐妹一个人去旅行了,娇娇小姐都会一脸崇拜地说:你好厉害啊。然后双手合十地放在胸前,无比憧憬道:以后我也要像你这么独立,一个人去旅行。我深知,这次一个人去云南旅行于她而言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次离开姐姐,自主独立的尝试,也是实现自己一个人生愿望的机会,更是向自己证明“我能行”而做出的努力,但是这次尝试夭折了,愿望也破碎了。

  我不知道这件事对娇娇小姐会有怎样的影响,但单凭她发来的那几条信息,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失落和沮丧。一个27岁的成年人,用自己赚的钱出门旅行,为什么需要家人的同意?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家人同意?

  二、有的人主动放弃了选择权

  上豆瓣两年多来,我收到各种各样的来信,其中很多信的主要内容是让我帮他们做选择。

  如果我写了一篇谈跑步的日记,就有人来信问我:“我是选择在早上跑步呢,还是选择在晚上跑步呢?哪一个效果更好?”如果我在日记里说了一些自己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事情,这时就有人来信问我:“我是看电子书好,还是纸质的书好呢?我是用笔做读书笔记,还是用evernote做笔记好呢?”

  除了这些小事,还有人让我为他们升学就业等人生大事拿主意:“我是读经济学这个专业,还是读广告学这个专业好呢?两个专业我好像都挺喜欢的。”“我是继续升学考研究生,还是早日参加工作好呢?”“我是做这份薪水多一点的销售工作,还是做那一份更喜欢,但薪水不多的行政工作?”

  还有不少人写信来让我替他们选择男女朋友:“我是和这个事业稳定,条件比较好,但年龄长我8岁,跟我没多少共同话题的男人谈恋爱,还是跟那个工作刚起步,也不成熟稳重,但与我同龄也更聊得来的男人谈恋爱?”甚至还有人列出两个交往对象的优缺点,然后问我:“我是嫁给这个人,还是嫁给那个人?”这些可都是终身大事啊,怎么敢让我这样的陌生人给耽误了呢?

  虽然我被不少豆友关注,但我又不是选择百科全书,怎么能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这些关乎到一个人的人生大事与未来方向的选择他们怎么能够交由我这个与他们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来决定呢?所以,我从未对任何一位来信让我做选择的朋友说,你要选择A,不要选择B。当然我也不会自大到认为他们一定会听从我的选择,我的回复能够决定他们的未来生活的走向。我知道,很多时候他们写信来让我帮他们做选择,只是把我的邮箱当一个树洞,倾诉和发泄一下他们内心面临选择时的痛苦而已。

  但是这样的来信看多了,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伴随着痛苦,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要承担起自己全部的人生责任。但有的选择,能够选择这代表一种自由的人生状态,那为什么有的人却甘愿放弃这种自由呢?是不是做选择的痛苦超过了没有自由的痛苦呢?那为什么做选择的痛苦会超过没有自由的痛苦呢?还有,是不是我们的人生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自由?是不是我们的人性中有一部分被奴役、被控制的需要?

  没多久我发现:那些在我的文章评论栏里写下自己的问题,问我怎么办,问我该如何选择的人,他们在我的其他日记留言中也会问我怎么办,该如何选择,只是面临的事情不一样而已。而那些在评论栏留言说,从我的日记中获得启迪和思考,从而解决自己困扰的人,在我的其他日记中也会说,自己最近遇到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烦恼、纠结,但是从我的日记中获得了不少体悟和新想法,感谢我之类的话。

  这个发现于我可谓石破天惊啊!这两者是如此的不同,前者着眼于外部,后者着眼于自身。我猜想,前者是不是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无论他们在哪里都会只能依靠外部而不是自身去解决问题。而后者虽然不问问题,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问题,而是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自己问题。而所谓的“自己的努力”很多的时候则是指对自身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能帮助一个人做选择外,还能让他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学习和成长,因此这种人也许不用经历很多,内心却可以很丰富。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很难为自己做选择,从他人的经验中也吸取不了多少养分,纵使他们经历丰富,内心也许还是很空洞。

