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侯虹斌
《新闻晨报》上有一则新闻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议。起因很简单:一位女子在家装摄像头监控男友(在卧室台桌的玩偶里面装针孔摄像头),该男友则给手机安装了某款防查软件来躲避其不厌其烦的翻手机。发展到后来,男友说,“她总是以拿我手机玩游戏的名义,悄悄查看我的电话号码,翻阅我的短信和微信,查看我的朋友圈。后来发展到偷偷给我的女性朋友和同事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女友还趁他洗澡的时候,用他的手机给他的一个女同事发微信,约人家出来吃夜宵。
当然,这对情侣以分手告终。
我注意到,在已有的四五千条评论当中,以女性的回复占绝大多数,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一是,这个男友,你心里没鬼,怕什么查?你有夜不归宿且关机的记录谁能相信你?二是,不应该查,我就从来不查我的男友/老公,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了,查又有什么用?
类似这样家长里短的帖子,基本上都是“月经帖”,每个月都会有掀起一两次讨论热潮,明明道理早已简单得妇孺皆知了,却还是一轮一轮地包装成新问题反复地出现。我要是情感专家,一定会无语问苍天:启蒙了几十年,石头都应该发芽了呀?
但这则新闻的意义不在于给于答案,而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女人的不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因为许多女性没有自我,哪怕同样也在工作赚钱,她们也仍然需要从旁人那里确认自己的价值。她们已丧失了在两性关系之外进行自身心理建设的能力。
像新闻里出现的这位女性,她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警惕状态,提防着男友偏离她的轨迹。这就是常见的“作女”,实则上也是一种心理变态,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但这样的女孩,不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而且会合理化和美化自己的动机,以“爱”作为垄断男友人身自由的借口。你如果问她是否决心分手且想索要赔偿,才设局“捉奸”,她一定会茫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她的“监控”,并不带有具体目的,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安全感”:“捉”到“奸”了,她会歇斯底里、无可奈何,哭泣地等着“被分手”;“捉”不到“奸”,则心有不甘,继续设更多的局,直到满足自己“被背叛了”的假想,进入上面那个循环为止。
而这种安全感,能叫做安全感么?当然不能。这种“作”,是一种隐藏的人格缺陷,以女性发病居多。所谓的“作女”,就是她们不相信自己能拥有健康的感情和两性关系,必须用各种试探、考验、监测的手段,来证明对方对她的爱不是真的、证明对方对不起她,直到把男友吓走;这样,她们就稳稳地居于“受害者”的位置,获得了讨伐负心人的权利。——只有这个哭泣的怨妇形象,才能抵达她们最安全的定位,才能让她们找到内心的平衡:看,我没说错吧,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不配好东西。而且,她们都有一种“要独立、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
当然,我不能说这个新闻中的男友就一定是无辜的,谁知道呢。但一段关系让你疑虑不信任了,分手的主动权应该在你自己手中,而不是设计圈套、营造出一个贱兮兮的受害者形象。仿佛“被抛弃”是一个特别迷人、特别有魅力的标签似的。
事实上,人群当中偶尔出现某种人格缺陷的人,并不奇怪;但这种“作”,为何只在东方女性中特别常见?为何她们总喜欢一哭二闹三上吊?为何总喜欢当“二十四孝女友”、随时查岗?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认知里喜欢把女性定义为依附性人格,要求贤惠、懂事、柔弱。女性的“受害者”这个形象,可以获得道德优势;伤得越深,跌得越低,在道德上的势能就最大。而我们是一个“讲道德”的大国,喜欢挟道德而号令天下;所以,一部分心理无法断奶(哪怕自己能挣很多钱)的女性,找到了一个获得“安全感”的新方式:折磨自己折磨他人,证明自己是一个需要“爱”的弱者,是一个“很可能”被抛弃被背叛的弱者,那样,在道德上就无往而不胜了。
就像这则新闻中的当事人,早分手早超生。但是,问题的解决是很容易的,但消灭源源不断出现的幼稚、乃至弱智的问题产生的土壤,却是难的。
编辑|士谦 实习生|殷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