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七,一个被曲解的乐曲

2014年10月30日14:46  时尚专栏  作者:王斌   我有话说

  在喜欢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的乐友中,几乎均会众口一词地指认肖七是他们的集体所爱,传说中的"德国纳粹的脚步声"被一再地提起,并公认为是颂扬伟大的苏联人民对纳粹法西斯侵略的顽强抵抗,是一曲民族的颂歌。

  但我奇怪地对肖七评价偏低,尤其对其旋律中所模似的"纳粹的铁蹄践踏"不以为然,我以为,它在旋律上显得太夸张、明喻且直白,如此,已然不再是那个隐晦的、暧昧的、曲径通幽的肖斯塔科维奇了。

  一旦在乐符中剑拔弩张,肖氏特有的含蓄、曲折的表达,将变得不再那么的耐人寻味了。

  后来,我在老肖的个人自传《见证》中,见到了他对所谓"二战题材":肖七、肖八的个人阐述———它们并非是为控诉德国纳粹侵略而作的,它们只是籍此而掩护他揭露与声讨斯大林暴政的作品,因为,只有在二战的特殊语境下,他可以借由音乐之故发泄愤怒与仇恨,而不至被死亡所威胁。

  我相信老肖本人的这一解释,它合乎一个被压抑与迫害的艺术家彼时的心境,或说心理逻辑。

  于是我们从肖七的那段著名旋律:纳粹的脚步声,就可逻辑地顺理成章地转換成斯大林面目可憎的狰狞之形象(与德国纳粹的罪恶形象同形同构),抑或被抽象成一个向对人类逼近的魔鬼般的命运。

  可问题亦恰恰出在这里。能成就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之伟大的,正是他的"欲说还休"-----不是出自含蓄、隐晦和斯文的"还休",而是被恐惧和惊吓所圧迫下的不得已地"还休",无所不在的死亡危险,无处不在的精神禁锢与监控,他———作为艺术家的肖斯塔维奇,不愿违背艺术的良知,背叛艺术的贞洁,只能采取阴晦、曲径通幽的音乐语言,来传达他真切的思想与心境。

  从而我们看(体悟)到,肖氏从一己的经验出发,无形之中恰好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生存的命运困境,犹如文学中的卡夫卡----他身边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斯大林式的暴君,亦未临纳粹德国的死亡危胁,但他依然"战栗",依然感受到一个永远无法进入的"城堡",以及处处面临突然被逮捕和审判的命运,由是,命运这一抽象的词语,在卡夫卡具象化的描述下,一如他小说《审判》中的状告人与法庭门前的守门人,是一种永恒对峙的、无解的、恐怖的存在。

  当肖斯塔科维奇一旦藉由控诉纳粹,而直抒胸臆地发泄愤懑与怨恨时,人与命运的关系不再是莫测、恐惧、战栗乃至无解的了,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故而也就浅白而内涵尽失了。

  肖斯塔科维奇音乐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深刻而又独一无二地表达了痛苦(命运)的方式,而非发泄与控诉。

  2014年10月16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音乐 纳粹 肖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