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媒体的“小鲜肉”时代

2015年07月23日11:56  时尚专栏  作者:shelly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志 Shelly

  在最新一期的《Vogue》中国版7月刊封面上,90年出生的吴亦凡(Kris)登上了封面。作为该杂志创刊十年以来的首个封面男明星,吴亦凡也得到了《Vogue》的非常重视:VOGUE不惜重金请来业界时尚摄影大咖MarioTestino亲自操刀;吴亦凡本人也从中国专程飞至纽约拍摄。与吴亦凡搭档的则是来自美国话题家族金·卡戴珊(KimKardashian)同父异母的妹妹,超人气模特肯达尔·詹娜(KendallJenner),同样的90后,生于1995年。单从封面的视觉效果来看,两位90后都具有凌厉的剑眉,上翘的眼梢、刀削般的高挺鼻梁以及轮廓分明的唇形,显示出“新生代”不同于以往的“二次元”动漫人物般的审美倾向。

  这并不是吴亦凡第一次登上顶级女性时尚杂志。在今年的2月刊上,中国最重要的两本女性时尚杂志的封面,就分别由两位“小鲜肉”担当:吴亦凡出现在《芭莎》封面,另一位90后鹿晗则出现在《ELLE》封面。按照以往惯例,这些男星并不会出现在这些顶尖的女性时尚杂志封面上,不过短期内迅速崛起的90后们显然让时尚主编们颠覆了这一规则。

  90后“小鲜肉”的集体跃起,用吴晓波的话来说,是2014年度的公共文化现象。他们没有延续传统的明星制造路径,即从演艺产品到大众传媒关注再到话题营销的三部曲,他们是直接从社交媒体大数据里跑出来的。这个大数据包括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量、关注度及参与度;他们先在社交媒体里实现了庞大精准的粉丝聚集,继而由社交媒体反向引爆向大众媒体。这是完全有别于传统造星体系的新兴生态圈系,一方面抛弃了原有的经纪人或代理人模式而实现明星与粉丝间的直接沟通关系。另一方面,与之前的大众消费不同,这样的“圈系”更具“社群”的认同特性和相对封闭性,明星在特定“社群”中具有“神化”人格或超高人气,可对圈层之外的人,却对此无知无感。

吴亦凡与肯达尔·詹娜登Vogue封面

  于主流时尚媒体而言这一切发展快得颇有点措手不及,但从商业角度来看一切并不难以理解。随着时尚消费市场格局的变化和“80后”“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时尚媒体从传统的平面媒体,综合性的互联网门户以及垂直门户类都面临着最严重的危机或转折点:是跟上新形势与新人群,还是被他们抛弃?这是个问题。众所周知,对于媒体或其他产业而言,60后、70后Leader,带领80后团队,努力占领讨好阅读习惯已不同于上一代的新生力量人群这一现象都颇为普遍。《Vogue》中国版主编张宇在出刊之际在微博上对吴亦凡进行了盛赞,称其为新生代偶像,不可思议的90后。很显然令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更多的应该是这些90后背后令人咂舌的社交数据。以吴亦凡为例,他在新浪微博上有近千万粉丝,而一条微博的转发,评论或点赞都达到近百万甚至千万量级。而肯达尔·詹娜在Instagram上也拥有2千多万粉丝,超过一众好莱坞明星,是社交媒体上不折不扣的新贵。

  这也就不难理解尽管不乏谩骂与批判,安娜·温图尔 (Anna Wintour) 依然让金·卡戴珊 (Kim Kardashian)与坎耶·韦斯特 (Kanye West)这对话题人物登上了《Vogue》美国版封面。这样的举动与其说是颠覆了时尚圈,不如说是时尚媒体的自救。正如安娜·温图尔对此的回应:这是能够代表某一特定时期文化或引起话题,并影响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在相对意义上,社交媒体提供了明确的数据分析,明星话题性与人气由此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进而成为广告商品牌商认定潜在客户量的衡量指标。当然,往实际点说,社交媒体明星的生命周期、对其他圈层或社群的渗透力以及终极市场号召力依然有待检验。

  无论如何,这注定是个争议倍出的时代,因为在新生代长成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一切已经“变天”。时尚媒体和其他变化中的产业一样,庞大,复杂而又常常需要精准。是延续主流价值观保持立场维持既有的受众还是敏锐于新浪潮的变化不断求变并尝试趋附新生代,始终都要触碰到另一部分人的神经与利益。不过不管怎样,新的时代无法逆转,在媒体们亦步亦趋地拥抱新生代的过程中,唯一可衡量的依然只能是“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

  专栏专写,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吴亦凡 时尚杂志 小鲜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