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是一个公共空间,应该更多地去体现它的公共性。就像哈贝马斯提到的,“公共性”是指:多种意见都能在一个公共空间里面,获得发言权,同时也能在其中共同协商,实现彼此的认同。对美术馆来说,它也应该成为更独立、丰富,存在各种争议的声音,并且彼此碰撞交流的场所。另一方面,美术馆现在也越来越呈现跨学科的趋势,各学科都可以介入,并碰撞出许多新的思想和知识。这也是当代艺术界的普遍工作。
在国外,“公众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美术馆的日常工作也非常重视对“公众政策”的研究和利用。他们的服务不是说来的人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对专业公众提供专业的服务,对普通观众提供普及化的服务。广东美术馆一直是坚持学术精英主义和社会文化服务平民主义相平行的做法,即美术馆应该是以具有分量和高度的文化知识,用最开放的方式为社会和公民服务。
而我们的美术馆免费开放之后,只是很笼统地追求观众量,这是不够的。当然,现在我们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美术馆,这个趋势没错。但公众在这里需要获得什么?获得的途径如何?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现在很多美术馆都很重视公众教育方面,但多数还是比较表面化。比如说,很多美术馆一谈到公共教育,就想到教少儿画画,或让一群人到展厅画画,或者提供一些导览服务等。随着美术馆的发展,这样的公共教育形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提供更为学科化和多样性的服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