  后来有个小姑娘给我写信,坦言自己讨厌选择。她说:“姐姐,我已经大三,又面临着选择,我最讨厌选择,但又深知人生就是选择的,我总是选择逃避,从小到大,父母为我设定了一切,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她在考研,考公务员还是早日参加工作这三个选项上痛苦纠结。考研是觉得自己学历不够高,担心找不到工作;考公务员是想完成父亲的理想;找工作是想早点赚钱分担父母的辛苦。

  从这封信上,我多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做选择会如此痛苦。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无法独立思考,没有做选择的能力。一个人每自己选择一次就是着眼于自身做了一次独立思考,他自己做选择的次数越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就越多,他就越能够独立思考,继而越能够自己做选择。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每当面临选择的时候,父母都替他做了主,那么他能够自己选择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也不用自己动脑去思考。所以当他们终于要自己做选择时,他们感到选择困难,痛苦万分,根本无法独立思考,甚至愿意放弃这种可以自己选择的自由,希望父母或者他人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其实每个人的天性中都害怕承担责任,但是主动放弃选择权的人尤其害怕承担责任。一旦自己做了选择就要负起责任,承担后果。我不选择,我让别人帮我做选择,不管结果好坏我都不用负责。就算结果不好,我还有借口,反正不是我自己选的,要怪就怪帮我做选择的人好了。我什么都不做,我就永远不会错,如果是我自己选的,选错了,我就没有可以抱怨的对象了。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自我的存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会考虑父亲想要什么?母亲想要什么?爷爷奶奶想要什么?男/女朋友,兄弟,闺蜜们想要什么?甚至会想其他的陌生人会怎么看自己?唯独忘记了自己:“我他妈的想要什么?我他妈的到底是怎么想的?”由于考虑了太多人的想法和需求,但是这些人的想法和需求又都如此不同,他们的任何一个选择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他们痛苦万分。更痛苦更糟糕的是,当他们问自己:“我他妈的到底想要怎样啊?”发现找不到那个“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更不知道“我”是怎样想的。可以说他们每次做选择都在与一个真相面对面:没有自我的存在。

  而没有自我的罪魁祸首是前面提到的——从小到大没有自主选择。自我需要选择来形成和建立。一个人要干什么?要怎么干?干多久?是一个人干还是和别人一起干?如果和别人一起干,那和谁一起干?正是这些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才形成了自我。可以说正因为选择的不同,才形成了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形态。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一个人只有不断为自己做选择,他才算真正活过。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别人的选择下度过的,那他没有活出他自己,甚至可以一点都不夸张地说:他白活了。他只是替别人而生,复制了别人的人生,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人生吗?

  三、因为我选择,所以我存在。因为我存在,所以我选择。

  他人为我们做选择时,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是为了你好。我们为他人做选择时,也是基于“我是为了你好”这一目的。这里的“他人”会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我的伴侣爱人,我们的亲朋好友,总之是与我们关系亲密之人,正是这些亲密关系在相互影响彼此的选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我是为了你好”这一目不仅常常无法实现,还会造成亲密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比如为人父母的,为了刚大学毕业的孩子好,帮他/她在自己亲戚或者朋友的单位谋了个职,没想到孩子根本不领情,要自己找工作,父母不同意,来一句:“我们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有自己主见的子女只好听从父母的安排,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这工作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上班上得越来越不开心,不想干时,父母就会来一句:“你要听我们的,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你好。”可是孩子却不愿意听父母的,似乎就喜欢与父母的选择对着干,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还有的孩子表面上听从了父母的话,其实内心对父母充满了不满和怨恨,长期以往,不满和怨恨逐渐累积,一旦爆发,情形也是很可怕的。

  类似以上情况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在中国,父母为子女的就业、选择配偶、买房装修等事情做选择的是常见的事情。我收到许多年轻人发来的咨询豆邮,我自己做了初略的统计,十封信中有两封是父母插手自己的择业问题,还有三封是父母干涉自己的婚恋自由,似乎如何从父母的手上夺回自主选择权,让自己的意志自由成了中国年轻子女生活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80、90后的年轻人。

