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平:意大利菜在北京

2014年11月14日13:55  时尚专栏  作者:董克平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风尚标 董克平

  一直以为,在西餐当中,意大利菜和中国人的口味是最接近的。这种话在年轻的时候是不会说也不可能体会到的,因为那时我们还在用粮票,粮票中还分大米、面粉和粗粮。记得1980年代初期,广州的一个亲戚到长春上大学,在著名的吉林大学学化学,可是不到三个月他就坚决退学回广州了。路过北京时,他到北大找我聊天,很奇怪他为什么要退学回家?要知道1980年代早期上大学还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吉林大学也是国内有名的大学呀。他说原因大致有二:吉林不能天天冲凉,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要命的是每个月要吃20天的面食或者粗粮,这让从小就只吃大米的他无法忍受食物对胃的折磨,以致对广州的一切吃食都日思夜想。粗粮中有一种叫高粱米的,虽然有米字,但是和大米完全两回事,粗陋的刮嗓子。虽然那个年月广州的食物也不是特别丰富,但是口味习惯还是和东北大不一样的。

  这个真实的故事说明在不远的以前,我们的生活还在温饱线上徘徊,谈不到什么美食享受的,更不要提西方世界的吃食了。即使在那个时期有权有钱的人群或阶层,关于西餐的经验也只是俄餐了。1949年后的一边倒政策,反映到西餐上,就是街上只有俄餐馆了。这也是反应北京玩儿主、大院子弟文革生活的作品中,动辄就是老莫撮饭的场景。在中国人的食物中肉、油、蛋白质还在逐步增加的年代,俄餐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对中国人还是有极大诱惑力的。这个过程在2005年前后才有所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更多的非俄罗斯风味的餐厅在不同的城市陆续出现,东方的日韩风味不算(因为它们和中餐的渊源太紧密)西餐中法国菜、意大利菜、西班牙菜、德国菜、美国菜都在中国大陆有了自己的拥趸。最早是合资酒店里的西餐厅,后来陆续有了街道上的专门店。成为城市中时尚新潮的去处。

  在这一阶段的西式餐厅中,最早进来的是法餐厅,但是就北京来讲,最多的是意大利餐厅。这和马可波罗有关,文化上中意有着历史渊源;同时我觉得和意大利的饮食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地中海饮食风格的代表之一,意大利菜常用的食材与调味品中胡椒、西红柿、大蒜、黑醋、火腿、橄榄油、奶酪、海鲜等在中餐中也是常用的(橄榄油除外),意大利最普及的面条、pizza也能在中国人的饮食中找到相对应的品类,自然就有一种亲近感,虽然味道上有着一些差异,但是形状的类似,让中国人接受变得容易了许多。粤菜的流行对西餐、对意大利菜在中国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要知道粤菜不仅是广东更有香港,香港在饮食上得风气之先,在调味和烹饪技巧上吸收了许多西餐的技法,并形成自己的风格,这让国人通过品尝粤菜提前、间接的了解、体会了西餐的一些味道,虽然这种了解与体会完全是隐藏在中餐风味菜肴的深层而未被人们自觉的认识到罢了。粤菜、港式粤菜的创新,无意中为大部分中国人打下了接受西餐的基础,各种海鲜菜肴在这方面作用尤为巨大。

  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的进步,也为人们饮食欣赏方面打开了一扇窗。相对于法餐的高大奢华来讲,意大利餐食按照当下流行的词语说是属于比较接地气的,味道能接受,价格也不高,喜欢的人比较多,意大利餐馆在北京逐渐超过了法国餐厅,成为京城西餐厅中最多的风味西餐厅。京城众多意大利餐厅里,我喜欢的有四季酒店的MIO、侨福芳草地里的Opera丽斯卡尔顿的意味轩、顺义马坡的意大利农场、燕莎桥那里的Tavola、三里屯那里的彼得·潘等,这些餐厅档次高中低都有,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是意大利厨师主厨,因此能够吃到不错的意大利味道。

  http://ww4.sinaimg.cn/large/43e6e0b0gw1emaa7bcmvij21kw11lqew.jpg

  编辑|士谦 袁琳  实习生|殷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意大利 西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