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晚睡姐姐
和世间某些女子一样,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性格中有非常危险的一面:“有能力却意志薄弱。”
这位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王的女儿、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从小聪明伶俐,但心性散漫,喜欢耍小性子,不愿付出,“只有在她觉得感兴趣时,她才会想去学习。”
这是一些女人的通病,论头脑、论能力,其实女人从不比男人差,只是在努力程度上,很多女人落后于男人。当男人觉得要为自己的命运而战的时候,女人想的是,最好男人顺手将自己的命运也一起奋斗了。
玛丽的懒惰正来自于她是命运厚待的宠儿,母亲是女王,生下来她就是高贵的公主,面容美丽、身型优美,11岁赢得了法国王室的求婚——这个注定要成为王后的女人,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由于担心她自小性格中便具有的浮躁和骄纵会阻碍她成为一个合格的王后,特蕾西亚女王甚至在玛丽出嫁之前,拿了一张行为操守守则,要求她每个月都拿出来诵读一下,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5岁的玛丽嫁到法国王室,成为太子妃之后,很不幸拥有了长达7年的无性婚姻。这种煎熬让她渴望通过别的渠道来发泄自己青春的活力,她变得更加的骄纵、任性,夜夜笙歌,疯狂寻欢作乐,沉迷于奢华的服饰和昂贵的珠宝。
她不愿意承担作为一个太子妃和未来王后的责任,王室要求她能够早日变成一个成熟优雅的贵妇人,而她想的则是在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中多享受一些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她总是活在想要反抗管束逃避束缚的情绪中,这使她本来可以正常发展的性情变得夸张无度。”
贪玩的她想尽办法溜出凡尔赛宫,来到巴黎街头,意外获得了百姓狂热的欢迎,人们山呼海啸般涌来,给了她“天堂般的待遇”。第一次获得这种待遇的玛丽很兴奋,之后便习以为常,没有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获得这样厚爱,以及在这种爱戴背后人民寄予的期望,“她享受着挥霍这些热情的权利,却没有想办法履行让人们保持热情的义务。”
巴黎迷住了玛丽。这里有比在凡尔赛那个严肃乏味的宫殿中更丰富的夜生活,巴黎热闹又充满激情,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她纵情享乐,始终停留在自己的阶层中,“从未考虑过了解一下巴黎老百姓的平民生活,也从未想过关心一下国家大事。”她只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当成是天经地义的,老百姓整天辛勤劳作也是天经地义的,上天赋予了他们不同的命运,而她来到这里的使命就是享受这些。
直到成为真正的王后,她手里拥有了更高的权利,她想到的也不过是终于能够为所欲为,不再接受别人的控制,以及可以将自己不喜欢的人赶出宫廷。那样沉重的责任于她看来只是这样简单的一件工具,她给母亲写信表达了作为一个王后的骄傲和自豪,觉得自己是最有资格享受这个头衔的人,“然后她却一直没有了解登上这个王座所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她变成了一个徒有王后外壳的女人,她美丽高贵,婀娜多姿,当世的艺术家们挖空心思赞扬她的美貌,19岁的玛丽已经成了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时尚典范。但她始终都没有真正投身于作为王后应该承担的义务中,她缺乏耐心,抓不住要害,整天忙来忙去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国家局势的动荡还不如她的一件时髦服饰更能引起她的关注,“她就是这样空虚地度过了长达20年戴王冠的日子,没有任何内涵可言的20年。”
使她变成这样的原因是,王朝盛世,歌舞升平,她位高权重,站在一个国家金字塔的顶端,人人都赞美她,歌颂她,她永远是最闪亮的焦点,一切都唾手可得,“这样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幸福,对于一个意志薄弱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
这种感觉太迷惑人了,沉浸其中,会觉得一切都尽在掌握,现在拥有的会永远拥有,现在还没有得到的也一定予取予夺,不在话下。
王后的奢华追求引导了当时奢侈浮华的时尚风潮,当王宫外的老百姓因为饥饿抢夺面包店时,上流社会的人们则据此梳出“暴动式头饰”,以这样极其无知和麻木的方式来关注国家大事。
她这个“纯粹的个人主义者,她只考虑自己”,让她并没有意识到,她的国家和臣民,曾经她所拥有的人民的爱戴,正在逐渐的抛弃她。特蕾西亚女王派出的特使梅西伯爵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一道紧要关口,她就靠不住了。”她总是做出错误的抉择,开始的时候是麻木不仁,后来发现局势不稳,想要承担起责任,却又听信了阴谋家的伎俩,“有时明知是不恰当的。”
直到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她才开始有所醒悟,“原来命运的每一份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签”。事实上,在成为母亲之后,她已经逐渐开始变得安静、坚强,富有自制力,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那些在早期就已经形成的感情创伤,不是随便一副药就可以药到病除的,有些伤痛是永久性的。”不仅有些伤痛是永久性的,有些代价也是永久性的。
当命运已经开始递出账单、回收赠予的时候,她再也挽回不了整个王室的颓废,以及自己人生的倾倒,直至在痛苦中走上断头台。
所谓抓得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说的就是像玛丽这样的人。她浪费了所有附加在自己身上的宝贵资源,命运安排她成为公主,扶她走入王室,戴上皇冠,她却只当一切都是场轻浮的游戏,从未真正珍惜过上天的厚待。
后世称她为“红颜祸水”、“赤字王后”,将她粗暴地划入亡国祸水的行列。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为她澄清了附加在她身上的各种诬陷和质疑声,将她恢复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一个因为缺乏意志力而将自己陷入不幸的女人。她只是参与了这段历史,并不能完全为这段历史负责任,负有更多责任的是她的丈夫——国王路易十六。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爆发需要寻找到某些事件和个体作为突破点,假使没有玛丽,革命依然会发生,但玛丽自己的命运,被玛丽自己书写成这样,她是不欠历史什么,亏欠的,只是她自己。
在现世,没有了公主,也没有了王后。命运厚待某些女人的方式是给她们美貌、才华、富有的家庭,让她们为无需付出太多,就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资源和青睐。但就像玛丽曾经所面临的境遇一样,在歌舞升平的人生美景之下,暗藏着危机。
什么都是可以消耗完毕的。那些有了美貌却又骄纵,有了才华却无所事事,在该学习的时候只顾享受,在该做事业的时候轻易放弃,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命运的掌控只限于肤浅的女人,总是会在某一时刻,迎来自己生命的寒冬。
命运就是这样阴险,给了人一样东西,常常会拿走另外一样,但在它在回收馈赠的时候,又要按照另外一样你所不曾拥有的东西来算账。要想赢得与命运的这场竞赛,就要永远保持警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稳稳妥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在人生的冬天没有来临之前,就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