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载于《家庭周刊》
这里位于欧洲最南部,最南端与非洲仅相隔17海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汇点,也是非洲和欧洲的桥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实现了各种不同宗教、文化的大融合。它就是安达卢西亚。
安达卢西亚是一片“被上天亲吻过的地方”,因为位处大西洋和地中海环抱之中,气候温暖而湿润,夏季免于炎热蒸烤,冬季亦不会枯燥单调。这里有地中海明媚的阳光,来自大西洋的怡人海风,永远碧蓝的天空,终年不凋的绚烂鲜花,盛产葡萄酒的红土地,无边无际的橄榄林和欧洲最负盛名的海滩——阳光海岸,这一切都使得这片土地成为名符其实的人间天堂。
与此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安达卢西亚也是一个饱受战火蹂躏的地区。最早,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城市;之后,骁勇的哥特人将其据为己有;再接下来,摩尔人大军渡海,把它收归至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之中;直到天主教“光复运动”胜利,摩尔人被逐回大海彼岸,教堂才再次取代清真寺矗立于这片土地之上。连番的战争不仅是权力的更替,还是文化的清理和重新整合,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于这片盛产鲜花与斗牛士,上帝与真主轮番降临的传奇之地,它所承载的历史,它所经历的冲击,难以用文字完整描述,你必须亲临此地才能感受它的脉搏与气息。
静谧小城格拉纳达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我到达了距离巴塞罗那800公里以外的格拉纳达,踏上了安达卢西亚这片土地。
只要是稍微了解西班牙历史的人都知道,格拉纳达是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王国的首都。位于格拉纳达一座山丘上的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最后一座阿拉伯皇宫,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参观者最多的名胜古迹之一。
我所订的酒店位于阿尔罕布拉宫旁,从机场乘坐公交车来到城中心时正值中午,我决定在上山前先逛下这座小城。格拉纳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典雅、静谧,西班牙热情奔放的风土人情在此并没有太多的体现。街道两旁小店刚刚开门营业,遮阳的布蓬尚未支起,路上只有零星行人,除了有偶尔汽车经过之外,传入耳中的只有行李箱轮子摩擦石板路发出的“吱吱”声。
格拉纳达是一座适宜漫步而且引人遐想的城市,它的美更多地来自于阿拉伯风情,狭窄的街道与华美的花园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精巧的喷泉、水池展现出的波光粼粼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赞美它:“没有一个城市,像格拉纳达那样,带着优雅和微笑,带着闪烁的东方魅力,在明净的苍穹下铺展。”独特历史背景赋予了这座城市丰富的艺术财富,既有摩尔人修建的宫殿,也有基督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瑰宝,它们被浓缩在一个能以步行作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小城里。
我在格拉纳达拜访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一座在这样文化融合背景下诞生的宗教建筑——格拉纳达天主大教堂。这里曾是一座清真寺,“光复运动”胜利后清真寺被毁,1518年,建筑师DeEgao以托雷多的哥特式大教堂为建筑范本,在该遗址开始兴建教堂。1667年,生于格拉纳达的悲剧画家AlousoCano在受命对教堂进行重新装修时,加入了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元素,直到1704年完工,大教堂终于以今日我们所看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由3个巨大的拱形建筑组成,文艺复兴式构造搭配巴洛克风格装饰,气势恢弘,金碧辉煌。
