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置顶
调整字体
搜索
评论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众筹一个“乱”的北京设计周 好过任何一刀切规划

2015-10-08 00:01:04 来源:新浪时尚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语:混乱有时候好过整齐划一,它带来自由竞争和选择。(来源:好奇心日报 文:胡莹 石玉)

  从做攻略的角度来说,北京设计周是一场“灾难”。

  整个设计周从中秋假期前开始,绵延到国庆假期末,一共包括 7 大版块,若将设计贸易、设计服务之类的版块搁置一边,仅看个人趣味最强的、内容最丰富的设计之旅板块,就涉及活动项目 366 个,承办机构 242 家,遍布北京 8 个城区及天津、河北的 28 个文化、科技创意园区——就连门头沟、密云、延庆等地儿也都能寻到设计周的踪迹,而在遍布京津冀的口号下,我们在北京设计周的官网上还找到了“天津大运河设计之旅”以及河北廊坊上善颐园 “设计为民生——健康住宅”12 间公益设计展。

IMG_0198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现场

  但这一切都好过那种一刀切的所谓设计展:组织一群设计师和他们的展品,找一个大礼堂,然后做宣传卖票。虽然北京在电影节和时装周之类的事情都比上海逊一截,但是在组织设计活动上,要比上海设计节靠谱太多。

  如果你恰巧去过伦敦设计节或者米兰设计周,你会发现类似杂乱无序的组织方式。这可能是大型设计周的魅力所在,以平台的形式让各种承办商各取所需,而他们彼此之间的竞争会让参观者对“设计”这个主题进行更多思考。

  拿北京设计周来说,一个叫“设计之旅”的机构会针对各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色和建设规划,来安排相关设计活动。

  今年的官方主题是“设计为中国,设计为民生”,但用负责人冯婷的话说,就是在关注一些国际化的设计师,或是与其他国家、其他城市的设计周互动之外,会将重心更多转移到中国本土的设计师身上。

  所以“东城创意胡同”就是带动老城区生态更新,探索设计创新如何帮助疏解中心城功能;西城的重心则落在“白塔寺再生计划”与“大栅栏设计社区”,核心就变成了如何利用文化作为主驱动力来做社区改造;海淀的“创億梦工厂”更像是为创客搭建的一个对接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众创空间;朝阳的关键词又转向了时尚产业、手工艺等等。

  社交网络里流传着不少今年北京设计周的攻略,比如‘精华版线上观展指南’或是‘6 个关键词、34 个精选项目,北京国际设计周重点导览’,我们此前也曾出过一份指南‘北京设计周周三开场,我们精选了 12 个项目随你逛’。

  如果是对设计或是艺文类活动感兴趣的人,多半会对这一类攻略感兴趣。毕竟设计节不同于家具展或是摄影展,只要走进展馆循着一条路径就总有办法观全局且不会漏掉什么,观展的方式你既可以选择细细揣摩也可以一扫而过,耗上一个下午或是一整天已经算是很奢侈的事。但在设计周,这样的观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如果不看攻略,遍布全城的活动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如果你想看的两个展览一个在五环边的草场地艺术区,一个在北京城中心的大栅栏,光是赶路的时间恐怕都得耗上半天。

  “设计之旅”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其实没什么存在感:提前一年和大的策展团队或者大一些的设计公司聊内容,并确定主题,然后再拿这个主题去做招募。

  冯婷从 2012 年开始做设计周,当时他们连一个完整的招募流程都没有。尽管如今要高效运营数百个活动,但“设计之旅”的常驻人员只有冯婷一个人,只是在每年的六七月成立设计周组委会时,才有临时的工作人员补充进来合力完成此事。

  而你看到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加盟的形式完成的。举个例子,如果是 798 艺术区的一间独立美术馆,他们的展览不管是从场地到内容都是他们独立完成的,只要内容和品质符合设计周的要求与调性,申请后就会被纳入到设计周的板块中来。

  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活动质量高低,高度取决于活动加盟者本身。

  曲慧是“小星球”国际儿童设计分享平台的发起人,这次设计周,她在 751D·park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筹备了两个活动,一是与宜家家居联合主办的“玩耍实验室”,二是一个专注于儿童设计的专业论坛“为孩子而设计”主体论坛。

  有了设计周的名头,很多事情的推进也会更顺畅一些。个体主办方既可以选择去和场地方协调租赁场地,设计周方面也会给他们推荐,并且会有租金上的优惠。这可能是一个行政组织应该扮演的角色:不干涉运营主体本身的操作,但是提供规范和行事规则,以及最大限度上的便利。

