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吉良先生
时尚界永远都在造新,趋势的更新总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时尚行业只有随波逐流却毫无沉淀。
有些事物,在经历了各个时代的潮流洗礼之后,依然存在于许多人的“must buy”名单里,它们自诞生以来,就不曾褪色过,最终成为了经典。
当然,经典单品的诞生大多不是靠运气。
它们怎么成为经典的,你们都知道了吗?
旧情复燃与小黑外套
Coco Chanel算得上是时装设计大师里最多情的人。
历史上多的是诗人作家以文传情,但Coco Chanel却是以时装单品来纪念爱情:著名的2.55手袋的夹层,曾经是她用来藏情书的地方;多层佩戴的人工宝石项链,设计灵感则是来自早逝的爱人Auther Capel;就连大名鼎鼎的双色鞋,都源自于她当时情人的双色男鞋。
所以我才觉得Chanel的粗花呢外套会成为时尚界的经典单品,简直理所当然。
粗花呢外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与Coco Chanel所有经典单品的诞生故事相同的是,这款外套的来历,同样关于爱情。
20年代初,当时的著名导演马克斯·莱因哈特、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及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共同创办了夏季音乐节,Chanel夫人就经常会在夏天的时候到访奥地利去与许多参加音乐节的艺术家会面。
在这里,她结识了休伯特·冯·庞茨男爵,两人在1931年项链,恋情维持了两年时间。
在与Chanel夫人分手之后,休伯特·冯·庞茨男爵开始经营酒店生意。他在奥地利开了一间米特西尔酒店,并在50年代的时候邀请Chanel夫人再次前往奥地利重聚。
两人的感情在20年后复苏,而Chanel夫人也正是在酒店电梯里看到了服务生的制服后获得了灵感,从而孕育出了这件成为时装行业经典单品的粗花呢外套。
Karl Lagerfeld在接掌了Chanel的门户之后,每一年都会在粗花呢外套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设计改良,真正让这件同样传承着Chanel夫人爱情温度的外套,成为了时尚界的经典单品。
Karl Lagerfeld还以黑色粗花呢外套作为时尚灵感,称之为“小黑外套”,并邀请过全球众多明星名流一起穿上小黑外套入镜,从而诞生了时尚史上赫赫有名的“小黑外套摄影展”。
每一件Chanel的粗花呢外套,都由匠人手工制作,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人力和心血——我觉得这也正是大多数时尚界经典单品所共通的气质:
它们没有太多急匆匆的浮躁气质,而是伴着历经时光磨砺的手艺,安静地沉淀着历史里所孕育过的许多情怀。
而且,它们大多都是男女皆宜的。
被当成信仰的旅行箱
在每个城市的每一间Louis Vuitton的旗舰店里,都会在醒目的位置,摆着一只复古的Monogram旅行箱。箱子有大有小,成色有新有旧,但大多都是差不多的样式:方方正正的,装着5-tumbler的锁,被恭敬地照料着,像是整间店铺里的皇帝。
熟悉Louis Vuitton品牌的人都知道,那箱子就是Louis Vuitton品牌的象征,更是所有Louis Vuitton人的信仰。就好比是酒庄供巴克斯,餐厅供关二哥,商店供惠比寿一样,Louis Vuitton人的虔诚,仅从对Monogram旅行箱的那一分尊敬里,就能体味出一个多世纪的人文情调来。
如果Louis Vuitton的三代品牌管理人,都继承了法国人典型的散漫个性的话,那么Louis Vuitton这个品牌也许就只会停留在旅行箱的制造领域里,安静地跟RIMOWA和新秀丽争一争市场。
然而自从Louis Vuitton先生为乌婕妮皇后订制了旅行箱,就成为了这个日后独霸天下的奢侈品帝国的崛起开端,他的儿子Georges L. Vuitton索性就将“LV”的标志张扬得欧洲无人不知——轮到Gaston L. Vuitton掌管家族事业时,“LV”已经彻底从旅行箱的狭小空间里走了出来,把充满怀旧情绪的复古经典,摇身变成了宣扬艺术情调的高档奢华。
如今的Louis Vuitton,已经不再是一个品牌的象征:它是龙头,麾下笼络着无数让全世界的女人失声惊叫的品牌;
Marc Jacobs曾经坐揽着女装设计大权,有人骂他有人爱他;
从三十块钱一个包的假货到两千块钱照着原版仿的A货,时尚界没人可以忽视那些LOGO与花色的地位——
然而一代又一代在Louis Vuitton集团里呆过的人,都始终不会放弃他们心中的信仰,看似沉稳平凡的旅行箱,承载着的却是连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海水都无法渗透的,坚毅的希望。
“一直往前走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了常常回头看看。”Georges L. Vuitton先生,摸着爷爷亲手打造的旅行箱,曾在某个已经过去的日子里,这么诠释着这个品牌的希望。
