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陶妍妍
写过王菲的人太多。
她是站在华语乐坛巅峰位置的女子,无论歌唱事业还是爱情人生,都有着自己的路径。从某种程度上说,“王菲”这个个体,因为自身的慧根,加之群魔乱舞娱乐圈的诸多磨砺,已日见修得圆满。如今的她,强大到可以独自成为闭环,别人的来与去,走或留,都只是蜻蜓点水,对她来说也只能锦上添花。
所以这样的人生,旁人怎么好意思指手画脚。
但既然领了读者的命题,文债总要还,硬着头皮说几句个人观点,注明和天后无关。
网络喜欢给明星做关系谱,若拉出王菲的关系谱,那张表上我最喜欢的人是窦唯,其次是窦靖童,然后才能排得上王菲。
窦唯日后再聊,倒可说两句窦靖童。
有段时间网络疯传《my days》的MV,镜头前的童童像个日本小男生,酷拽死了!瞬间觉得这孩子比她妈够劲多了!拉出第一首歌《Blue Flamingo》来听,声线与王菲有几分相似,虽然因年纪不同火候差别不是一点半点,但气息明显比王菲要厚很多。
听王菲的《匆匆那年》,感觉她的气息越来越细若游丝,像清晨阳光下缀着露珠的蜘蛛网,不能说不美,不剔透,但总让人担心哪阵风一吹就会断。而窦靖童身上却带着股初涉人世不管不顾的元气,是落满露珠的细草,任谁鲁莽地碾过去,正午的太阳一晒,又会不知死活地挺起来。
我们都是生物,必须在岁月面前谦卑。
那关于王菲,还要说些什么呢……
好吧,首先,必须承认她是个音乐上的天才。
作为文工团女高音的女儿,会唱歌应该是基因决定的,但能走到今天天后的位置,她的慧根不可忽视。
王菲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她有个工程师父亲,还有个唱女高音的妈妈。这是个可怕的家庭组合。理工科的父亲对儿女情感的表达基本是聊胜于无;而一个艺术家母亲如何学会在更年期与青春期女儿相处,更是个人性难题。加之父母在她童年时长期出差,王菲曾经说:“整个童年,和我最亲近的是邻居大妈”。如今她颇受推崇的冷艳空灵的性格,谁说不是另一种成长的隐痛,一种个性的缺陷呢?
王菲有歌唱天赋,1985年,她还在上高中,就由云南音像出版社发行过一张《记得我》的专辑,封面上的王菲穿着红白相间的毛衣,带着细长的珍珠项链,表情是80年代月历画报上的模式。但作为歌唱家的母亲,却不希望她在舞台上体验世态炎凉,关于未来,母女俩有了第一层隔膜。
高中时王菲颇为叛逆,初恋是个邻班男生,一心想让她考大学的母亲面对女儿的初恋束手无策,居然拿着日记本闹到学校,这种艺术范的管教方式只能让女儿觉得颜面跌尽,也就是这件事后,王菲选择跟随父亲移居香港,虽然那时她已拿到了厦大的录取通知。
刚到香港时因为个头高,王菲曾当过一阵模特。后来,有人无意间听到她高二那年出版的一张专辑《风从哪里来》,那张专辑全部翻唱及模仿邓丽君作品,她甜美高亢的声线被香港制作人发现。1989年,王菲走进位于金佰利道的一间录音室,结识了香港著名音乐监制梁荣骏,改艺名“王靖雯”。
10年后的1995年,王菲又发行了一张翻唱邓丽君歌曲的《菲靡靡之音》,向偶像再次致敬。将两张专辑拿出来对比,惊奇地能听出一个人的成长,虽然声线运用变化不大,但1995年的王菲在华语歌坛如日中天,足够的江湖地位让她自信满满,把每首歌都唱成了“菲式情歌”。
当年在香港的起步并不容易。在港人眼里,这个叫“王靖雯”的女歌手虽然声音棒,但打扮老土,脾性上更与本港人格格不入,她成了当时歌红人不红的典型。但当时新艺宝唱片公司老板陈少宝却把赌注压在了她身上,虽然那时的香港市场对国语歌完全没认同感,但港籍歌手中很少有人可以达到邓丽君的高度,更少有人拥有王菲这样的嗓音。推她入市,可能是种冒险,也可能因为新鲜而杀出一条血路。
1989年,她在香港推出第一张专辑,就叫《王靖雯》。那时林夕就已给她填词了,不过当年的夕爷没有今天这样玄幻,基本每首歌都在讲一个故事,粤语咬字过于用力的王靖雯,在努力通过音乐做个合格的港妞。
日后证明这个生意人的赌注下对了。
虽然之后她发行了几张专辑都不温不火,但到1991年,她赴美学习音乐后,1992年,推出了第四张专辑《Coming Home》。这次她以一首翻唱日本歌后中岛美雪的《容易受伤的女人》红遍全港,迅速奠定地位,此曲也成为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在虾米音乐库中,王菲的专辑多达86张。在这么多专辑中,我最喜欢的,却是发行于1996年的《浮躁》。
那张专辑的封面,是王菲的两张照片。右边那张,王菲的眼神中有直视世界的喜悦。那也是众多专辑封面中,唯一一张她会笑的眼睛。
那时,她刚与窦唯结婚。
