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倔强的田朴珺

2014年08月12日11:30  时尚专栏  作者:田朴珺   我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田朴珺。

  这些日子我非常忙,但是很愉快,因为我的第一本书《习惯就好》终于面市了。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丽红大姐和黎波大哥,谢谢我的责任编辑赵萌和他带领的姑娘们,还要特别感谢今天到场的新闻界的朋友以及嘉宾,也谢谢我的团队,感谢你们支持我用文字表达自己。

  在座的诸位多半从事文字工作,不知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截稿临近,接到编辑催稿电话,我说我马上就好了,还差一点点就完工了。其实,那个时候,我就坐在写字台前发呆,不知道写什么。如果,我的专栏继续写下去,或者我还有第二本书要出的话,可能不仅我自己,我的编辑们也要跟我一起习惯这个集拖延症强迫症龟毛症于一身的田小姐.

  所以,在这里我要正式向我的专栏编辑和这本书的编辑们说声抱歉:对不起,你们辛苦了。

  但是,我必须说,我喜欢写作。2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人生写的第一篇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当众朗读,那时候的我特别内向,人生第一次感觉到,文字可以让我以某种姿态站立群中。也是因此产生诸多梦想:我想过长大以后当记者,当语文老师,当作家。但是数学太差,严重拖后腿,报考学校选择了不用考数学的艺术院校。

  为什么选择这个书名——《习惯就好》

  人生就是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不习惯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从初来乍到这个世界的啼哭,到离开父母离开学校面对社会,再到与一个原本陌生的人共同规划人生,不断的告别,不断的迎接,不断的适应和习惯,是我们共同面对的生命轨迹。

  现在的我,是个电脑白痴,是一个缓慢的作者,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八流演员”,是一个“被动成名”的女朋友,而过去的两年,或许包括接下来的几年(笑),我需要去习惯面对各种令人不习惯的新闻报道……说句真心话,我其实还是不太习惯,但是我知道我必须要去习惯它。

  当我定下写这本书的时候,仔细梳理回想这些年来的经历,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我最艰难的时光是什么时候?我想到了十二年前。

  那是2002年,我还是中戏学生,为了经济独立,要拍广告赚钱,因为缺课超过一定数目,突然被学校通知,我要被劝退了。

  由于学校处分还没有最后公布,我怀着侥幸的心理,走进期末考场,希望能讨个优异的成绩为自己挽回局面,可监考老师对我说:田朴珺,你被劝退了,出去!

  我毕生都不会忘记那一幕,大阶梯教室二、三百人,齐刷刷的看着我。她们的眼神里,有无奈,有同情,但难免——更多的是幸灾乐祸。我只能伪装平静,稳稳走出教室。

  那一刹那我试图坚强地告诉自己:田朴珺,未来你要活出个样子。

  我一直不敢对妈妈讲这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学校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回来。”

  我垂头丧气地推开家门,妈妈没有骂我,心平气和地说:“想来想去, 我觉得,只要我的女儿平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当生命和现实碰撞时,原来字典里,除了“习惯”要学习,还有更多的“不习惯”也要学习。

  离开学校后,我有机会香港拍戏,那时候有人问我你是干什么的,我会习惯的说我是学生。但转念一想,不对啊。总之,还不习惯说我是一个演员,就开始了我的演艺生涯。

  或许我的性格不适合这个行业,或许我并不习惯应酬,作为一个“普通演员”我又要生存下去,怎么办呢?

