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年No.4:当你用错误的方法读了一本正确的书

2015年03月18日11:34  时尚专栏  作者:鲍芳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鲍芳

  是的。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芭书君此刻在电脑前呆坐了两个小时,脑子里除了这句话以外,再也想不到别的。本来,应该洋洋洒洒在键盘上敲下本周阅读完《失控》这本书以后的读书心得,一如过去的三周那样。但是,芭书君过高估计了自己的阅(zhi)读(shi)速(shui)度(ping),所以尽管在过去一周出差的飞机上来回整整20个小时里勉强读(fan)完(guo)这本厚达700多页的书,但……呃,还是……不知从何说起。难怪,连芭书君的老板都劝说别读这本了,还是去读同一个作者写的另一本书《科技想要什么》,更好。

  芭书君第4书

  这么一本烧脑的书,为什么身边几乎人人在谈论,却没几个人真正读得完?

  还是先来讲讲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吧。这本书2010年被引进中国时,最先是从互联网圈红起来,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是本书的作者凯文·凯利是美国《连线》(Wired)杂志的创始主编,这是一份创刊于1993年的科技类月刊,着重报道科技应用于现代和未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创刊第二年凯文·凯利写了这本《失控》;二是2010年正是中国互联网web2.0全面兴起的年代,新浪微博2009年8月正式上线公测,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逐步取代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内容成为主流,这种“自下而上”取代“自上而下”的潮流,正是《失控》里面提到的未来(其实也就是当下)科技和全人类发展的重要法则之一。

  很难想象,今天被中国互联网界奉为神书的《失控》,成书在1994年——那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年代啊!那时芭书君还没有上大学,中学学校里电脑教学用的还是DOS系统(相信大部分芭书君的90后助理听都没听说过这种古老的电脑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 3.2操作系统中文版发布于这一年(这是芭书君百度了才知道的),而更多中国用户是从第二年即1995年发布的Windows 95才开始真正用上了个人电脑;1994年的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时代从那时开启(天啊,带宽64K是个什么概念?今天用iPhone(手机上网) 6拍的任何一张照片,要经过美图秀秀一顿使劲修改压缩,才可能小于64K。)这是一个连发电子邮件都少见的时代,5年以后才有了第一代QQ,更不用提微信、陌陌……跟今天相比,那时简直堪称互联网的原始社会好么?

  但为什么一本出版于1994年的书,今天还在被无数互联网界,乃至像芭书君这样的传媒界人士,争相阅读,看不懂也要看?

  因为这本《失控》,讲的不是科技,而是正在发生的人类未来的命运。作者凯文·凯利在20年前就在书里“预见”到了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有人说,这本书的英文名“Out of Control”与其翻译成“失控”,不如翻译成“走出控制”更准确。凯利所谓的“Out of Control”,不是说技术的繁荣将导致人类社会陷入混乱,而是指技术的生长反映了人的自由生长。

  什么是自由生长?凯文·凯利用了整本书二十多章共五十万字的篇幅,无数来自生物、互联网、新媒体、社交网络、人工智能、复杂系统、进化论、网络经济、电子货币甚至是无政府主义的论据和论点,来阐释无论是大自然,还是科技,或者人类社会……一切造物主的产物,都是如何“自由生长”而来。他从计算机科学和生物研究的最前沿成果中以及交叉学科的各种犄角旮旯里,提取出了九条规律:

  1.    分布式。

  2.    自下而上的控制。

  3.    递增收益。

  4.    模块化生长。

  5.    边界最大化。

  6.    鼓励犯错误。

  7.    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

  8.    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

  9.    变自生变。

  这总结出来的九条规律,写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里。但单独看这九律,依然是一头雾水,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也大体知道它想传达的意思。也许这本书本身就像九律里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那样:整体意义,分布在众多更小的单元上(这些单元自身也可能是分布式的);全面控制必须由自身最底层相互连接的行动,通过并行方式来完成,而非出于中央指令的行为。也就是说,即便看懂了整体的意思,没有单独读懂每一章节,也还是等于没懂;要想领会整本书,还得老老实实一章章读明白。

  所以芭书君在规定时间内草草读完这本书以后,迅速上网学习了前辈阅读者的各类总结,发现最具指导意义的一篇文章,是说花了三个月,每一章都反复读了好几遍,再做了笔记,然后才基本了解了作者在说什么。

  尽管如此,芭书君依然不认为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尤其是红眼航班上艰苦卓绝的20个小时啊)白白浪费在一本没读懂的书上了。虽然《失控》一直被作为互联网必读书推荐给大众,但它其实更像一本关于人类未来的哲学书,只是用了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猜想作为理据。既然是哲学,关乎的不只是简单解决一两个眼下的问题,而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乃至信仰。当然,仅仅靠一本书,20个小时,还远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深度。然而,每一次对世界崭新的认识,不都开始于一片懵懂,然后激发起无穷的好奇,接着去寻求答案,这样一步一步精进我们的头脑,开拓我们的视野吗?有人把读难读懂的书,比作一场精神上的体操。芭书君十分赞同。

  读书,并不是只为印证已知,更是为了探索未知。如此,即便我们不出门,世界也能无穷大。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天堂书屋

  编辑|士谦 实习生|殷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失控 互联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