  虽然我也是85后,但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为自己做各种各样的选择:考哪一所高中?高考失利后复不复读?在哪个高中复读?填志愿时选择哪一个专业,去哪个城市念大学?毕业后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及交怎样的朋友?和谁谈恋爱?在哪里生活?全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说的算。一方面是生在农村的缘故。我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都只有初中文化,加上他们的农活繁重,没精力也没有能力为我做出比我自己所能做的更合适或者更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缘故。我的父母在孩子稍大一点,10岁左右的样子,就觉得子女是个懂事的小大人了,家里一些大事的计划和安排会告诉子女,也会征求子女的意见。还记得我刚过18岁时,父亲和我说过的那句话:你已经成年了,以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承担,要为自己负责了,我不再对你负责了。(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我充足的爱与自由,让我拥有许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让我努力成为我自己。)

  因我与父母之间没有关于自由选择权的矛盾,也因我开始时容易以己度人,所以我并不能理解写信给我的豆友与他们父母之间的矛盾,更不能体会他们内心的痛苦,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嘛,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想怎样就怎样啊!但是由于后来我收到类似的来信不断增多,又做过一段幼儿教师的工作,看到一些家庭教育的情况,渐渐理解了被父母夺走选择权,同时受制于从小所受的“听话”教育以及讲究孝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年轻人内心的痛苦。我想,在亲子关系中,不仅仅子女有痛苦,父母也有很多痛苦——我这么做分明是为了你好,为什么你却不愿意听我的,为什么你要选择一条让自己生活更艰辛的道路。

  由于选择的问题造成当事人双方痛苦,除了父母和子女的亲子关系,还有其他亲密关系,我们的兄弟姐妹(如上文中提到的娇娇小姐的事情),我们的伴侣爱人,我们的亲朋好友。就一件事情因为选择不同而导致的意见分歧,矛盾冲突,甚至发展到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的情况在亲密关系中也很常见。虽然双方选择不同,但却一样内心受伤。

  比如为人伴侣爱人的,觉得自己的爱人在工作中的某个决定会影响其职业发展前景,觉得他/她应该做另一个选择,这样对他/她更好,没想到爱人就是不愿意听自己的,怎么劝都没有用,于是两个人吵起来,一个觉得对方固执己见,“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因为我爱你,所以才管你,你看我就不管别人的死活。”一个觉得对方不支持,不理解,甚至上升到不爱自己的高度,“如果你爱我的话就应该支持和理解我。”

  再比如为人亲朋好友的,看到自己最亲近的朋友的恋爱对象某人待好友不好,觉得这个某某人各方面都与自己的好友不般配,特别不能理解好友的选择,甚至出面干涉,想帮好友重新选择,安排相亲。“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怕你吃亏,怕你受伤”。没想到好友不仅一点都不领情,坚持自己的选择,还觉得好朋友背叛了他/她,心中充满了怨恨,严重的还会因此毁了之前珍贵的友谊。

  为什么当别人为我们做选择时,即便选择貌似很明智、很正确,我们往往也不愿意听从他人的选择?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以“为了你好”为前提替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情侣爱人、亲朋好友等人做选择?为什么当我们以“为了你好”为前提替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情侣爱人、亲朋好友等人做选择的时候,他们却不愿意接受?

  我想原因之一是人性中的自恋。每个人都是自恋的,都有自己是最正确是最聪明的自恋幻觉,有将他人纳入自己生活圈和价值体系的内心欲望,也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的控制欲。直接点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控制他人,却不喜欢被人控制。不同的只是这种自恋与控制欲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控制欲强一些,有的人控制欲弱一些。

  为什么当别人为我们做选择时,即便选择貌似很明智、很正确,我们往往也不愿意听从他人的选择?德国作家的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比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全书中我喜欢的篇章之一)。米夏发现了汉娜极力隐瞒和守护着她是个文盲这一秘密,在纳粹法庭上,即便只要说出自己是个文盲就可以免去终身监禁的刑法,她也选择继续守护这个秘密。要不要告诉法官事实,从而帮助汉娜,米夏纠结万分。