漫步在教堂中,随处可见巨大的哥特式大理石柱,镶嵌着精美彩绘玻璃的顶窗,华丽繁复的巴洛克装饰。阳光透过采光孔投射在金色的圣母、天使像上,使得它们熠熠生辉。即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设计装饰时,同样能够乐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开。
阿拉伯人的“水艺术”
从格拉纳达大教堂出来,开始上山,在抵达代表了西班牙摩尔艺术顶峰的阿尔罕布拉宫之前,你已经可以充分领略摩尔人独特的设计理念。沿途两旁,清澈的水流在石质沟渠里流淌,从美丽雕饰的蓄水盆中盈盈漫出。这些水源自山泉,经过精心的设计,通过嵌接无缝的水渠分流,成为路边的溪流,或者注入花园的池塘,甚至化作晶莹的喷泉……无处不在的“水艺术”,是来自沙漠、对水源无比珍视的阿拉伯人的智慧结晶。
具有浓厚摩尔文化特色的阿尔罕布拉宫,由一系列的庭院、天井、花园和宫殿组成,里面错综复杂的镶嵌式墙壁和天花板设计,使得整个宫殿显得极其华丽。但是,对于习惯了宏伟壮观的故宫的中国人来说,这里未免过于小家碧玉,或许以颐和园与之相比更为合适。
在进宫游览之前,我先到宫殿旁边的美国旅馆(HotelAmerica)办理入住。这家古朴精致的小酒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西班牙人无比尊敬的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在他所书写的《阿尔罕布拉的故事》面世之前,阿尔罕布拉宫已湮没在历史长河的尘埃当中,日渐衰败坍塌。西班牙人读了他的书后终于想起这座旧时的宫殿,着手修缮保护,于是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兴盛景象。
阿尔罕布拉宫集军事设施与宫廷于一体,宫殿与城堡毗邻而立,城堡下面是象迷宫一样连成一片的內宫房间,房间的廊柱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石膏雕饰。虽然这里的纹饰是目前北非地中海沿岸阿拉伯风格建筑中保存得最好的,但游客们很少驻足欣赏,大家都匆匆奔向闻名遐迩的“杰那拉里夫”花园。
这个建于13世纪的宫廷花园是一个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的庭院,以绿色侧柏为围墙,种植着各色玫瑰。庭院内有着长长的阿拉伯水池和雕有透窗的长廊,在半封闭空间营造出敞亮、空旷之感。水池两侧是两排喷泉,水柱成双成对地在空中交叉,姿态优雅、灵动犹如芭蕾。
如果你在花园流连至傍晚,请务必赶回城堡上方,万勿错过格拉纳达最美丽的黄昏。斜阳照耀下的红色城堡与远方的高山相互映衬,碧蓝色的天空被晚霞染成紫红,白色的城镇在余辉中渐渐沉寂,眼前美景与数百年前华盛顿·欧文所见几乎没有改变。
“花巷”尽头的奇特教堂
安达卢西亚之行的第二站是科尔多瓦。出发前在资料中读到,它曾是整个欧洲穆斯林的中心,摩尔人统治王朝的首都,规模仅次于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拥有20万栋房屋、6万所豪宅、600所伊斯兰寺院,是欧洲最富裕、最文明、最繁荣的中心地区之一。坦白说,我很难将以上的描述与眼前这座不甚起眼的小城联系起来,直到参观了科尔多瓦清真寺,才依稀感受到当年的盛世风韵。
每一个来到科尔多瓦的游客,必须参观的景点包括摩尔式庭院、美丽的花墙以及科尔多瓦清真寺。安达卢西亚各个城市都有摩尔式庭院,以科尔多瓦的庭院数量最多、保存得最好。这些庭院大都设计得非常景致,正中会有一个活水喷泉,周围的地面铺上鹅卵石或彩色瓷砖作为装饰。西班牙人喜欢种花,地上种不了,就把花儿栽在盆里挂在墙上,甚至挂上满满一墙,将小小的庭院变成了立体花园。
走进庭院,鲜花怒放,水声叮咚,烈日与炎热被隔绝在外,说不出的心旷神怡。庭院的墙上,还挂着各种彩色的瓷盘,花开的季节,它们与花儿相得益彰;无花时节,盘子就是挂在墙上的花儿。每年花季,科尔多瓦都会举办“庭院节”,主人们会竭尽所能装饰自家庭院,打开大门迎接各方宾客,共享生命的美好与喜悦,这个千百年来的传统沿袭至今。
经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庭院,穿过最负盛名的“花巷”,便来到科尔多瓦清真寺。它在外观上就如同一座庞大的城堡,有着高大、宽厚的门墙,内部的雕刻装饰精美无比,800多根马蹄形大理石柱令人叹为观止,是穆斯林在西班牙遗留下来的最为美丽的建筑之一。然而,最吊诡的是,今天的科尔多瓦清真寺却是一座天主教堂。