  但 366 个活动公众会选择去看哪个?媒体会重点关注哪个?设计之旅团队也没有倾向。

  如果你仔细观察设计周期间人气高涨的那一类活动,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主办方或是活动本身早已收获了高关注度,设计周的介入更像是锦上添花,比如大栅栏设计社区;另一种则是依靠明星来获取关注度的策略,比如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 Jensen’s Garden 展览。

  我们很早就报道过杨梅竹斜街的复兴,这里平时就是艺文爱好者们集聚的胜地,北京设计周的介入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扩音器。每年设计周期间,大栅栏跨界中心会把腾退出来的一些空间分给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做临时展览和寄卖,而这里的常驻店铺也会推出一些与平日里不同的展览或是活动参与其中。

杨梅竹斜街的复兴杨梅竹斜街的复兴

  但今年,大栅栏地区的“新中势”设计展办得差强人意。位于北京大栅栏的劝业场是今年北京设计周的主展厅之一。如果“中式设计”是一所韵味丰厚的大学,那在劝业场展出的大部分作品只是小学生潦草完成的暑假作业。

  劝业场

劝业场劝业场

  劝业场前身是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劝工陈列所,建成于 1905 年,曾是一幢综合商业楼,110 年后,巴黎圣母院的改造团队和国内专家一起共同将它修缮起来。“新中势”设计展的全名叫“心灵美学新中势”,整个展览共占据了劝业场的四层,前三层的主题分别是“对照记”、“新中势”、“再生活”,第四层的内容则多一些,有朱炜抽象艺术个展,还有心源设计的手工茶、手工巧克力,以及名为“回响”的中国古乐表演。

d039a5a68806艺术展
日本设计师 Jun Yamadera 和他的自行车日本设计师 Jun Yamadera 和他的自行车

  日本设计师Jun Yamadera 和他的自行车日本设计师 Jun Yamadera 和他的自行车

华雍华雍设计

  我们认为它幼稚的原因,主要是把所谓“中式”理解得过于肤浅。对设计师来说,作品或许是他们唯一的宣讲。如果作品的力道不够,设计师不得不用“宋明美学、朴素之华、人文气息”这类词加以解释,这件事就变得没意思极了。事实是,我们在展览现场看到了许多过度解释的作品。

  Jensen’s Garden 艺术展则更像是在借设计周平台造势。

  早在数天前,一份云集了国内外设计大咖的嘉宾名单就已被公布,包括工业设计界当红明星 Marc Newson、纽约 Moss Bureau 创始人 Murray Moss、哥本哈根 SPACE 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 Peter Bundgaard Rützou 以及中国时装设计师 Masha Ma,建筑师张永和、马岩松、朱小地、刘家琨、胡如姍——用该展览艺术总监翁菱的话来说,前来论坛的一众中国设计师算得上是中国设计界的顶梁柱了。

Jensen’s Garden 艺术展则更像是在借设计周平台造势Jensen’s Garden 艺术展则更像是在借设计周平台造势
与翁菱创办的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来联合主办这次活动的还是丹麦设计界的翘楚品牌 Georg Jensen与翁菱创办的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来联合主办这次活动的还是丹麦设计界的翘楚品牌 Georg Jensen

  与翁菱创办的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来联合主办这次活动的还是丹麦设计界的翘楚品牌 Georg Jensen 。

  整个展览以“都市花园”为主题,在玉河一号的老北京四合院之间搭建出一件梦幻的空间装置,整个装置以四合院的肌理为底色将其朴拙古韵融汇于现代材料的简约气质之间,紫藤、绿萝、竹子、桂花等植物充盈其中,像是一座绚烂的花园迷宫。

ae0d488917f1格调聚集地

  而为了 Jensen’s Garden 的揭幕,翁菱还专门请来了 SPACE 的创始人 Peter Bundgaard Rützou 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建筑师朱小地一起做了全球首个丹麦生活方式总和体验馆 Georg Jensen Hus,既有展厅、设计餐厅,亦有咖啡馆与酒廊,营造出一方不同以往的格调聚集地。

  但在这些大体量、高关注度的活动之外,一个个分散在街头小巷的微店或是微型展览或许才是让设计周真正丰富起来的原因,它让设计变得日常、与人亲近,没有门槛,它是免费的,且绝大多数活动无需门票或预约,区别于大型论坛的高冷与生硬,也更能够激发公众的好奇心。

  这才是一个设计活动的魅力所在。

文章关键词: 北京国际设计周 北京设计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