  “我也曾经尝试同朋友谈谈这个问题。我要他们想象有人一心要自己毁灭自己,而别人原可以救他。那么,你愿意去救他吗?我要他们想象着要做一台手术,病人是吸毒者,而且毒品与麻醉相互抵触,病人对于自己沉溺吸毒又很难为情,不愿意告诉麻醉师真实情况。那么如果是您,您会告诉麻醉师吗?我要他们想象着要审批一桩案件,被告如果不承认自己是左撇子就要判刑,因为罪犯是用右手作案的。那么,您会跟审判官说实情吗?我要他们想象着当事人是同性恋者,而如果是同性恋者就不可能犯这桩罪行,但是他又羞于承认,如此等等。”

  最后他去见了哲学家父亲,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帮助。

  “他还指出一桩事实,人类作为主体而存在,人不甘心沦为客体。”

  “你还记得吗?你小的时候,每当妈妈给你讲些其实是为你好的话,你是如何大发脾气的?对孩子应该任其自流,但放任到何种程度就是一个问题了。这可说是个哲学课题,但哲学又管不了孩子。于是,就移交给了教育学,而即使在那儿,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对待。”

  “但是对大人来说,我绝对看不出任何理由,可以代替别人做决定,而推翻那人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做法。”

  “即使他们自己后来也觉得,那样做原来更幸福,也不该强加吗?”

  “我们现在并不谈幸福,我们乃是在讨论尊严和自由。”

  当米夏矛盾万分,在觉得必须怎么做又不允许那么做,希望得到安逸平静的解时,他的父亲说:

  “不!你的问题没有安逸平静的解。当然,如果情况确如你所描述的那样,乃是一项重大责任,为人者就必须采取行动。再如,一个人已知如何做能对别人有好处,但此人却闭目塞听,不闻不问。此时,为人者就必须极力促使他睁开眼睛,竖起耳朵,正视现实。最后决定当然应由其本人来做,但其他人必须向他说明厉害,而且直接与本人谈,而非与其背后的某人讲。”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都希望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体,这一愿望可以说是写在我们的基因中的。而选择权是“成为我自己”的必经途径,因为选择,我们成了独特的自己。捍卫选择权,就是在捍卫我们的尊严和自由,捍卫“我”这个人的存在。如果他人替我们做选择,即便是后来证实的“更好的选择”也并不能让“我”的内心畅快,因为这不是出于“我”的自由选择,我们一心要身为主体而存在,而不甘沦为了客体。一旦选择权被夺去,他人的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不能成为我们自己,这会使得每个灵魂发出呐喊,奋起反抗。

  可以说,自由选择与存在感紧密相连,因为我选择,所以我存在。因为我存在,所以我选择。

  因此,我们既不能将自己的人生选择权拱手让人,让他人来控制我们的生活,也不能将自我的意志强加于他人,无论这意志看起来多美好。

  四、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在上文中我讲到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常常以“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为理由干涉子女、兄弟姐妹、情侣爱人、亲朋好友等人的决定,甚至以此替别人做选择。有的人会说,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式不对。也有的人说这是因为爱的缘故。但是我会去怀疑:真是这样吗?这么做真是为了对方好吗?这真的就是爱吗?

  我个人认为,这种以“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而替他人做选择的行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母亲曹七巧为了不让自己最爱的儿子长白出去玩女人或者做别的她不喜欢的事情,她教儿子抽鸦片,这样儿子就能留在她的身边了。如果你指责她的行为,说她控制儿子,或者以这样的方式绑架儿子,是一种隐性的暴力,我想她一定会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是多么爱儿子,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但是这分明就是一种控制。

  在孩子升学、择业和婚恋等关键事情上,有一些父母放任自流,静观其变,只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才会挺身而出帮孩子的忙。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种父母对成年后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多的关注和期待,与孩子的关系反而更顺畅。他们不会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怎样选,而是会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最后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有个朋友就买房的事情去征询他父亲的意见,买在哪里,花多少钱,装修的费用又是多少等问题,他父亲却只讲了自己和自己的一些朋友在买房和装修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给出的建议是让他自己多去房市跑跑,并强调:我的意见只供参考,房子是你自己住,你自己做决定吧。

