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卢悦
不只一个人要我写写“留守儿童”这个主题。在我的咨询中,我也经常听过有人轻描淡写地说:你知道,那个年代,父母都忙于工作,所以我就寄养在爷爷奶奶家……
听到这样的话多了,我的心头就慢慢涌出一种淡淡的悲凉:我想起《舌尖上的中国2》中写过一个故事,在西南省份的大山深处,有一对兄妹,他们日盼夜盼,等的只是一年一度父母的回归,但残酷的是,父母只能待上一晚,匆匆做了家乡的泡菜后,他们就又赶回深圳的车间之中。
是的,这就是现实版的《星际穿越》。对那个哭肿眼睛的小姑娘来说,她的父母就是离开了地球。
中国这样的孩子有多少?被父母抛在身后,不得不苦苦一个人独自求活,努力维系着脑海中模糊的父母的身影?
有个朋友给我发来这样的短讯:
“我现在大四学生,有点强迫思维,可能从小和我奶奶在一起的缘故,她疑心特别重,我父母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回来,现在我在外上大学,我也只每年寒假回家一趟,我爸妈相处的时间特别少。
有时候强迫思维也弄得我特别的焦虑,因为某一句,或者某个现在在脑海中而异常焦虑,特别是在重大压力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现在也一直在练习和自我相处。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是从小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长大的,90年代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多少心理上可能会有一定的问题,额,我就是其中一个。 ”
首先,我想说的,留守孩子和双亲俱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一定就可以得出结论,一定是留守孩子命运多桀。因为,比如这位朋友,他不幸遇到了一个不太好相处的奶奶,但如果这样的祖辈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也许他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依恋的对象。也许就未必在日后遇到什么大麻烦。
相反,双亲俱在的家庭,如果这个孩子天天生活在剧烈的争吵或者近乎冰窟一样的冷战的家庭中,那么这样的童年,也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比较负面的影响。
但留守孩子的确可能有一些独特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可能会在他们一生中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1.不稳定的关系:
留守的孩子往往会有一种特定的困难:到底谁是我的父母?是生身父母还是我的抚养者?即使是抚养者对自己很好,留守孩子内心深处也总会有一种声音在他一生中不断发问:如果你是我的父母,为什么只是把我生下,然后就把我抛弃?工作对你们那么重要?无论你们怎么解释生存的困难,我依然觉得我是不重要的。
而抚养者也许能感觉到孩子的失落,或者出于对孩子的同情,往往会对孩子越发的好,但这种好,可能会对孩子有一种亲密的疏远感。因为如果真的是自家孩子,你是可以不用那么多顾及,而这种顾及和客气就会让孩子还是认识到自己是寄居者的身份。
而可能更糟的是,如果这些孩子的抚养者并不乐于承担这个责任,这就会让留守孩子心存恐惧,他们会有一种不安:如果我不讨好抚养者,可能我就无法生存。
总的来说,寄居生活会让孩子有一种身后的空虚感:不是感觉有一种没有归属的感觉,就是恐惧自己随时会被抛弃。
很多留守孩子,会在小学阶段重归亲生父母家庭,这时他们可能已经错过了和父母建立关系的黄金时期,他们不得不跟两个陌生人发生亲密关系,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
而对父母来说,他们可能也会面临一种挫败感,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他们永远无法重返孩子更小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他们的孩子,可在实际上,却永远有一段距离的孩子,这种似是而非的关系,会一直萦绕在家庭之中,成为家庭中的一种隐痛。
可能更糟的是,如果这个留守孩子发现此时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弟弟妹妹,这时他会发现自己的位置的尴尬: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感,而留守孩子再次重返以后,亲密感是要“刻意为之”的。
这时留守孩子感觉到自己很难融入已经形成的家庭。他/她会面临着对同胞的嫉妒和失落,以及无法承受的遗憾和对父母的愤怒:为什么你要抛弃我,而要对另一个孩子这么好?
如果父母和孩子没有在这个关键点上有突破,这可能就会造成这个孩子在亲密关系中长期的困扰:我很难融入亲密关系,而且我对亲密关系充满了愤怒,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关系中总是充满了自相矛盾的爱。因为他/她如此需要一个抛弃他/她的人来爱他,但又对这样爱自己的人充满了愤怒。
于是我们往往就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无法和父母建立“天然连接”的孩子,往往长大后,越和父母长期相伴,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事情往往是这些内心无法和父母建立连接的孩子完成的。
编辑|士谦 袁琳 实习生|殷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