  我有一个对演艺的梦想,我也留恋在聚光灯下被照耀的感觉,但很惭愧作为一个演员,我却没有可以拿出手的代表作。虽然一部戏接一部戏的拍,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想趁着年轻,去摄影机外的世界学习生存的技能。不过就这么放弃自己的演员梦?让我挣扎,甚至几个晚上也睡不着觉,因为我明白这么转身离开,就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

  就这样开始了我的 “白领”生涯。

  进入地产行业,我从端茶倒水开始学起,因为当时北京公司刚成立,一共就两个人,老板和我。我慢慢开始学习制定合同,学习谈判项目的技巧,学习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的职业经理人,更重要的是,学习依靠自己,立足于这个社会。

  感谢地产行业那6年的经历,也很怀念,经常嘴里含着沙子,在工地里吃盒饭的日子;出差,订不到酒店,住澡堂子的日子;名为白领,多数时候领子都不白的日子;那段时光,虽然辛苦,但是我在脚踏实地的活着。

  直到2009年,我有了一笔积蓄,终于可以不为生存发愁了,可以过上小富即安的日子。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那个被搁置的演员梦,我要去实现它:去纽约,再学表演。

  我的纽约追梦生活开始的并不浪漫,提着一个箱子抱着一个枕头,第一晚就差一点露宿街头。在纽约,我没有车,我习惯坐地铁或者走路来丈量纽约,我知道横穿曼哈顿要40分钟,而两个小时即可纵贯南北。

  这其实就是我留学纽约的生活。

  每天七点钟起床,坐着地铁到学校,12点下课,半小时午休吃饭,匆忙啃个汉堡或者吃盒沙拉,晚上6点多下课,到家已经精疲力尽。还要做作业,背纯英文的台词。我也想全身心投入学习,可国内还有一个地产项目在推进,那是我生存的全部来源,我还要继续挣钱养活自己,养活我的梦想。于是晚上9点钟开始跟国内的合作伙伴谈工作。

  当时我有一个剧本已经创作了很久,那段时间恰好电视台谈合作的关键阶段。可能因为理念不同,导致我的剧本不断被毙,我又必须在深夜时间不断的跟编剧通过电话沟通修改。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编剧一般上午是不起床的。谈合同,谈剧本。有时候打电话打到凌晨四五点,勉强眯瞪一觉,太阳升起就继续去上课。

  后来我神奇的发现,原来睡眠时间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刚开始睡的少很不习惯,现在睡多了,反而不习惯。我现在每天大概平均睡四个小时,和我工作的人都投诉,认识我以后睡眠都减少了。而且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经常一想起工作就不分时间的给人打电话。所以,对付我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的时候手机关机。当然,你也可以习惯就好了!

  我刚到纽约的第一个大年三十,那天纽约下了好大的雪,我去上学,此时的国内,可能大家都围坐在饭桌边,吃着饺子,看着电视。而我却不知道去哪里吃碗面。走出地铁的时候,看到一个亚裔面孔的女孩坐在地铁口抱头痛哭。我想她可能是中国人,我想上去抱抱她,跟她用中文说:新年快乐。

  但是我们都不快乐。

  我回家捧着一个披萨,跟自己过除夕夜,我也怀疑的问过自己“你这是干嘛呢?好不容易过习惯过舒服的日子,你又出来瞎折腾,为什么要在这租一个连窗帘和空调都没有的屋子,过留学生活,你逞什么强呢?”可是那会儿我想到了六个字:“过程就是奖励”,于是我一边哭着吃完了我的披萨,就当是吃饺子了吧。

  现在回想起来,刚到纽约的时候,还是很难。此时当作谈资跟大家分享,这或许就是奖励。原来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习惯孤独。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个无肉不欢的吃货,在纽约这里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食物,但唯独缺少了家的味道。

  于是,王老师为“一解”我思肉之苦,从不下厨房的他,做了第一锅红烧肉。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周日中午,他一边看IPAD,一边研究怎么做红烧肉。我们都不会做饭。他把肉和土豆炖啊炖,最后炖成了一锅泥。也算自学成才,成了黑暗料理店的大厨。可能我当时快饿晕了,我一口气吃了半锅。。