  上述的父亲在中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中国大多数父母会在孩子升学、择业和婚恋等关键事情上干涉孩子,他们会说,“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你的人生经验不足”“我是过来人,更了解是怎么一回事”。固然他们的人生经验更丰富,但是这些经验是否是孩子需要的,是否在当前有用还值得好好思考。这种喜欢干涉子女选择的原因我在上一篇文中有提到:人性中的自恋。每个人都是自恋的,都有自己是最正确是最聪明的自恋幻觉,有将他人纳入自己生活圈和价值体系的内心欲望,也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的欲欲。直接简单点说,就是控制欲,只是有的人控制欲强一些,有的人控制欲弱一些。有的父母干涉子女的选择就是内心强烈的控制欲在作祟。他们害怕孩子脱离自己预先设定的轨道,担心孩子走上一条独立自主之路,恐惧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自我意志的人,然后离开他们,这样他们就再也没法控制孩子了。

  比如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求学或者工作的地方离自己很近,坚决不允许孩子跨省甚至跨县市求学和择业,说是为了就近照顾孩子的生活,也为了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帮助孩子的职业发展,实际上他们是害怕失控的感觉,害怕孩子离开自己。这种情况与其说是中国子女依赖父母,还不如说是中国的父母强迫孩子依赖自己,离不开自己,或者说中国的父母更依赖孩子,需要孩子的陪伴更甚于为了孩子的快乐与发展。这一真相恐怕是连父母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帕萃丝·埃文斯的《不要控制我》一书中有个经典的例子:

  妈妈带女儿去买冰激凌。

  妈妈问:想吃什么的?

  女儿:香草的。

  妈妈:有巧克力的。

  女儿:我要香草的。

  妈妈:巧克力的更好吃。

  女儿:我就要香草的。

  妈妈:你以前不是爱吃巧克力的吗?

  女儿: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妈妈:你这女儿怎么这么怪呢?

  这个对话相当有意思,多少有点荒谬的意味,妈妈一再否定女儿的选择,觉得自己才知道女儿喜欢吃什么,女儿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一旦女儿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意识,自主选择,妈妈就觉得她怪。很明显这位妈妈想通过否定女儿的感觉控制女儿的选择,想女儿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替他人做选择这一行为除了控制动机的驱使,还有什么其他的动机?或者说是怎样的原因促使我们会去替他人做选择?

  五、“你需要什么?”

  讲一个最近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小事。

  前段时间男友过生日,我一个劲地问他要不要买蛋糕?是买草莓蛋糕还是巧克力蛋糕?还问他,我们要不要找个温馨浪漫,高档一点的餐厅庆祝一下。可是他既不想吃蛋糕,也不想去什么高档餐厅,只想让我在家烧几个家常菜,跟我在一起吃一顿家常饭以示庆祝就好了。可是,在我的心中,那个“过生日,吃蛋糕,上餐厅”的念头总是放不下,既像一个施了魔咒的执念,也像一个孙悟空的紧箍咒,明明想忽视它,却时不时地感觉到被其紧紧捆绑。

  从这件小事出发,我开始想很多,试图理清这执念的来源。

  我出生在农村,家境清贫,从小到大我过生日都没有吃过蛋糕,不要说吃蛋糕了,就是像样的生日晚餐也没有呢。我的生日与其他无数个普通日子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我的童年和少女时代,过生日时“吃蛋糕,上餐厅”一直是埋在我心底的愿望。记得高考结束后的那个生日,为了和闺蜜们在一起,我没有回家。我们坐在县城的滨江路旁,看着流淌的河水,诉说着淡淡的青春心事,闺蜜们为我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以示庆祝,其实那个蛋糕并不好吃,可是当时我是既感动又高兴。

1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心里都想着要是我有孩子了,每年他/她过生日的时候一定会给他/她买好吃的蛋糕,平常也要经常带着他/她上糕点店。随着年龄渐长,这些心愿不存在了,甚至我都淡忘了这些事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表现了出来。比如自己辛苦工作了一个月,或者完成了一个学习目标时,我就会去蛋糕店买块蛋糕好好犒赏自己一番。比如当有人帮了我的一个大忙时,我也会买一个蛋糕送给他,表示感谢。再比如当公司发了巧克力、糖果之类的吃食时,我通常都会留着,放在随身携带的包包里,等遇到朋友的时候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或者分给坐地铁时恰巧坐在我旁边的陌生小朋友(我好几回在地铁里分糖果给陌生小朋友,他们常常笑着接受,我为此会高兴万分,但是也有被拒绝的时候,这时我还挺尴尬的)。

