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外的蔡康永

2015年10月19日11:35  时尚专栏  作者:作势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作势 ZoomChic

  小说或者电影里常会出现这样一类男主角:相貌清秀,家世深厚,才华横溢却又叛逆不羁。

  而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作家蔡康永,恰好就符合这样一个剧情的设定。他的故事若讲起来,怕是比剧情片还要精彩。

(一)

  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剧作家白先勇创作的小说《谪仙记》,被导演谢晋翻拍成了一部电影——《最后的贵族》。

  而改编电影的编剧之一,恰是一位出生大家族的上海少爷——蔡康永。

  很多年以前,吴宗宪在《爱上9:30》中访问蔡康永,兴致勃勃聊到收藏,吴宗宪拿起蔡康永带来的一个玛瑙鼻烟壶,调侃着问“价值多少钱?20万?”

  “40万,是我爸留下来的……”面对这样的答案,即便是像吴宗宪这样见过世面的综艺大咖,也是一副“你太有钱了吧”的惊讶表情。

  一盒小玩意,随便拿出一个不及巴掌大的鼻烟壶就价值40万,这样的家世,不能不称之为显赫。

  如果他能早十来年出生,说不定还能看到自家客轮喷着黑烟,在骇浪翻滚的海峡间往返的盛况。因为他作为律师的父亲蔡天铎,正是当时中联企业公司的股东之一,而1949年沉没的豪华客轮“太平轮”,恰是属于这家公司。

蔡康永(右)与父亲蔡天铎(左)

失事的“太平轮”号客船。

  这可惜,这位少爷出生在船业公司破产后,对此事并未晓太多,父亲也保持缄默。直至他改编《谪仙记》时看到白先勇递给他的史料,才全面了解这艘“属于自家公司的轮船”的故事。

当时报纸对于这一大型船难的报道。

  即便如此,蔡康永小时候的生活,相比大多数同龄人,依然像是在云端:

  家中一直有佣人伺候,接电话会说“你好,这里是蔡公馆”;

  从小学到高中念的都是私立贵族学校,同学都是国民党的达官显贵的子女;

儿时的蔡康永。

因为学京剧可以“打架”,年少时的他还曾学习京剧。

  想去美国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电影,父亲便拜托很多有影响力的人为他写推荐信,其中竟然包括香港电影史的重量人物——导演胡金铨。而这位大导演,还亲自去接机,将这位朋友的小孩送到住处;

  在美国读硕士,别的人都一边打工一边努力赚学费,父亲叫他“不要去端盘子”,家中足够支付他的食宿学费;

  ……这样的事情,何止一件。

青年时期的蔡康永。

  这些充满回忆的故事,在他从前写的《痛快日记》和访谈节目中都有被提到。

  从小到大,蔡康永被父亲灌输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你已经错过了所有的好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在父亲眼里,台湾的生活远远比不上从前的好光景。“比如我们看戏,孙悟空会连翻3个桌子,他就会说上海的可以翻5个桌子;吃黄鱼,他会说西湖的黄鱼才不是这个味道,这个太腥……”这样的话听得太多,导致这个还在成长期的少年,觉得大部分事物都“索然无味”,从而有几分少年老成。

  自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境,自然也被磨砺得将一切都看得淡然了。

蔡康永与父亲在一起。

(二)

  吴宗宪曾经说蔡康永,是“用和颜悦色来包装你的毒舌”,他笑着承认。

  在《康熙来了》,犀利难堪的问题大都交给了口无遮拦的小S,而在早期他主持的《两代电力公司》,你才会见识这种温柔言语释放的“杀伤力”:

  “如果爸妈摔飞机,给你一亿保险金,你要不要?”

  “赚了钱一定要养爸爸妈妈吗?”

  “有固定的炮友吗?”

