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圈和时尚圈

2015年12月18日15:47  时尚专栏  作者:shelly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Shelly周靖蛟

  这是一篇我写于三年半之前的旧文。在这个信息庞杂,快速翻篇的年代,昨天再热血沸腾的事到今天就恍如隔世,三年半已太久。文中谈到的一些状况在改变,曾经并不相干的两个圈在逐步融合。但三年半也可能不够长,服装媒体与时尚媒体依然有着不同的语境语系,而在我少有加入的几个专业群之中两个“圈”的从业者依然泾渭分明。作为开始就游走于两圈之间,时不时有点“跨界”之感的人来说,觉得这篇旧文还是有点现实意思。于是稍作修改,如下。

  前些日子和朋友聊天,这位朋友感叹服装圈无时尚。朋友海外留学回来先是在一家投行工作,此间与时尚新媒体(当时网络媒体还算新媒体)之类多有交集。现在打算自己创业,转而投身热火朝天的网购事业。原本以为卖服装是件时尚的事,朋友拿出在投行里练就的行业调研精神,花数月深入服装产业,跑了无数的企业,走了N多的与服装相干的上下游渠道,见了无数的服装圈中人。结果发现,服装圈与其原来接触的时尚圈根本就是两回事,多数服装企业中人思维恒定,与外界风起云涌的时尚潮流乃至信息资源从无交集,似乎游离于时尚主流之外。朋友对此大感不惑,也很想与我就此交流。(后记,据说两年之后朋友卖掉了初具规模的网站,坚定离开了他曾经看上去很时尚的创业)

  我告诉他,关于这点我深有体会。中国的时尚圈与服装圈交叉层面之小,说到其中原因,无非还是个产业升级的问题。2001年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服装协会,当时作为一名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觉得这是绝好观察与理解服装整体业态的一个大平台,也更期待由此进入理想中的“时尚王国”。实际上理想与现实存在落差,当时行业协会所辖无非是服装加工企业、面辅料企业,以及部分国资“名牌”或少量自主设计销售的本地品牌;甚至当时在市场终端份额比较大的外资品牌在协会的List里也难觅踪影。这是一个整体以“制造”为导向的服装生态,在那样一个语境中“设计”有时是相对稀缺的元素,而多数“服装”连“时装”都谈不上。那一度是服装设计大赛蓬勃的年代,代表着人们对这个产业由“制造”导向“设计创意”的希翼。那样一个本土服装产业生机勃勃,但尚未建立起时尚品牌与消费的生态圈系,我们通常称之为“服装行业”。

  剧烈的改变发生在06年之后,个人观点06年至12年是一个阶段,13年之后至今是更为加速的变化阶段。06年之后国际快时尚品牌开始大规模进入国内,之后几年随着商业地产和零售空间的增长迅速完成了一、二线城市的时尚大众化普及进程。而虽说奢侈品牌90年代就开始进入中国,不过中国被视为重要新兴市场却是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至11年、12年国内奢侈品消费达到井喷式的增长,并且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美国和日本需要十年时间完成的奢侈品消费进阶转变。热血沸腾的奢侈品牌大佬们一度讨论起如何“深入中国三四线城市”,中国被纳入品牌全球化的最热点区域。在短短5、6年的“快时尚普及化”和“奢侈品大众化”进程中,中国的服装产业被被动而迅速地纳入了国际时尚消费系统的生态圈。这一阶段也正是80后进入社会的阶段,所以他们成为了雏具形态的中国时尚产业的主体。之后85后,90后,95后,越来越年轻的面孔活跃于这一年轻的产业中。