如今是Nicolas掌管天下的时代了。
那些传奇的旅行箱,如今正在女人们的手上时髦着。
被纳粹逼迫定制军装
原本的Hugo Boss,与女人几乎全无关系,独自呆在斯图加特南面的麦琴根镇上,守着寥寥的两万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卖着工作服与雨衣。
那是一个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让人提不起精神的年代,1923年,Hugo Boss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这个品牌,店里来光顾生意的客人大多是些在矿上卖苦力,或者需要在潮湿的车间里照看机器的工人阶层。Hugo Boss心平气和地卖着工作服与雨衣,一卖就卖了二十几年,甚至于当整个德国都开始因为法国与意大利的时装入侵而开始躁动的时候,Hugo Boss也还是坚持在卖他的工作服与雨衣。
他总说,有人穿我的制服穿惯了,要是我突然不卖了,他们一定会觉得心里不塌实。
二战时期法西斯只手遮天,逼迫当时最擅长制作制服的Hugo Boss给德国军队生产军装。
所以当时尽管德国军队最冷血,可是军装却是最有型的。
Hugo Boss正式进入时装界已经是1972年的事了,半个世纪后的品牌决策人,终于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Hugo Boss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高端成衣陆续推出,时髦与年轻的设计让原本对Hugo Boss抱有陈见的人大跌眼镜。
不过作为整个品牌核心的成衣线BOSS Hugo Boss,却依然保留了生产高档工作套装的设计风格,有人说这是对Hugo Boss传统的致敬,但也有人说只有穿Hugo Boss的overcoat才最舒坦。
毕竟那是源自Hugo Boss起家之初的工艺和设计,在引入了军装式的剪裁之后,上身更加有型。
如今在Hugo Boss的店面里,依然挂着那种防风又挺括的overcoat外套,男款女款都有,设计得不复杂,很简约,与Burberry推崇的英国式风衣在廓型上就很不同。
可是每个细细打量过它的人都会默默称赞:德国人的时装,总是做得让人对曾经的岁月充满怀念。
时髦了四十多年的大黄靴
现在很多人觉得Rihanna脚上总爱踩着的那双大黄靴很时髦啊。
她不仅穿着牛仔装的时候会搭配这双大黄靴,在嘻哈风的装扮里也会搭配它:
除了夏天穿,冬天也会穿着它出门:
从美国到韩国,权志龙也同样爱这双靴子,同样会用它配各种风格的打扮,同样一年四季都蹬着它外出:
在时尚活动里也会把大黄靴当成是重要的单品穿着亮相:
因此会有人觉得大黄靴应该是新近流行的热爆单品。
但是这双靴子,的的确确是诞生于1973年。Sidney Swartz和Herman Swartz设计并创造了它,最初只是想打造一双可以任何季节都能全天候穿着的防水靴,结果却缔造了一款在时尚界被追捧了四十几年的经典单品。
与时尚界所有堪称经典的单品一样,Timberland四十几年来都承载着匠人们的手工精神,每个细节都苛求完美。
大黄靴的皮革由LWG银级皮革厂生产——LWG的全称是Leather Working Group,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皮革标准的组织,相当于美食行业里的米其林。能达到LWG银级标准的皮革厂,就像是获得了至少两星以上米其林认证的餐厅一样,是皮革厂里有着最极致工艺和最高质量体系的典范。
每一双大黄靴都需要长时间浸泡特殊防水蜡,使其吸收达到百分之七十后,对外层牛皮进行硅化处理。
靴子的内层使用小牛皮,而鞋身鞋底一体成型,让整双靴子滴水不漏,确保足部在仸何天气条件下都保持干爽透气。
所以它是一双一年四季全天候都可以穿的靴子,因为它诞生之初的目的就在于要让双脚始终舒适。
大黄靴还采用了独家抗疲劳舒适科技,为全天穿着提供舒适感和支撑,让那些长时间行走的人们也不会觉得劳累。
不过Sidney Swartz和Herman Swartz没想到的是,这款有着强大功能的工作靴,自问世之后就凭着复古的外形和独特的配色,被时尚界宠爱了一代又一代。
如今这款靴子依然受到全球时髦男女的青睐。
Jay-Z和Justin Biber这两代音乐偶像都爱它:
一向自诩潮人先锋的侃爷当然也少不了:
风格迥异的Amber Rose与Alice Cullen都用它搭出了自己的气质:
这几年红翻天的超模Gigi Hadid同样不会在这股大黄靴风潮里缺席:
国内也多的是鲜肉会把这双靴子穿得好看啊,比如吴亦凡就搭得清爽又潇洒:
鹿晗在演唱会上穿得动感且摩登:
古巨基穿着它去给自己在上海时装周里办的秀谢幕:
吴磊则在《24小时》里穿着它满世界游走:
李冰冰去野外拍戏时都是穿着大黄靴,翻山越岭也同样时髦:
精湛的手工技艺、传承的人文历史、百搭时髦的设计……能成就一款时尚界的经典单品,以上要素缺一不可。
Timberland的大黄靴显然都具备了。
从文具、杂货到银器
提到Tiffany & Co.,你会首先想到什么?
