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说她来纽约了。在时代广场旁的一家酒店见到她,依偎着戴安娜,琳琳大方地介绍,戴安娜是她的爱人,从澳大利亚来纽约公干,她跟着蹭休闲度假。
琳琳是在新加坡认识的,为马来西亚华人,获取工作准证在狮城工作。她对狮城似乎也没有归宿感,总喜欢跟着我,和一群从大陆来的朋友们混在一起。在狮城车就像中国一样贵,她总是驾着一辆车,心甘情愿地给我们当司机,说是公司的车,她可以假公济私。她的中文讲得不是太流利,交流没有问题,深奥的话题就必须用英文来阐述,她常打趣说自己的中文水平就是小学毕业。她还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对之充满了好奇,幻想着有朝一日去中国寻根,看看她祖辈究竟来源哪里。
从来只是把琳琳当作一闺蜜,也没有任何迹象告诉表明她是女同,那时还稀里糊涂地尝试着做月下老人,把她和一清华理工男牵线在一起,原来摆了一个大乌龙。现在想来,她的头发总是剪得短短的,很清爽干练的样子,不过笑起来竟然有些腼腆,似邻家女孩。往事如烟,人生如雾,很多时候,也许我们都是雾里看花,只看表象而已,还是觉得朦胧感最美。
然后那一帮混在新加坡的朋友各奔东西,来加拿大和美国的居多,留在当地入籍做新加坡人的为少数,琳琳去了澳大利亚,说厌倦了新加坡的单调,然后便天各一方。忽然便收到电邮说,她来美国度假,见面后彼此聊起的话题,自然是这些年彼此的经历,才知她生活的更多细节。
她原本向公司要求调工作到澳洲,只是觉得新加坡郁闷,到了澳洲才发现,她原本可以做真正的自我,认识了戴安娜,人生才算得一知己。令她惊奇的是,澳大利亚的移民法,竟然允许同性恋者,为配偶申请永久居留,获取澳洲绿卡,原本去澳洲只是一个人生探索,并没有长住意图,想着她的根还是在大马,叶落归根,总归要回到父母身边,这是华人的传统,虽然她对自己是华人的认知有些模糊。
琳琳就如此成了澳洲的媳妇。戴安娜金发碧眼,一标准西方美人,即使走在纽约的街上,也会有极高的回头率。琳琳似乎从来没有告诉父母,她的性取向,华人居多的大马和新加坡似乎都很难让她自在地生存,选择澳洲,躲得远远的,似乎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她来说,一切似乎都是自热而然,没有什么追时髦,只是体内散发的一种化学物,让她觉得和女人生活在一起,更自在,更本能。
戴安娜对纽约一网情深,她已多次来美,琳琳则是第一次登上这新大陆。戴安娜说她可能会来美国工作,并对琳琳说:在美国的大多数州,她们的婚姻也是合法的,虽然美国的联邦法还没有正式通过同性婚姻的合法性。不过美国的移民局这几年也像加拿大和澳洲并拢,出台一条法案,允许美国公民可以为同性外籍配偶申请绿卡。
问琳琳会来美国定居吗?她情深意切地看着戴安娜,那是她的避风港,她会亦步亦趋,今生厮守,不离不弃。只是她喃喃了一句:在哪里都无所谓,只是不要回大马就好,她无法向家人交代,那里,容不下她和戴安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