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到老的时尚圈长者(2)

2014年07月31日17:43  时尚专栏  作者:書呆子vincent   我有话说

  Nick Wooster十六岁便在共和党参议员Charles Roth的家族名下企业,在美国中部堪萨斯州Salina镇的服饰零售店 Joseph P. Roth and sons工作。当时是七十年代中,可以想象这位体魄强健身裁魁梧,充满成熟男人韵味的“silver fox”――“silver fox ”是英语世界里昵称那些保养得宜英俊潇洒兼且没有走样但头上有银丝白发的“熟男”――并不是什么含着银匙出生的大少爷。在一次访问中,他回忆童年时由祖父带着到Wichita市的Macy’s百货购物,让他留下深刻印像:“家父是个机械技工,我们一家都在典型美国乡镇生活长大,忽然来到堪萨斯州最大的城市,有高楼大厦,百货公司里头还有电梯,对一个小朋友来说,是多么被这种五光十色迷惑着。”

  毫无疑问,梅西百货之行的冲击对后来的Nick Wooster影响深远,到若干年后的少年时代,这个在中部长大的男生要面临将来道路的抉择时,他意识到留在堪萨斯割草务农和在服装店工作之间的分别。在Joseph P. Roth and sons 工作时,Charles Roth很照顾这个年青小伙子,有天买手入了新货,Charles Roth向这个少年招招手,出乎意料地问他的意见:“Nicky, 过来看看,哪几套的格纹最好看?”于是还是Nicky的Nick Wooster便指了两三套西装外套出来;跟着老板又叫他拣了十条领带出来配衬,而且还用了他的主张,穿到模特儿身上,放在橱窗店堂,以广招俫。

  看,千里马常有之,而伯乐则不常有,确是个定律。

  Nick Wooster的“型”,在于他在这个外貌控的时尚产业中,没有力挽狂澜,意图或企图让自己看上去更年青力壮,相反更有点“傲娇”于自己的银狐型像,成为杀手锏――市场上太崇尚年少气盛,像这样的figure并不多见,于是几乎独领风骚,以自信杀出一条血路。

  谢谢Nick Wooster为我们示范了雄性动物的Aging Gracefully正确态度。

  Zelda Kaplan

  是黄伟文说的,至大愿望是“生于天桥底,死在更衣室”。

  现实生活中,除了Zelda Kaplan,大抵没几个人可以完此宿愿――其实老太太的结局更接近完美,没有在更衣室孤零零地去世,反而是在去年热热闹闹的纽约时装周设计师Joanna Mastroianni的时装展第一排息劳归主,享年九十五。

  九十五岁的老太太在纽约的艺术界和时装界吃得开,不少人见识过她在纽约市最红最受欢迎的夜店夜蒲至打烊。标志性的大圆墨镜配非洲民族风印花裙和高帽,谁会哓得她曾为许多的慈善事业和人道主义工作努力过?到非洲大声疾呼,反对对女性生殖器官行割礼,争取妇女有财产权继承 ;1995年她到南非的乡间村落向妇女讲解计划生育时,强调女性自主,不必倚赖男子,每个女子都是个体,并非男人的附属品。2003 年,《纽约时报》为她撰写专文,同年HBO制作了关于她的纪录片《Her Name Is Zeld》,将她从家庭主妇到社会知名人士的路程告诉大家。

4

  外界甚少知道Zelda Kaplan的私生活,她自己也很少提及,已知是她有过两段婚姻,头一段仅维持了十一个月,而第二段是嫁了给一个医生,离婚后便从新泽西搬到纽约市住,以教授社交舞为生,后来机缘巧合到了非洲马里,燃点起她为当地妇女争取权益的心态,于是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往还,提高妇女自我认知的权利。

  去年六月她还在Gramercy Park Hotel庆祝最后一次的生日――世上再没有九+五岁的老太太活得像她一样灿烂夺目――当其他同龄人士以早早就寝为养生之道时,她却在年前《Daily Intel》的访问中透露:“我的就寝时间?凌晨午夜到早上七点不等。”

