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彭祖山,品“长寿汤”

2014年06月11日11:03  时尚专栏  作者:董克平   我有话说

  从彭祖山下来,一行人去江口镇桥头堡那里去吃漂汤。汤本来该用“喝”字,可是见到了漂汤真面目的时候,真心觉得应该用“吃”来对付漂汤的。

  彭山县是眉山市下面的一个县,因为传说中的长寿之星彭祖葬在这里。境内有座山,山上有彭祖的陵寝,山就叫了彭祖山,因此县名叫了彭山。彭祖又叫彭铿、钱铿,据说活了800多岁,不过那是旧时的纪年法,60天为一年,不过即使这样彭祖也活了150多岁,在那个年代实在算得上长寿了。彭祖还被厨行视为祖师爷,他曾调制味道鲜美的“雉羹”(野鸡汤)献给尧帝食用,被尧帝封于大彭,彭姓由此而来。彭祖山现在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有彭祖养生术的展览,其中除了饮食养生之外,还有气功养生和房中术养生。参观时,同去的女生看到那些图片和雕塑有些害羞,讲解员是个小姑娘却是神色坦然,结合图片吧各种御女术讲的头头是道,未见一丝尴尬。看来,想多了负担就重了,把男女之事看做自然必然之事也就没有什么好害羞的了。只是觉得行男女之事时要想彭祖那样理智,行事时还要想着养生、还要数着数儿,有意思的事情也要变得无甚趣味了。现在人讲究一往直前,要的是简单的快乐,谁还有心思像彭祖那样做爱呀?

  扯得有些远了,回来继续说漂汤。漂汤在彭山也叫“长寿汤”,传说是彭祖发明的。作为厨师行业的祖师爷,发明一两个菜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现在漂汤的许多原材料是彭祖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的。大概是彭祖发明了一个原型,后人根据实际情况陆续改良,从而形成了漂汤今天的模样。漂汤就是一道汤菜,用棒骨和老鸡熬成汤底,然后加进多种荤素食材一起煮熟,大致有:酥肉、肚条、心舌、香酥小鱼、猪肉片、豆腐、白菜、粉条等,配有一个味碟。先吃菜、后喝汤。荤素搭配、浓淡相宜,一个菜诸般滋味叠加,倒是可以应付一顿简单的午餐或是晚餐了。

  江口镇是岷江上重要的码头,是岷江到成都的最后一个水运码头历史上曾有“日有行船数百艘,夜有万盏明灯照码头”的辉煌。旧日码头的晚上,居民、商店以及数百条船点的油灯、行人照路用的纤藤火把,把整个江口装扮得非常壮观。作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居留的客商、船工众多,但凡商旅重地,服务业、饮食业一定是发达的,江口镇也不例外。同时各地客商还把家乡的风味菜肴带到江口,促进了当地的餐饮业的发展。

  漂汤的产生就与上述元素有关。究其漂汤的本质,不外乎是荤素食材用一锅好汤煮熟。这和徽州地区的一品锅、淮扬地区的全家福在烹饪上没什么区别,内容要做给谁吃罢了。有钱人用的食材金贵一些,普通人用的食材简单一些。甚至可以说,川东地区(现在的重庆地区)流行的麻辣火锅,大致和漂汤也是一个路数。只不过川东地区的富足程度低于川西,大巴山区三峡流域的船工没有川西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的船工懂吃、会吃,潮冷、湿寒又要比川西地区强上许多,于是川东有了麻辣火锅,川西有了漂汤。对于一个生长在非麻辣地区的人来讲,还是容易接受漂汤一些。

  漂汤好吃,在于那一锅好汤,更在于多种荤素食材的混煮配搭。在煮制的过程中,各种食材的滋味在好汤的浸润下慢慢析出,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漂汤的美妙滋味。汤鲜,肉香,白菜甜,粉条滑,肚条脆嫩,豆腐滑嫩,再配上增鲜加味的味碟,这一锅美味的漂汤就这样成为彭山的美食代表,留住了南来北往商人、船工的脚步。

  漂汤做好了。

  慢慢的一锅。

  增鲜调味的味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董克平美食 彭祖山漂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