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铜兽首来龙去脉(2)

2013年07月01日11:32  时尚专栏  作者:吴澍    我有话说

  布莱克大叔犹豫了一阵,他倒不是算计这些中国的老古董能值多少钱,而是从感情上有些舍不得。因为尽管这几样东西是那位过世大兵卖别墅的时候送给他们家的,而且从他父亲开始,家里人谁也没把它们当回事,但是,毕竟跟了他几十年啊!那些个牛头马面的躯壳上,还保留着老兵、他父亲、他自己,还有他孩子们层层叠叠的指纹呢!可是,这一辈子下来,布莱克大叔就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的求助,哪怕是跟那些罪犯打交道。更何况,查尔斯是为了他的残疾老父亲开口求助的。

  最后,查尔斯以每件1500美元的价格,买走了布莱克大叔家里的三只中国兽首。善良的老人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次普普通通的转让,竟为日后一桩纷纷扰扰的国际文物纷争埋下了伏笔。

  查尔斯得到三只中国铜兽首后,一直秘而不宣,也没有急于倒卖出去。这一招在古董行里叫“捂宝”,就是买到一件估计有升值空间的宝贝,不马上出手,而是藏在家里捂上若干年,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货。什么是“合适的时机”呢?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等候同类别的藏品被市场热炒,比方说瓷器、字画、青铜器,等等,找到一个合适的高点顺势抛出;第二种是等候同种类的艺术品被市场热炒;第三种是守候在某些特殊的背景下推出特殊的收藏团体疯狂抢购。而如何选择这三种时机,也有另外的说法。比方说,藏品丰富、资金雄厚的可以联合拍卖行主动“制造”时机,打广告、制造新闻、挖掘藏品的传奇故事,等等;而像查尔斯这样不具备资金实力,又没有多大社会影响的藏家,就只好守株待兔、被动的等待时机了。

  两年后,时机似乎到了。1987年,圆明园12生肖铜兽首中的猴首和猪首在遭劫后第一次公开在纽约苏富比拍场露面。大概是因为这两件拍品曾被“大都会博物馆”从展厅里撤展的缘故吧,它们的起拍价都不高,仅为几万美元,一直拍到最后,成交价也分别只有16.5万美元和15万美元。

  尽管两只铜兽首的成交价不是太高,但若是按照查尔斯那另外三只兽首的进价来计算,却也整整翻了100倍。可令人意外的是,查尔斯并没有借助此场拍卖接着推出自己的藏品,因为他在这场拍卖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条重要的信息——中国人进场了,并买走其中一只猴首,另一只猪首则被美国一家私人博物馆收藏。精明的查尔斯似乎从中嗅出了更大的发财机会。

  记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第一次进场竞买圆明园兽首的中国人名叫蔡辰男,台湾最大的信用社“第十信用合作社”原理事会主席蔡万春先生之长子、台湾艺术品收藏经济机构寒舍集团董事长蔡辰洋先生之兄长。尽管两年前因遭受台湾“十信经济犯罪案”牵连,蔡辰男先生所管辖的企业濒临破产,但是曾经位居世界华人首富的蔡家,经济实力仍然不可小觑,花10几万美元买下圆明园猴首投石问路,只是一笔小小开支而已。

  对于另外三只铜兽首的所有人查尔斯说来,可惜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1988年,由于古董店经营上的困难,查尔斯不得不提前将手里的三只兽首,以略低于苏富比第一次拍卖兽首的成交价转让给一个英国古董商,多年后,当圆明园兽首以单件价数百万、千万元人民币在香港成交时,这位第一个想利用铜兽首赚钱的古董商摊开双臂、不无遗憾地说:“也许上帝是公平的,还是让中国人去赚中国人的钱吧!”

  1989年6月,由查尔斯转让的三只圆明园兽首,同时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亮相,并分别以牛首14.85万英镑、虎首13.75万英镑、马首18.15万英镑成交。特别令人瞩目的是这三件拍品的买主同出一人,那就是两年前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买走猴首的蔡辰男先生之胞弟——台湾寒舍集团董事长蔡辰洋先生。至此,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公开露面的5只圆明园生肖兽首,除开一只猪首以外,其中4只全部归属台湾的蔡氏兄弟所有。