  这样难回答的问题,用缓慢而真诚的语气提问,往往令人难以拒绝回答,因此得到的答案也往往惊人。

《两代电力公司》拍摄花絮

  有的主持人以犀利生猛著称,有的擅长知性温柔,有的则以幽默风趣示人,蔡康永呢?好像拥有“化骨绵掌”这般的绝世武功,轻飘飘一个出掌,掌风却苍劲有力,而时隔几个时辰,才发现早已中掌。

  他曾经在节目中说,电台大老板邱复生说他:你是我认识的主持人里面,最不喜欢看镜头的。为什么不喜欢看镜头?因为眼睛要用来看被访者啊,“这样人家不容易闪躲,人家会想:要不要回答你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主持人,从《真情指数》、《两代电力公司》到《康熙来了》,成龙会被他采访落泪,搞笑的吴宗宪也会被他聊天聊哭,而他等你擦干眼泪,还会真诚地看着你的眼睛,继续发问。

  不得不说,愿意倾听,能让别人开口说话,也是一种天赋。

  这位把握航向的舵手,并没有滥用这种天赋。他接受杨澜的采访时说,“希望来宾在节目中愿意开口,胡乱讲,因为会有趣”,但不是没底线。蔡康永说,每次录完康熙他都会把制作人请过来,然后交代需要剪掉的地方,“比如嘲笑弱势群体,歧视某一种病痛……很多不恰当让人反感的地方,都会剪掉”。

  会说话的他,也把这种温柔的力量延续到了笔尖。从1990年就开始写书的他,已经一口气出版了13本书。回忆自己儿时的故事,在LA读书时的情景,分享“教科书”级别的情话……简短平实的句子,读起来就像平时听他说话,娓娓道来,有爱又温暖。

蔡康永出版的部分书籍。

  大概因为太会讲话,偶尔也会被人说“太过圆滑”。但他面对镜头认真地说:我觉得讨人厌很可怕……哪怕很多自负冷酷的人,也不愿意被人讨厌。

(三)

  顽童般的蔡康永,会穿着肩头站着一只乌鸦的西装录节目,后来索性顶着鸟笼走红毯……外表看上去叛逆又搞怪。

  但私底下的他,是喜欢穿着舒服衣服出门的人。

  活到五十多岁,真正称得上“叛逆”大胆的事,他大概只做过两次。一次是李敖代班主持《文茜小妹大》,直接问他是不是Gay?他肯定又直接地说,是。结果第二天被报纸、电台铺天盖地地报道。

  第二次,则是他今年在内地辩论娱乐节目《奇葩说》,坦诚自己出柜后的心路历程,声泪俱下地说“我唯一能做到的事,就是向爸爸妈妈证明我们不是妖怪”。

  很多人会说,蔡康永真是勇敢直率的人。在我看来,他勇敢归勇敢,但并不是任性妄为的人。当年出柜时,父母双亲已经过世,并不知晓他的取向。后来被媒体问当时的坦然是否与父亲过世有关,他说:“一定啊,不然就得处理爸爸的那份感觉。我也许可以不在李敖面前说谎,但我一定有办法让那家电视台不播那一段。

  尽管这样坦然地面对世界,有时还是会受伤。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董至成就曾夸张地模仿蔡康永,并将他标志性的“肩上乌鸦”换成一坨屎,刻意强调他的“同志”身份,引得蔡康永不满。

董至成(左)和另外一位艺假扮蔡康永和李敖。

  还好,他的身边一直都有一个默默陪伴的人。从1994年至今,George像家人一样陪他走过了二十一年的时光。他们在日本旅行时经历大地震,两个被就难队救出的人,在大雪纷飞中约好“要永远在一起”;在台湾,时常被媒体拍到穿到T恤、短裤,戴着鸭舌帽开心外出;而蔡康永在《那些男孩教我的事》中,编号60号的男孩,就是描写的George。

蔡康永和另一半。

  即便成为孤单的“少数者”,但能够拥有这样一份感情的蔡康永,无疑是幸运又快乐的。他一直在冒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告诉大家无论何种肤色,何种性别,爱与被爱,都是每一个人的选择和权力。

  如今,离开《康熙来了》的他,据传闻说即将做回自己的老本行——电影。这个在娱乐圈呆了数十载的知识分子,终于要借助虚实相接的镜头,好好讲一讲娱乐圈光怪陆离的故事了。

  正因为不喜欢说教,才会以风趣幽默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喜欢咄咄逼人的犀利,才会以柔中带钢的话语四两拨千斤;那些温柔话语和直叩心头的文字,不仅可以宽慰受伤的内心,也给在黑夜中前行的人倾注了力量。

  如果非要说我从蔡康永身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带着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怀着最大的善意去理解这个世界。

 

  关注公众微信号:ZOOMCHIC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蔡康永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