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置顶
调整字体
搜索
评论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反奢侈情结”兴起 奢侈品牌该如何自救

2014-07-25 09:13:47 来源:国际金融报 收藏本文

  提升品牌技能

  当曾经趋之若鹜、供为神明的奢侈品变成人手皆有,甚至假货泛滥的撞车款,高贵稀有的形象不再,还落得一身俗气。膨胀的市场和微妙的心态考验着品牌运营的策略与宗旨,是矜持还是奔放、是低调还是张扬?

  市场萎缩、利润下滑、评级降低,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于是“救赎”成为奢侈品牌的年度主题,一场艰难的市场保卫战已经开局。

  2013 年,阿玛尼旗舰店与Dolce & Gabbana旗舰店在上海外滩三号与外滩六号相继停业;而在外滩十八号,百达翡丽与宝诗龙也一并撤出。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与在华销售的疲软,奢侈品牌在 中国一路高歌猛进的扩张态势,似乎戛然而止,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都表示会放缓在中国的扩张。

  在放慢扩张脚步的同时,奢侈巨头也纷纷出招,提升品牌“技能”。

  奢侈品集团LVMH正在花重金打造一项高级工匠培养计划。自今年9月开始,大约会有20名有志青年在珠宝或时装设计领域开展为期两年的学位课程。

  LVMH集团的执行副总裁Chantal Gaemperle认为,此次培养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年轻人了解和认识高级工匠这个行业。他分析,现在的人并不一定知道这个行业以及这些工匠所能创造的价值。

  “我们希望这个行业能够一直存活下去,并且有适合的继承人选。这些人才将是品牌核心价值所在,未来他们的手中将诞生令人惊艳的作品。”

  Gaemperle相信理论教育和工作实践经验的相结合,再配以优秀的指导,将能为培养高度熟练的工匠打造一个绝好的平台。因为培养一个专业工匠需要大量的投入,一般只有1/5的高级珠宝学徒能够通过8到10年的培训期,最终练成最高的工艺水准。

  目标转向俄非

  尽管奢侈品大佬们使尽浑身解数讨好中国消费者,但该市场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奢侈品巨头又将眼光转至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奢侈品市场一直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市场之一。从时装、香槟、私人热带小岛到16世纪的威尼斯豪宅和达米安·赫斯特的艺术作品,过去10年,俄罗斯奢侈品零售空间增长3倍至165万平方米。俄罗斯消费者会花收入的15%用来购买服饰,而这一比例在德国仅有5.6%。据美国贝恩咨询公司推算,去年俄罗斯人花费88亿欧元购买奢侈品。人口众多的中国虽然在市场规模上领先,但在人均奢侈品消费额方面,俄罗斯却达中国的4倍以上。

  俄罗斯投资机构Arbat Capital董事总经理Yulia Bushueva称,为了迎合俄罗斯市场的需求,奢侈品正在试图转变策略,像在欧洲成熟市场一样进行直营。Yulia Bushueva称,即使在伦敦的哈罗德百货和哈维·尼克斯百货都没能看到一些让她兴奋的东西,“但是在俄罗斯我能轻易找到一些我喜欢的衣服”。

  据悉,爱马仕、香奈儿、LV和普拉达已相继将俄罗斯的特许经营方式改为直营方式。

  与此同时,非洲市场也成为奢侈品企业的下一个目标。近年来,肯尼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层人数越来越多,这部分人具有强大的购买力。他们对高端名牌服装的市场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肯尼亚充满潜力的市场已经吸引了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英国鞋子品牌Clarks等纷纷与当地的商家展开合作。

  在中产阶层兴起之际,人们对设计师品牌需求和服装讲究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国际时装奢侈品品牌也趁此机会纷纷涌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以求在这日益兴旺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

上一页 1 2

文章关键词: 奢侈品 市场 自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