公元6世纪,在罗马人神庙的遗址上,曾经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包括教堂在内的天主教修道院。摩尔人入侵后,科尔多瓦投降,根据投降协议,这个修道院要交给摩尔人修建清真寺,以体现精神占领。经过数任哈里发的建造与扩建,科尔多瓦清真寺如城堡般壮观华丽,举世无双。“光复运动”胜利后,清真寺的命运注定不堪,终于,国王查理五世被宗教力量所说服,决定在这座清真寺内部重新修建一座大教堂。
哥特式教堂隐匿在清真寺拱形穹顶之下,大型宗教组画、巴洛克雕塑和桃花心木的唱诗班座椅,与穆斯林风格的大理石拱柱、拜占庭式的祷告壁龛在同一个空间内出现,单独看它们每一样都是极美的,合在一起难免给人怪异之感。据说,教堂建成后,查理五世也后悔不已,他对宗教领袖及建造者感叹道:你们建造的东西,虽然精美万分,却在别处也能建造,而你们毁掉的东西,却是世上独一无二。
从花巷回望突兀的教堂尖顶,忽然想起旅行作家林达游历此地后写下的一段话:“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天主教,他们都已经有这个能力,造出精美或是宏伟的建筑,却没有这个胸襟和气度,保留对方的圣堂,自己退到一旁,另外修筑自己的神殿。”
记载辉煌的黄金之城
离开科尔多瓦,我来到本次旅程的终点站——安达卢西亚的首府塞维利亚。与科尔多瓦铭刻着岁月痕迹的石板窄街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塞维利亚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纵横相连。这里是安达卢西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历代积累的财富铸造了这座宏伟的城市。
作为安达卢西亚三颗明珠中最大、最耀眼的一颗,这个港口城市的历史角色举足轻重,古罗马人曾通过它驶向葡萄牙,阿拉伯人曾借助它控制通往大西洋的海运,“光复运动”后的西班牙人则以它作为探索新大陆的起点,由此进入用真正的金子铸造的“黄金时代”。
位于城市中心的塞维利亚大教堂,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这座世界上第三大教堂,安葬着两位开启西班牙“黄金时代”的灵魂人物——完成“光复运动”的费尔南多国王,以及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费尔南多国王与妻子伊丽莎白女王在战胜摩尔人之后,宽待其宗教与文明,为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称霸奠定了基础。由他们资助的哥伦布不负众望地发现了新大陆,虽然他生前潦倒,死去时仍不知晓自己的成就。
后继者们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线,从南美洲运回整船的黄金,开始了一个征服与掠夺的时代。这时候,西班牙人才想起哥伦布,为这位在大海中耗尽一生的冒险先驱,举办了盛大的国葬。如今,我们仍可以在教堂里看到这个被定格的场景:来自西班牙四大古国——卡斯蒂尔、莱昂、纳瓦拉、阿拉贡的骑士,穿着盛装,举着长杖,将哥伦布的灵柩高高抬起,接受万民致敬。
在大教堂对面,凯旋广场的南侧,是阿尔卡萨尔城堡,各个王朝历代统治者,不论是苏丹、哈里发还是国王,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既不同于纯粹穆斯林风情的阿尔罕布拉宫,也与欧洲其他王宫不一样,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统治者在居住期间,都曾根据各自的文化与习俗进行翻修,因此阿尔卡萨城堡成为多元文化与艺术风格的汇集之地。
在这里,堪称阿拉伯艺术精品的花园,还有从墙壁到穹顶都布满伊斯兰花纹的厅堂,都得以完整保留。优雅的罗马柱撑起雕刻繁复的扇扇拱门,层层叠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穆德哈建筑。这种建筑艺术将古罗马、哥特、伊斯兰以及西方文艺复兴的多种元素糅合在一起,以一种巧妙的“混搭”展示着独有的魅力。
在安达卢西亚游历的最大感触是,曾经书写荣光的名城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归于平静,战争的洗礼、宗教的更迭、文明的冲突在城中留下永恒的印记。这些的印记纵使不具备和谐的美感,但也绝非碍眼的存在,它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风土融为一体,仿佛是异域风情的纹身,而非伤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