因为在帝都度过一生最重要的青春期,王菲个性的底色还是个北京大妞,她执拗、坚硬,只会讨自己欢喜。当年她和窦唯恋爱时,接受采访,“我觉得爱情就是爱情啊,就算明天我爱上一个水管工也不奇怪啊。”那时为了从姜盺手中抢得窦唯,她也颇辛苦。但我不相信那些心机说,就是爱了,爱了这个小个头的,白净的,沉默的,才华冲天的大男孩,喜悦都来不及,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心思呢。
在她诸段恋爱中,有过磨砺有过提升,有过受伤有过喜悦,有过成就有过渡人……但回望下来,她怕还是要感谢窦唯的,感谢自己曾爱过一个才子,如果没有窦唯,没有他当时向自己介绍小红莓,没为窦唯为她打造出一条菲式情歌的路,没有那个1,之后所有的0都是无为。
《浮躁》这张专辑中,可以听到不少窦唯的影子。特别是最后一首《野三坡》,此曲可以放入窦唯之后与“不一定”合作的任何一张专辑中。王菲那个虚幻缥缈的声线,以及她后来关于“唱歌未必要有词”的著名言论,怕都是来自这个男人的启发。
不管王菲承不承认,在我看来,是窦唯为她点石成金,让爱丽丝可以开始梦游仙境。也可以说,王菲本就是个活力十足的烟花弹,但若不是碰到窦唯这个火星,怕还是要等很久才能升空绽放,也有可能会被岁月浸湿,自此成了哑炮。
那张专辑中,收录有至今我最喜欢的一首王菲的歌,就叫《浮躁》——是她自己做的词曲。那首歌里的王菲,像站在茫茫草原中,对天吟唱,一会走,一会跳,天高云低,她是那样自由、随性、快乐。不是说之后她不再有如此快乐的时刻,而是有些快乐,只属于那个年纪,那样的机缘——就如同16岁的初吻,是春雨打湿了粉色的樱花瓣,甜美难有。
在第一段婚姻里的1996——1999年,王菲发行了三张专辑,分别是《浮躁》、《王菲1997》和《唱游》,其中有不少经典歌曲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当年在东京武道馆个唱中,王菲演唱了窦唯的成名曲《Don’t break my heart》,窦唯作为鼓手同台演出,被粉丝传为佳话。又有几人知道,演唱会散场后,窦唯气的摔鼓槌,因为王菲唱的全不在鼓点上。
才子与才女的爱情,因为少了平凡人的迟钝,因为太过旗鼓相当,有时更步步惊心。过日子终归只是过日子,或许这也是她之后选择了李亚鹏的原因吧。
这段婚姻最终失败,坊间传言多多,但不能否定式是,这三年里,王菲彻底形成了自己特立独行、肆意张扬之余又温柔内敛的风格。王菲有了自己更加明显的个性,也给了歌迷爱她的理由。
多年后当初的恩怨都已释怀,回头再看,这难道不算是她至今最好的一段爱情吗?
1999年,两人离婚。
王菲随后推出《只爱陌生人》、《寓言》、《你王菲所以我王菲》,她越来越华丽,越来越坚硬,她像一个绚烂的玻璃钢当代艺术品,惊世骇俗地矗立在大型SHOPPING MAIL巨大的人流中,冷眼旁观着路人的诧异与模糊,得意着自我的高冷,却又期待着那个真正能读懂自己的人。
她后来的一段婚姻和一顿回笼觉恋爱都不让我惊异。
现实生活中,天才情商一向不高。因为有老天赏饭吃,有几个天才需要动用太多思虑去争取些什么呢?人类最高级别的教育其实是挫折教育。王菲在生活中可被教育的机会太少。她有歌唱的天赋,有一流水准的经纪人,还有别人没有的那点慧根——她很清楚自己在娱乐圈拥有什么样的情商水准,那做只做最简单的事,少说,不动,也就安然过了千帆。
能教训她的,让她享受公平待遇的,只有鬼蜮的人心,强求不得的情感。
当年和谢霆锋恋爱时,她说过一句,“反正男人都花心,不如找个帅一点的”。那时她刚刚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我相信当年她也真是这么想的。
但时隔多年再相见,两个人是否发现,彼此吸引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背后都背着同样一个洞——缺少父母爱意的童年,少年的漂泊,自知的冷暖,可惜谢霆锋不是个有才华的人,而且骨子里冰冷,不快乐,惺惺相惜是否就能一起携手走到彼岸,还是彼此贪恋那一点点懂得和温暖,旁人无从叙说。
倒是李亚鹏,至少给过她短暂的稳定感。她有没有把李嫣当成一个宿命,不敢猜测。
只是觉得,虽然婚后岁月她“女神”的形象依然被经纪人打理得很好,但从她的歌声里听过去,好像耗尽了所有的气力,只为在风雨飘摇中保住那一碗热汤。再也听不到《浮躁》中的信马由缰,再也听不到《红豆》中的缠绵悱恻,她《致青春》,感叹《匆匆那年》,为一帮70、80后做怀旧的代言,她的气息虚脱得如蚕丝,虽华丽精致,也易扯易断。
谁知道呢。或许这些都只是我们这些外人的臆测。
年纪大了,我很怕坐飞机,反而能忍受火车在茫茫大地上的穿行。我对自己的愿望是一顿吃三碗甜米饭,壮硕的体力能掀翻一头羊。
不知道阿菲如今的愿望是什么呢。
编辑|士谦 实习生|殷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