  为了庆祝他第一次下厨,我把这锅红烧肉发到了微博上留作纪念,但是没想到的是,我刚刚习惯了自己的留学生活,九个月之后竟因为这个微博引起轩然大波。如果这位美国的二师兄变成红烧肉后,也能在天有灵,我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的那段时间,我或许只能跟他同病相怜的对话:你看,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两事咱俩算是分头摊上了,怎么办呢?一起适应,一起习惯吧。

  没办法,我又开始一段新的“不习惯”的生活。我不习惯被人议论,不习惯有人朝我泼水,别管是脏水、口水还是肥皂泡。你又不了解我,我不习惯我的生活由别人来下定义,但这点没法由我控制。

  那会儿我想到了02年退学时的自己,想到了当时输的那么孤独无助,摔得那么惨痛;未来在哪儿,我该干什么,一片茫然。那个时候我都能自己站起来。

  更何况,这整整10年,我知道自己一路如何摸爬滚打过来,他人对我的评价有那么重要么?我有什么理由让自己不快速的习惯这种“不习惯”呢?

  当然,被动成为名人,给我带来过什么好处么?我必须承认这点:以前我看一个东西觉得贵,朋友会说我抠门;现在他们会说,小田很节俭。

  曾经有一个采访过我的记者问我“她对我最初的好奇来自于微博下尖酸刻薄的留言,你却从来不删,她想知道我是以怎样的胸怀才能承受得了这一切?”我告诉她“那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删。”当然,我现在知道了。

  决定去纽约之前,有一次,王老师问我为什么要去纽约读书,我讲了很多理由,他却说都不对:“这都不是你最真实的内心,你的原动力在于你想证明点什么。”那句话竟让我哭了。是,他说得没错,人活着总要证明点什么,不然生命还剩下什么呢?

  这是一个男权社会,当大众谈到一个女人的成功,常常是因为她找到一个成功的男人,而不是像男人那样用事业成功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观将我们女人固化为男人的附属,男人的装饰,甚至仅仅是替男人传宗接代的工具。

  但让我不理解的是:偏偏很多女性就也是持这样的论点,甚至不乏一些鼓吹独立的女性也用这样的逻辑来说事。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的我是最不需要工作的一个女人,但是了解我的人知道,工作才是我最大的乐趣:工作第一,男友第二。所以世俗的评价体系里,我可能不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之所以追求独立,说到底,是希望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这是我的性格,更是自尊和自信的源泉。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女性只有15%的高职位就业率,女人出人头地太难了,我们需要帮助,当然不光是女性,任何一个个体都需要得到帮助,我们不能脱离他人独自成长。但是当女性得到帮助的时候,为什么这个社会总是用有色眼镜来揣测。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一个女人凭借自己的精力智力和能力像男人一样的用时间和生命来打拼呢?甚至有时候我们可能付出了更多。

  而我相信,我们作为女人获得帮助的前提一样是因为足够的尊严。

  所以,妄自托大的讲,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我希望所有和我一样,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但是有着灿烂梦想的女孩,都能坚持走自己的路。

  作为一个完全不下厨的人。我可以保证我不会煲鸡汤,咬紧牙关啃骨头才是我的乐趣。牙口好的朋友,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分享我的这个乐趣。

  当然了,红烧肉可以有。

  或许大家知道,我有不少“男闺密”,这些哥们在知道我要写这么一本书的时候,纷纷表示不推荐:这本书绝对不想让他们的老婆看到,但是希望偷偷送给他们的女儿。

  男人总是这样的矛盾,又如此的现实:希望自己老婆好管束,又生怕自己女儿嫁给别的男人受欺负,于是拿我做了教材。

  当然了,有些事情不必过分强调性别,只要生而为人,并且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要习惯看淡一切美誉和诋毁,习惯低谷时刻的冷嘲热讽,要习惯小有成绩后,世俗怪异嫉妒的眼光。习惯独立,习惯独特,习惯不随波逐流。

  也请诸位习惯这样一个,任性倔强的田朴珺。

  谢谢诸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田朴珺 王石 习惯就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