  所以不过几年间,我们才有了“时尚圈”。先说说所谓的时尚圈吧。狭义上理解的时尚圈,大概可以从某个号称“城中盛事”的时尚派对中想开去:比如其中一定有极少数的时装创意创作者,包括设计师、造型师和摄影师等。说极少数是因为其实大多数商业品牌的设计师也是默默无闻的,他们无暇也无感在时尚派对中亮相。这里所说的设计师,通常是被热捧的“设计师品牌”主设,是能在时装周期间办场秀,多少有点“星相”的设计师,至于从商业市场角度看是否成功不在衡量之列。另外必不可少的就是时装编辑了(这两年发生了变化,时装博主和自媒体达人更当红),尤其是那些装扮高调、交游广阔的部分,基本构成了时尚圈的中坚力量。再有就是这几年迅猛发展的时尚相关行业人士,比如品牌公关、买手店主理等。当然还有诸多混迹其中的熟悉面孔,以打扮夸张,用力稍显过猛示人,暂且可以称为“达人”。他们或许并非真正从事这些行业,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是时尚爱好分子、自由职业者甚至可能是在校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并没有派对或活动的请柬,但却能够凭借着与各大时尚界人士的交情,游刃于这样的场合;他们也可能以“一天换8套衣服”的精神成为时装周期间频繁出现在“街拍”镜头里的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未来完全可能进入这个行业。明星或名媛是这道时尚大餐上的闪亮点缀,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明星或名人都能够算得上是时尚圈人士,只有被当下年轻人热捧或本身时尚段位够高或与品牌关系够好的才能够划入这个名利圈。

  再说说服装圈吧,也只能说狭义的,以成衣或定制品牌为主流,下游的面辅料或加工等不在此列。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成衣品牌大概始于90年代初,到今天不过短短20多年历史。90年代中期曾是原创设计师品牌的一个发展阶段,开山人物是陈逸飞先生,他的逸飞服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启了中国服装品牌的创意之路,而曾经服务于逸飞服饰的设计师后来也大多成为了国内原创设计师品牌的领军人物,比如素然的创始人王一扬。而其他差不多时间创立的品牌是伴随着服装产业集群地的发展而来,包括“福建帮”、“温州帮”、宁波男装以及后来的深圳女装、杭派女装等等。20年间服装产业风云变幻,大浪淘沙,能够存活积淀到今天并成为真正品牌的公司已成为中国服装产业的中流砥柱。这些公司与新晋的品牌成为向时尚产业转型的领头者,他们的运作模式正日益国际化,包括请专业的公关公司策划活动,从定期的媒体预览到时装周品牌发布秀再到VIP活动等,这些变化这几年已经成为常态。而事实上走到这一层面的服装公司还是少之又少。在产能过剩,服装“品牌”多达数万个的庞大产业背景下,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滞后的品牌消费观念以及缺乏文化技术创新人才等都是大多数服装企业存在的问题。热衷于学习“快时尚”却依然是一年两季漫长的产品开发周期;过分以市场为导向的系列产品开发Low到上中国特色的“流行资讯网站”寻找“爆款”和“抠图”;渠道下沉和变迁伴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复杂局面。

  写到这里也是够了,这复杂的情形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话说新生代与传统产业划清界限,热情拥抱更为国际化的系统。不过时尚产业也远非表面看到的光鲜亮丽,脱去光环之后是现实发展中的艰辛与寂寞;而从“设计师”成长为“品牌”那几乎是小概率事件。我的一位友人近20年前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之后一直独立在欧洲发展。相对于这两年国内刚起来的Showroom或买手店,她可谓一开始就进入了这一系统,从巴黎贸易展Tranoi到VendomeLuxury他们是最早参与其中也可以说是最早的独立设计师国际化的品牌。然而,品牌成长的过程一路走来可以说冷暖自知。

  可以这么说,时尚圈或是服装圈,至少在现阶段的中国,还是相对分离的两个圈。无论是亟待转型的服装圈还是尚处于初期的时尚圈,浮华并非是它们的内容。少了实业的支撑,再梦幻的光鲜都是缺乏根基的。时尚产业的发展需要品牌的积淀、资本的介入、创新与数字的驱动以及文化与评论体系的有效建立。否则,缺乏内容的产业无法被真正纳入国际主流的时尚语系中,无谓的坚守最终只能是“困守”,并在矫情中告别。

  本文为专栏专写,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联系邮箱shelly_z@163.com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服装圈 时尚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