我知道有很多人会提到刘雯同款的T形玫瑰金手镯,或者是稀世夺目的璀璨黄钻……
——可是在我心中啊,最具有Tiffan & Co。气质的经典单品,依然是那些美好的银饰。
自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Tiffan & Co。就始终被一代又一代的掌门人灌输着创意与激情,以时尚界罕见的幽默感在经营着家族生意的同时,不经意地留给了时尚史一份又一份足以影响后世的馈赠。
纵观Tiffany的整个发展史,会发现它几乎与各个领域都打过交道:它卖过文具,办过展览,加工过玻璃,生产过水壶,还定做过佩剑。这些看似与如今在珠宝领域光芒璀璨的奢华品牌完全无关的琐事,却都凝聚着Tiffany每一代继承人的心智和血汗。
最初的Tiffany,不过是一间平凡无奇的杂货店,唯一一个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这家店里的所有商品都是用标签写好了价格的,拒绝讨价还价——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如今商场定价制度的最初雏形。
店主Charles Lewis Tiffany生性开朗,他将当年美国穿越大西洋的电报电缆中因破损而被更换一根的买下,以两英寸为标准截成了许多许多条小电缆,然后当成历史纪念品公然出售,竟然引发了大范围的抢购热潮,因此他也就发了一笔小财。
之后他拿着这笔钱来改装店面,觉得文具和杂货生意不太好做,便改行找工匠来做银器——有趣的是,Tiffany并非是一开始就制作银器的,而是因为生意难做才半路出家。
没想到,银器生意居然兴旺起来,而且Tiffany率先使用925银来加工出精美的银器,这无意间又为日后银制品标准确立了规范。
Tiffany从来就不是一个会固步自封的品牌。它鼓励想象和创造,它热衷创新与奋进。
品牌的第二代继承人Louis Comfort Tiffany,真正将Tiffany推向了珠宝首饰行业的巅峰,可他并不觉得Tiffany就会一直这么光彩夺目下去。当后人一遍又一遍地沉浸在奥黛丽赫本于《Tiffany的早餐》里完美的演出中时,Louis Comfort Tiffany的那句话却始终未曾寂然:我们靠艺术赚钱,但艺术价值永存。
Tiffany的银饰,正是那些人文价值的承载。
女王不戴王冠的时候,就戴爱马仕丝巾
Hermes从来就没有跟“奢华”二字分离过。
即便它刚起家时卖出的产品,与它现在所卖出的产品,差别大得让人咋舌,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第二帝国时期,还是在二十一世纪,Hermes的店铺里所兜售着的,都永远只有:高贵,以及,比高贵更高贵。
Hermes诞生的时候,马路上没有汽车,就真的是只属于马车的路。那是一个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时代,当私人裁缝手工缝纫的华丽礼服也不足以彰显身价的时候,作为唯一交通工具的马车,理所当然就成了富有阶层相互攀比用的筹码。
Hermes闻名天下的马车商标,正是如实地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典型风貌——商标上的马车叫做“Le Duc”,是只有贵族才有权驾御的最奢华款式。以“Le Duc”做招牌的Hermes,它所生产的马具,同样也矜贵得让巴黎人心生向往。
1937年,爱马仕在品牌生辰庆典的时候,首次推出了丝巾这一个单品,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当年以制造马具起家的品牌,竟然在100年后又打造出了时尚界的一类经典单品。
但是爱马仕的丝巾起源,依然与“马”有关。史上第一款爱马仕丝巾上的图案,就源自骑师外套背后的图案。
从那以后,爱马仕每年都要推出众多款式的丝巾,其中不乏如今被收藏家视为珍品的限量系列。
而每一条爱马仕的丝巾,都需要从古巴进口丝绸,再由Atelier AS工坊经过18个月的漫长时间和无数道严苛的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精湛的手工技艺、传承的人文历史、百搭时髦的设计……再次重复这“经典单品”三要素时,你会发现爱马仕的丝巾同样具备。
所以英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当女王不戴皇冠时,她会戴着爱马仕的丝巾。”
这话其实没错,因为这位老太太在平时戴在头上卖萌的丝巾,确实是爱马仕的:
而另一个“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里的米兰达,同样也会系着爱马仕的丝巾在耀武扬威:
风格虽然不同,气质却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
爱马仕的丝巾传递着的正是爱马仕对于骑马文化的热爱:
奢华,但是自由。
经典单品永远不是那些一季就会被淘汰的时尚速成品所能企及的。
因为有工艺传承,有时光倾注,有匠人心血,有品位加持……就像是艺术的诞生一样,虽然“美”的类别不同,但是能够打动人的力量却都可以到达心里。
光阴荏苒,
但总有一些人与事,
可以让岁月不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时尚单品 Chanel Louis Vui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