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尚产业与教育差在哪

2015年12月21日15:30  时尚专栏  作者:冷芸时尚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冷芸时尚

纽约,曼哈顿,著名时装学府帕森斯时装学院2楼Theresa Lang学生中心,一个金发女孩正站在台前满怀深情地怀念到:“这个系列的灵感来自于我的祖母。自从我记忆起,她就是我的缪斯…。。”。在其身旁,则是一个挂了3、4套衣服的龙门架,以及2个苗条高个模特儿。他们展示的是一组酒红色系列针织产品。这系列产品,包括了针织外套、连身裙、帽子等。毛衣采用了不同的编织技巧,呈现出丰富的面料肌理感;口袋、下摆、袖笼都做了夸张比例处理,但是衣服整体看上去依然非常实用。

这是帕森斯时装学院每年时装设计本科生毕业作品评选会的其中一幕。观众席的第一排,坐着来自于纽约各知名时装屋的品牌经理或者主创设计师;时尚媒体编辑或者博主;零售店买手;博物馆的策展人;公关公司代表等行业人士。他们都是时装行业的实践者与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没有一人来自院校,也没有一人来自本学院。本院的学生导师,只是充当了整个评选会的主持人而已。

学生介绍完作品后,评委的提问开始了。几乎每个评委都毫不吝啬地表达了他们对这组系列的喜爱。一位评委在学生刚刚结束自己的介绍时便兴奋地说道:“我真希望现在就能穿上这件毛衣。他们真是太棒了。这个色彩真是漂亮;还有材料的肌理感,整个系列的色彩组合,还有每个款之间的相互搭配组合性;你的商品企划做得非常棒……这是一组又亮眼又有市场价值的系列”;而另个评委则用“absolutely gorgeous (绝对优雅)!”赞美了设计师的系列,之后问道“你认为你这组系列会在哪个商场销售?在他们的几楼销售?会做哪个品牌的邻居?”毫无疑问,这个问题,除了考验设计师设计时对目标消费群的理解,更考量设计师是否对时装零售业态的了解——至少,设计师需要知道全国(甚至全世界)有哪些著名的买手店,他们的布局和定价如何,销售哪些主打品牌。

在帕森斯学院上演的一幕,仅仅是全球知名国际时装院校众多与行业交集的一方面。无论是在纽约FIT时装学院,伦敦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等这些全球最顶尖的时装学府里,与产业的密切交集是他们引以为豪的特点之一。

在这些时装学院,只有20%到30%左右的教师是全职的,其余都是来自于行业的客座教师。在有限的全职教师里,具备3到5年的全职行业经验是招聘条件之一。也因此,不是每个老师都必须拥有博士学位。事实上,除了做时装与设计理论研究的教授,其他大多数老师最多只拥有硕士学位。当然,这类招聘体制暂时无法在中国行得通。也因此,国内绝大多数的老师属于本院培养的高材生,但是大多未经历过商海历练。

这类教师聘用体制为国际院校保持与行业的密切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邀请行业人士给同学授课、讲座外,行业人士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参与度更是非常紧密与深刻。比如在FIT,每个同学在启动毕业设计前,都可以选择一个学校指派的行业导师,一个行业导师负责4到5个学生。他们会密切地和学生保持联系,与他们沟通作品的问题、需要改进之处、共同探讨技术难题。最后当作品完成后,学校会另外再换一批行业人士充当作品评委,评选出各个类别的最优秀奖项。

这类完全由行业人士主导的毕业作品设计与选评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了解未来所要进入的行业的小窗口。虽然这些接触不足以让他们深刻了解行业的本质,但是确实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自我表达和自我喜欢。

国际院校与行业之所以能够保持紧密关系,不仅仅依靠着强大的来自行业的客座教师团队,更有赖于每年毕业分配到行业内各个部门的校友。也因此,这些顶尖院校都非常重视校友会的组织与发展。几乎在每个国际院校的官方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上,都能看到“Alumni(校友)”的网站链接。点击进去,可以看到知名校友清单、各国(地区)校友会联系方式及活动;以及校友可以参与的购物折扣及其他社交活动等。而国内时装院校官网的校友会网站,基本上位于网站底部或者二三级菜单的不显眼处;即使点击进去,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有趣的内容,而且更新日期多是数年前。

对于这些国际院校而言,校友是他们的重要“资产”——特别是那些已经成名的校友。他们除了可以为学弟学妹们带来实习机会,承担作品评委会成员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自己的母校提供经济资助。帕森斯时装学院每年一度的Benefit Show,即是毕业生作品的展示机会,更是一个为学生募集奖学金的机会。每位参加Benefit Show的人或者机构,需要交纳从1500到15000美元不等的费用。当然,这种号召力不仅仅源于帕森斯自己的号召力,也取决于这场秀加宴会可以邀请到什么级别的校友嘉宾。2015年的特邀嘉宾是Marc Jacob。

纵观中国过去30余年的发展,服装设计教育从当时几乎一穷二白的状态,到如今已经在各方面努力接近于国际水准。比如,请企业讲座、赞助;鼓励教师和企业合作项目等。不够,从细节来看,国内的教育与产业合作,依然有许多方面有待提升。