  寒舍集团买回兽首后,于同年10月,在台湾举办了一次名为“圆明园国宝暨明清青铜器特展”。也正是在这次展览会上,圆明园生肖铜像首次被国人正式抬上了金光灿灿的至圣宝座,完成了从喷水头——浴巾架——国宝的嬗变过程。消息传出,各路媒体纷纷跟风炒作,将蔡氏兄弟的一次艺术品投资行为提升至“爱国”通道。此后,只要出现类似行为,就同样可以享受“爱国者”的荣誉称号。于是,在这些“爱国者”的接力赛中,一些早年碍于有关国际文物公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预,不敢公开亮出非法所得中国文物的外国人,纷纷从地窖里搬出家族窝藏多年的“赃物”,有计划、有预谋地采取树立标杆、借题炒作、充分预展、托买托卖等手段,“满足中国人的爱国愿望,帮助他们买回本属于自己的文物和古董”(英国报纸语)。

  由此,在那些八国联军的后裔帮助下,一场起始于商业目的、被炒作成“爱国行动”的圆明园文物回归热形成气候,以12生肖铜像为代表的圆明园流散物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海外拍场,并且身价节节拔高,屡创天价神话。

  兽非兽,生肖铜像的情感演绎

  新闻背景:

  2000年4月中旬,香港回归中国3周年之际。香港一家报纸刊发消息:“2000年5月2日,香港苏富比将举办《春季圆明园宫廷艺术精品专场拍卖会》,拍卖品是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乾隆年制造的青铜虎头和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此外,香港佳士得也将在近期拍卖另外两件被抢圆明园珍宝——铜牛头和猴头……”

  就是这样一则普通拍卖新闻,刚一见报就突然引发一场罕见的政治风暴,不但席卷了这个人口密集的海湾城市,而且很快还惊动了北京的上层人士、震撼了内地关注此事的亿万中国人。从4月12日起,香港的各大媒体都刊播了有关这两件拍品的历史资料与照片,并配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此事的反应文章。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纷纷发表社论:“……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国屈辱的历史,拍卖行的行为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尊严,拍卖行以商业行为来作解释,难以令人接受!”

  一连数日,部分香港学生和文化团体公开打出“抗议拍卖掠夺文物”、“归还中国国宝”、“强盗掠夺的文物必须归还祖国”等标语口号,先后来到两家外国拍卖行门前举行抗议示威。

  在中国内地,许多知道了这件事的人也纷纷通过互联网及其它媒体,表达对此事的关注和对两家外国拍卖公司的愤慨。

  2000年4月20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致函香港索斯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要求他们能够明智地停止在香港公开拍卖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国家文物局严正指出:这些文物在法律上的性质是“战争期间被掠夺的文物”,按照有关国际法规定,都应该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在一片抗议声中,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连连召开会议,让他们的律师反复推敲香港特区的有关法律,最后认定此次拍卖不违反香港法律和有关国际法,决定对中国政府的声明以及大众的抗议不予理睬,按部就班地走完拍卖程序…… 

  2000年4月30日,佳士得“春季圆明园宫廷艺术精品专场拍卖会”在香港金钟万豪酒店如期举行。香港电视界同仁毛先生身携摄像机,亲历了现场,尽管事隔数秋,毛先生向我讲述当时的情景时,往事历历在目,心情依旧沉重。

  “……那场拍卖会原定于下午4点30分举行,我和我的同事早早就去了现场。在金钟万豪酒店停车时,我就看到有一群人围在现场门前,有人举着分别用用中、英文书写的标语、有人高喊口号。标语上写着:‘停止拍卖贼赃,立即归还国宝!’‘StopAuction! Return Chinese relics toMotherland.’口号更加激烈一些,除开呼喊标语上的内容之外,有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人还用手提喇叭呼喊着:‘反对拍卖!反对国贼!’那个所指的‘国贼’究竟是谁,我到事后才听说,好像指的是台湾一家古董商。

  “大约到了4点25分,门口发生骚乱,示威人群举着标语、喊着口号冲进会场,并与前来阻止的英籍保安人员撕打起来。顿时,会场内外乱成一团。这时候,佳士得工作人员一面宣布拍卖会推迟,一面纠集全部人马,协助保安劝退冲进来的抗议者们,维持现场秩序。经过一番推搡,好不容易关上了大门,许多被关在门外的人,便坐在外面走廊里通过电视观看拍卖。

  “在场外发生冲突的时候,场内气氛同样也很紧张。先是佳士得工作人员宣布:‘一位原定要进场直接竞买两只兽首的大买家因故迟到,所以开拍时间向后推迟半小时左右,请各位谅解……’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艺术 圆明园 佳士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