  刚好在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书中讲了一个心理医生常为单位同事九岁的儿子买糕点的事情,和我的故事很类似。心理医生的蛋糕究竟为谁而买?“我突然问我自己,那个小家伙喜欢吃咖啡店的这个糕点吗?答案是,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糕点的口味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它其实是为我‘内在的小孩’而买。”这本书讲得全是婚姻和家庭中的故事,基本上都可以用“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去解释。书的前言里武志红说:“孩子6岁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的小孩’。”他还说:所谓的人格,就是这两者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我们会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看到这样的解释,我忽然理解了自己以前喜欢送糖果,送蛋糕的行为,也明白我想替男友选择“过生日,吃蛋糕,上餐厅”其实并不是真的为了满足他的需要,不是真的为了他的生日快乐,而是为了满足我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看似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为了别人好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付出和选择,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内在的小孩”或者“内在的父母”亦或者其他别的什么需要。

  父母为子女殚尽竭虑,做各种选择和付出,择业、买房、找对象……劳心劳力,不辞辛苦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我是多么爱你啊”“我是多么有能力的父母啊”“你是多需要我,离不开我啊”的感觉?是不是为了“看,我这么为你付出,我老了你一定要赡养我,照顾我,孝顺我”的隐含目的?

  女孩子谈恋爱的时候,为爱人做这做那(其实很多时候他并不需要),小到洗袜做饭,大到找工作筹钱创业等,是不是为了让自己沉浸在“你看,我是多好的一个女朋友啊”“我是多爱你啊”这样的爱的感觉中?是不是为了满足“你是多需要我,离不开我”,“我为了付出这么多,你难道还敢背叛我”之类自我催眠的安全感?

  还有那些为好朋友做各种人生的决定,比如恋爱对象的选择,工作行业的选择,或者帮助他/她解决各种生活难题的人,是不是为了满足“我就是比你更牛逼”“我是多么正确”的心理需求?是不是为了陶醉在“我是多么热情,多好的一个朋友”的感觉中?就像我自己,回答豆友的求助豆邮,老实讲,一方面是真心想帮助别人解决烦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那种“我写的文字还是有些价值有些影响力”的心理需求。

  我们到底有没有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我们是更在乎对方真实的需要,还是更在乎自己的付出,更陶醉于自己的热情与能力?这些问题似乎不容易给出明确答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懂自己的心。

  我老爸给我讲了一个他朋友送礼物的故事。我们姑且叫他农民伯伯。农民伯伯年轻时候结识了一个来乡下插队的上海知青,两个人后来成了好朋友。上海知青返城后邀请农民伯伯去上海游玩,农民伯伯带上了他认为最好,朋友也会最喜欢的礼物——笋干,而且是由嫩嫩的笋尾巴晒制而成的笋干。没想到上海知青收到礼物后却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不够意思。“又老又硬的笋头才是好东西啊,我才最爱吃。你怎么这么小气,只送我嫩嫩的没有嚼劲的笋尾巴?”

  为男友过生日和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人与人相处,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一般的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的错位与偏差。这种错位与偏差有的是信息分享不对称造成的,有的是知识体系不同造成的,有的是心智模式不同造成的,还有的是信仰、习俗、价值观等不同造成的。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于自己固有的观念、价值体系等,以自己的需要去揣测别人的需要,所谓的为了别人好的选择也只是自己心中的执念,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已。如果我们是真心实意为了对方好,想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那就要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最好去问一问:“你需要什么?”

  回到我为男友过生日的那个故事上来。当我明白自己“过生日,吃蛋糕,上餐厅”的执念从何而来时,也就放下这一念头,并且懂得尊重男友的想法,满足他的需要。最后,我们一起牵着手去菜市场买了菜,然后在家吃了一顿可口的生日晚餐,开心地庆祝了一番。

1

  微博:meiya慢慢来

  http://weibo.com/meiyang86

  豆瓣主页:meiya

  http://www.douban.com/people/meiyang/

  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http://site.douban.com/214956/

  编辑|于萍 实习生|马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选择 人生 父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