比如,在学生毕业作品评选上,国内院校几乎依然有赖于学校内部教师对学生的相互评价。这一评价体系,不但衡量标准单一(比如来自于企业的设计师与院校设计师的评价标准差异),并且产生诸多弊端。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个特别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中,有谁敢给领导的学生评个低分呢?即使有企业派代表来参与,从目前公开的报道来看,前来参与的通常为本土私营企业服装公司的总经理或者首席设计师。相对于国际院校来自多领域的专家的参与,单单是品牌经理或者设计师的参与依然显得评委组合过于单一。 为什么媒体、策展人、公关、百货商场,还有那么多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国际品牌公司没有参与此事?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说明,国际院校是完美的。事实上,在学生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发现所学并非能所用方面,中外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即使在帕森斯设计学院这样顶尖的院校,学生毕业出来依然发现在现实工作中,在学校里学的那点儿商业知识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应付现实中的生意问题。即使在设计方面,独自完成一件衣服的设计与制作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与批量生产所涉及的技术问题也不尽一致。总之,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难度,通常超过自己的想象。他们最明显的感触就是——在学校里,设计师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调研、感觉、绘图、采购材料、加工等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而在现实里,设计师其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人际沟通上——与采购、与版师、与样衣工、与生产部、与品牌经理,还有令他们喜忧参半的买手和销售代表。如果是自创品牌的设计师,真正能让他们静心设计的时间不到他们工作时间的一半;如果没有一个优秀商业合伙人的协助,那么能贡献给设计的时间恐怕更是有限。总之,现实中的一切,与象牙塔里的学习总是那么得不搭调。

不过,在产业和教育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学术还是行业,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是富有争议的话题。即:“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教育就是为产业培训员工的吗?教育与产业,究竟是否应该保持密切关系?对于大部分行业人士而言,大家似乎有个共识:学生从学校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就应该立刻能够上手做事,为企业做出实际贡献。而学界对此的反对声似乎更多些。比如美国学者利未(Levy) 教授在其一篇写于1990年的关于“设计教育”的文章中认为,产业与教育保持密切的关系,会使得“知识”向产业“妥协”。大学教育应该主要训练学生的“阐述、解释、创造、评估与判断”的能力上,而非技能学习,因为技能可以通过后期在企业里通过实训获得。而且,与企业的合作,可能会让大学成为少数利益团体的输送者,从而成为只服务于少数利益集团的机构。 利未教授的观点毫无疑问颇有道理,但是对于企业人士来说,可能其值得批判的观点是:“企业为什么要支付员工工资的同时,还要另外培训他们?这相当于让企业招了个学徒工,同时还要支付他工钱。”对于时刻讲究效益的企业来说,这样的逻辑是难以令人说服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年一代更换工作的频率远超过他们的前辈。企业即使愿意花费巨额开支在培训上,却常常发现受训者接受培训后便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公司。

事实上,如果了解中国教育改革近30余年历史的人一定知道,在中国建国后最早的教育体制里,教育和产业曾经是亲密的一家人。1949年建国后,为了能尽快恢复解放前遭到重创的经济与产业体制,中央政府以各部委纵向管理方式,按行业性质划分,将各个行业的制造、商贸及教育全部对口归入各相关部委。比如服装专业以及服装行业,曾分别受文化部、轻工部以及纺织部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各部门统一管理着教学及产业。其主要逻辑是,各部委最了解自己的行业需要什么人才,所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以使得学生能更快地为行业做贡献。在建国初期,这种体制也确实为行业的迅速恢复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逐日爆发。比如,因为课程设计的实用性过强,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很窄,毕业后学生只能针对某一特定工种工作。一旦这种工种岗位数量减少,或者需要换岗,学生就无法适应新的岗位。可见,完全针对行业需求制定课程大纲,并非解决产业与教育矛盾的有效解决方案。

而如今在伦敦艺术大学以及帕森斯设计学院这些优秀院校里,服务于产业已只是他们教育的基本目的——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一目的已经完美达标,最多只能说他们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比我们优秀些。不过,值得国内院校与企业关注并加以学习的,可能更应该是他们最新的教学改革。在这些院校最新的教学改革中,两者都将设计服务领域从商业扩展到了整个社会领域,这些领域包括了如何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教育学生设计与制作服装?“可持续的方式”,意味着对环境保护以及对社会影响力的考量。比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未来的浪费?如何在未来裁剪时将废料降低到最低?而在服务人群方面,不应该再仅仅考虑到服务普通人群,也要考虑到残疾人士、贫穷人士、身患重病的老年人等等这些常常被忽略的边缘人士的需求。总之,设计不再仅仅是纯粹的艺术行为或者商业行为,而是真正服务于社会及人类的活动。而在这一教学改革中,因为涉及领域广泛(环境保护、医院、社区服务、可持续产品研发商等),单一依靠院校本身已经难以企及目标,而是需要院校、商业、公益机构、社区等社会各个方面人士的参与。也因此,未来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院校与产业的关系,而是院校与社会的关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 时尚 时尚产业 教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