  她的忘年之交好友,开创Heatherette品牌的时装设计师Richie Rich语带温柔地说起她:“在时装表演头一排观众席过世,对Zelda Kaplan意义深远――她深爱时装,亦死得其所,一如她常挂在咀边的是Live, live, live and have fun――我相信此刻,她正跟天使在上面微笑着看着我们。”

  Live, live, live and have fun――译成中文正是活着,活着,活着,与寻开心――何止Aging Gracefully?简直是个最懂得享受生命的老顽童。

  其实老太太众多访问之中,2006年《Village Voice》里其实有段话讲得挺好:“我希望我自己至少能启发大家不必惧怕年事渐高这回事――我指真真正正的老,像我这样,看,都九十岁了――不必怕生命会变得空虚,因为活着才是重点,最值得高兴。”末了还笑咪咪加上注脚:“don't you think?”

  Bill Cunningham

5

  他的名字其实叫William J. Cunningham ,不过美国人习惯将William昵称为Bill,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是Bill Cunningham。

  生于1929年的他,已经足八十四岁,但仍精神奕奕,清癯潇洒,天天在纽约街头拍照――他是我们如今熟悉的“街拍”从1966年起的头一代摄影师,也是《The New York Times》的时装摄影师――有趣的是这个传奇人物在时尚界地位尊崇,以镜头捕捉来来往往的行人影踪,记录着时尚圈名气界的浮华百态的老先生,身上常年穿着的只不过是件巴黎清道夫制服的深蓝色棉布夹克,三十美金还可待找赎。

  Bill Cunningham自1948年从哈佛大学退学后,便搬到纽约市生活,最初从事广告工作,没多久便辞工自雇――生产以自己名字William J。为商标的帽子――至收到征兵令后才结束。回到纽约,便开始为《Chicago Tribune》撰写文章,后来索性专注为时装撰稿人,Azzedine Alaïa与Jean-Paul Gaultier很大程度是由他的那枝健笔和打字机引进美国。与此同时,他也为《Tribune》和《Women's Wear Daily》拍摄纽约人街头的时尚打扮。一个偶宗即兴的情况下,在他拍摄到的寒冬街头人物里,赫然见到戴着绒线帽和穿着大衣,早已息影的二三十年代红星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连同其他即兴照片,在1978 年十二月刊的《Times》发表,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常规的名人系列图组,当时他的编辑Arthur Gelb叫做这些照片为“《Times》的转捩点”:“我们头一次在没有得到知名人士许可下,拍摄到他们的照片,刊登在白纸黑字的印刷品里。”

  就这样,老先生开始了每天在曼哈顿街头拍摄如潮涌的人群的衣着打扮,成为一个另类资料库。跟他同辈和年龄相仿的名设计师Óscar de la Renta 便讲过:“Bill Cunningham比任何纽约市的人藏有更多过去四五十年来的视像历史资料,从城市街头风貌到纽约人衣着风格的变化,清楚记彔在案。”由此意料之外地,他成就了拍摄名人的事业新方向,更与他们私交甚笃。银行世家洛克斐勒家族大家长David Rockefeller, Sr,曾经表示过,他的世交好友Brooke Astor(她的“先夫”Vincent Astor的父亲,正是当年在铁达尼号海难中遇险的富商John Jacob Astor IV)在2002年百岁寿辰派对上,Bill Cunningham是唯一受邀任职传媒的宾客。

  Bill Cunningham的摄影并没有因为年纪渐长而停下来,在以貌取人的时尚行业,长年一件清道夫外套周旋在绫罗绸缎中也是一个异数,他独居在Carnegie Hall一个小公寓里,其实比今天香港那些恶劣居住环境的〝劏房〞好不了多少――只是空间稍宽落一些――同样没有衣柜,没有煮食的厨房,甚至没有私人浴室,但满是档案柜和照片。物质享受远不及他的成就,让这位老先生心灵满足

6

  Bill Cunningham为我们示范了八十四岁的Aging Gracefully最佳例子:工作事业和满足成就,比一齐来得重要,也令一个独居的八十四岁老先生,活得更发光发亮,为人景仰。

       首发于《卓展》杂志

上一页12下一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优雅 Aging Gracefully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